回聲欄目
這裡是一個有回聲的樹洞,那些盤桓你心頭許久的問題和困擾,也許可以在這裡聽到迴響。
每期回聲會有一個問題得到回應,如果你也有想問的問題,可以給我們留言。
本期問題
抑鬱休學五個月,已經提筆忘字了,因為軀體癥狀無法學習,對未來很迷茫,該怎麼辦?
每年中學生當中都有0.5%-1%的學生因為各種心理問題無法繼續學業而選擇休學,而這些心理問題中抑鬱的比例是最大的。
每一個休學的學生以及他們的家庭在做出休學這個選擇的時候都是相當不容易,一定是努力和掙扎了很久的無奈之舉。而休學之後的生活更是讓人憂慮。有的學生,存在明顯的軀體癥狀或心理癥狀,作息顛倒,精神萎靡,思維渾沌,心情低落,心裏想做一些事情,讀讀書或者帶着學習學習,卻根本沒有這樣的狀態。脫離了同伴群體,人就像斷了線的風箏,無所依託。最讓人不安的是,我們不知道這樣的狀態要持續多久,拉下的功課還能跟得上嗎,返回學校可能依然要面臨曾經的那些困難,新的環境還能否適應也不得而知。
我想,這樣的狀態是很多休學的學生都要面臨的挑戰。但依然有一些學生他們闖過一關又一關,最後順利復學,繼續學業了。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需要具備怎樣的資源?這裡我分享幾個實用的建議。
首先,休學後的生活是需要整個家庭共同面對的。往往孩子生病了,是家庭出了問題。全家需要一起定期接受心理治療。
其次,休學後,生活節奏完全改變,但依然要有固定的事情做,可以發展一項興趣愛好,最好是能參加一個課程,比如繪畫,舞蹈,健身房泡館,讀書會,心理成長小組等。每周能有2-3次這樣的固定群體性活動。遊戲,刷劇這樣容易上癮的事情要控制好時間。手工,繪畫,做菜,園藝,閱讀,寫作等具有療愈性的慢節奏活動都很值得嘗試。
第三,每天安排家庭交流時間,可長可短,彼此分享下今天的狀態,做了哪些事情,有什麼感受等等。或者家人一起共讀一本書,分享讀書感受。
第四,如果有可能,可以外出打工,做一些簡單的工作,賺一些零花錢。
第五,每周末一起去景區散心,假期可以外出旅行。有條件的,可以安排較長時間的旅行,體驗不同的生活。
第六,在朋友有空的時候,可以約朋友一起聊聊天,分享彼此的生活。
第七,每天保持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
第八,在你覺得狀態好轉以後可以開始適度學習,但不必操之過急。復學以後要考慮調整為適度的學習目標。
第九,以上內容是比較理想的要求,如果你可以做到其中的一半以上就已經非常棒了,即使做不到,也可以盡量按照這個方向去努力。
休學,其實是一個天賜的機會,讓你能夠理所應當地慢下來,重新塑造自我,有機會去反思,也有機會按照更健康的方式去生活。這樣說起來,病了,又何嘗不是一個禮物呢?
——夏雨涵(南京朴凡心理諮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