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又暴躁該怎麼辦?

2022年06月28日21:47:28 心理 1680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又暴躁該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孩子脾氣大,愛生氣,做事慢,不想學習,喜歡看手機,玩遊戲,還挑食!說什麼你忘了回應他,就生氣不理你。襪子不洗,被子不整理,對父母態度也不好!

那麼問題來了:叛逆期的孩子該怎樣去溝通管教呢?

俗話說治標要治本,抓住根本原因,才能解決實際問題!今天我們就透過現象看本質!一起探討解決這個讓人頭痛的問題!

我們一起來看看青春期的孩子都經歷了什麼?我從三個方面來看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又暴躁該怎麼辦? - 天天要聞

第一:生理上的變化:性心理開始成熟!內經講男生「丈夫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到了十六歲左右,男生生理上到了人生第二發育階段,腎氣充盛,隨着青春期第二性徵的快速發展,青春期的性心理開始發展,並開始慢慢地成熟。

這個時期的孩子從對性的懵懂到開始渴望與異性交往,同時存在對異性交往既好奇又驚懼、既渴望又羞怯等矛盾心理。所以心裏有一塊你不曾到達的地方,如果不及時溝通,這一塊地方將向你封閉,關上一扇心門。從此有了自己的隱私!他們或將變得內向,自卑,矛盾!沒有人理解,會變得暴躁!由於生理上的變化,會導致他希望獨立,希望有自己的空間,希望被尊重!如果家長及時溝通,及時講解,及時舒緩身體壓力,那麼,孩子將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如果夏天悄悄過去,留下了他的這個小秘密,那麼,這個生理上的變化沒有人理解,將變成生理上的壓力!那麼它將會變得憂傷,多愁善感甚至抑鬱、自閉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又暴躁該怎麼辦? - 天天要聞


第二、心理上的變化青春期是孩子對自己的思維、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動的有了較強的意識。他們有了自我觀念、自我知覺、自我評價、自我體驗、自我監督的能力。所以表現出來的是:他需要表達他與周圍人和環境的平等關係。已經認識到了『我』的存在,並在找我存在的意義!反對權威,追求自由!我就是我,獨一無二的我!他們希望獲得大人的身份、追求獨立人格,反抗的主要對象是父母和老師。

所以父母這個時候打罵他是起反作用的,這個打罵就是挑戰他的「自我意識」!要麼他反抗成功繼續意識成長,要麼他反抗失敗,從此自閉自卑不溝通!

青春期的認知功能飛速發育。概括力、想像力、記憶力都非常好。接受能力強,學習能力強,理解能力稍弱。但是大腦仍在發育中,人容易情緒化,極端化!這個時候了,父母要理解小孩兒。要表現出大人的成熟,收起沒必要的強勢。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又暴躁該怎麼辦? - 天天要聞

舉例說明:

一次我與兒子發生衝突,我叫他不要看手機了,然後他說他只看了十分鐘,我說:你明明看了半小時!

於是他大聲嚷了起來,說我"睜着眼睛說瞎話!"

我那個氣呀!氣的直說「不得了了,翅膀長硬了,不得了了!"

然後他也大鬧起來,"大人就該不講理啊,大人就該瞎說啊!"

作為強勢方的我一時驚呆,這還懟上癮了,我撿起桌上的衣架,他就跑到卧室里,"啪」的一聲!緊閉房門。

我在房外,叫他開門,怎麼叫他也不開門?真的氣不打一處來!然後很無奈,我就坐下來。平心靜氣地想了又想,我便去做了他就愛喝的飲料一一椰汁。然後拿出紙,拿出筆,寫了個小紙條!

孩子,這麼久沒喝水,應該渴了吧?媽媽給你做一杯飲料,你要喝光哦,媽媽剛才情緒激動,是一個大人不成熟的表現!看來你對手機愛得太深,一分一秒都是愛!我得加油了!不然手機把我兒子搶走了,可不好!

沒多久,兒子出來了,沒有先喝椰汁,直接端到我的身邊,他叫我喝,並給我道歉,認了個錯。我又是委屈,又是感動。眼淚直流,我知道他已經長大了!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又暴躁該怎麼辦? - 天天要聞

第三、身心發育不同步!青春期孩子由於大腦神經功能發育仍不成熟,心理尤其是第二性徵的快速發展,造成身體、心理發展不協調,神經功能的興奮和抑制能力不平衡,導致青春期孩子情感豐富,但不穩定,往往容易感情用事、衝動處事!情感體驗深刻強烈。容易出現兩極化,有時候驕傲自大、主要在找尊嚴,求尊重,一旦不被尊重,受到語言打擊,容易在游戲裏面轉移情緒,沉迷遊戲!

有時候驕傲過後,自己也明白什麼是驕傲。由於自己的清醒意識,心理又非常自卑,落差非常大!內心是相當矛盾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成熟的成年人來幫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幫他排除困難!理解他的成長的煩惱!

第四、學習壓力大:現代社會的孩子進入了青春期,都處於學習狀態。進入青春期後大致都上了中學,學科變多,學業壓力變重。學習跟得上的孩子呢,從小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願意付出了大量的時間跟精力,也就是自律學習,從心理上壓力不大。如果飲食運動均衡的話,生理心理都沒有多大的壓力。反之,如果從小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就無法自律學習。各科成績不理想。然後嘞,他的身心壓力就變大。父母再罵他兩句,批評他,指責他…再給他施加外壓!他很快就會厭學。這種情緒無處發泄的話,就會要麼變得暴躁,要麼變得自閉。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又暴躁該怎麼辦? - 天天要聞

如何讓孩子平順快樂地度過青春期?我想大家應該都有了答案,我的答案就是要理解,要溝通,要幫助,要支持!因為它真的很快就長大了!

以上四點是我對青春期孩子觀察總結出來的結果,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今天蓮心嬸就先寫到這兒!下次再見!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佈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佈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佈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裏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絡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