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小朋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匱乏感。
看到匱乏感這個詞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
我想到了童年時期的鄰居老奶奶,逢年過節時,她的女兒會給她帶些吃的,其中就包括雞蛋糕,但是她不捨得吃,也不捨得給家人吃,最後,這些雞蛋糕壞掉了,她才開始吃。
小時候我對老奶奶的行為很不理解,她為什麼要把雞蛋糕放到發霉呢?長大後我才明白,這是匱乏感在作祟。
匱乏感,是一種很「缺」的心理感覺,它和一個人實際擁有多少無關,和內心的黑洞有關。
當人們深陷於匱乏感狀態當中的時候,他看到的是永遠都填不滿的黑洞,是怎麼都不夠的饑渴。
匱乏,代表的是一個人在精神層面的貧瘠。
心理匱乏的三個表現:
1、總是看「不足」
內心匱乏的人,有一個習性,那就是凡事看不足,看短缺。
內心匱乏的人,他會看到自己一身的不足,這些不足可能是太胖、太瘦、性格太內向、收入太低、人際關係太糟糕......
不足是在對比中產生的,所以,內心匱乏的人特別善於拿他人之長,比自己之短,就好像他在時刻提醒自己「你不行、你不行」。
這就會造成另一種狀態,內心匱乏的人,經常會感覺到自己的虛弱,他會感覺自己是沒有力量的,無力像個成年人一樣去面對這個世界。
內心匱乏的人,也很善於看到和他關係很近的人的不足,就好像是他不好的,連同他周圍的人也要不好。這就如同在說「我不行」,你離我那麼近,說明你也不怎麼樣。
他會控制不住地貶低和他最親最近的人,以削弱這些人的自尊和自信。
2、無法享受快樂與美好
內心匱乏的人,是無法享受快樂和美好的,因為這會讓他感受到深深的罪惡感。
所以,他會迴避和快樂、美好相關的體驗。
假如他沒有做好一件事,他會批評自己,但是如果做好了一件事,他會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他並不會因為做好一件事就感到快樂,反而會迅速的將自己切換到對自己更高的要求上來。
當然,內心匱乏的人,也是不會那麼輕易去滿足自己的,他會給自己的需求增加許多條件,他尤其擅長讓自己等待,尤其擅長延遲滿足。
假如去超市買東西,內心匱乏的人,關注的會是那些低價的,打折的商品。
那些好的,貴的東西,似乎和他無關。
內心匱乏的人,有着和匱乏相呼應的配得感,好的東西他會覺得自己不配擁有,也不配享受。一旦擁有了好的,享受了好的,反而會令他內心不安。
3、囤積與浪費
內心匱乏的人,也是最喜歡囤積的一類人。
便宜的東西,他會買一堆。實際上,他並不需要那麼多,只是便宜對他而言太有誘惑力了。這就造成了一種局面:內心匱乏的人看上去非常節省,但實際上,他也會浪費掉許多資源的。
就像我在文章開篇里提到雞蛋糕的存放,這看上去是在節省資源,但是每存放一天,雞蛋糕的價值就會貶值一天。老太太本可以在雞蛋糕最新鮮的時候吃掉它,讓它的價值最大化,但是她卻做了另一種選擇,把雞蛋糕放起來,一點點貶值。
這讓我想到了另一個故事,你可能也聽說過,且把它稱為爛蘋果的故事。
話說有一筐蘋果,這一筐蘋果里有爛的有好的,你會選擇先吃好的,還是先吃爛的呢?
內心匱乏的人,會選擇先把爛的吃掉,好的永遠排在最後面。到最後,很有可能他吃到的每個蘋果都不是最新鮮可口的,他就像是在解決問題一樣,把一個又一個的爛蘋果都解決掉。
蘋果好吃嗎?已經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把爛蘋果浪費掉了,而結果就是他沒有浪費爛蘋果,也沒有享用好蘋果。
曾經,我看過一個這樣的案例故事:
一位男性,已經資產上億了,但是他仍然覺得自己很窮,每天只吃饅頭鹹菜。
這個男性的故事讓我看到了一種反差感:金錢上的富裕和心理上的貧瘠。
一個人擁有多少,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享有多少,以及你是否可以讓自己和你所擁有的物品都能體現其應有的價值。
內心的匱乏感,就像是一個無底的黑洞一樣,侵蝕着一個人的內心,讓其總是與美好,與快樂,與價值和成就失之交臂
那麼,如何才能擺脫內心的匱乏感呢?
三個建議:
1、學會欣賞自己
欣賞自己對於內心匱乏的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功課,也是一種注意力的切換。從前,內心匱乏的人總是在看自己哪裡不好,現在你可以看看自己哪裡好,學會欣賞自己的好。
當然,欣賞自己對於內心匱乏的人來講是非常不容易的,這如同是在和內心的習性相對抗,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會令你產生不適感,但是沒有關係,欣賞就像一束光打在你身上,剛開始你不適應這束光,但慢慢的,你就可以將自己沐浴在陽光之中。
2、感恩已經擁有的
感恩,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說匱乏是在看哪哪都不好,那麼感恩就是在看你擁有的,哪些是好的。
比如:
你可以感恩自己的身體,因為它是完整而健康的。
你可以感恩自己有一份工作,它可以滿足你的溫飽問題。
你也可以感恩伴侶,他已經陪伴你很多年了。
當你帶着感恩的眼光去看待周遭,你會發現很多從前你看不見的東西,只是過去,你總是習慣性地對其視而不見罷了。
3、允許自己享受美好
當你允許自己享受美好的時候,你才真正擁有美好。
內心匱乏的人,其實是非常令人心疼的,因為你一直在苛待自己,讓自己處在受苦的狀態里。如果你受夠了心靈的苦,想要解放自己,不妨允許自己享受一些美好。
當然,享受美好,可能會讓你背負罪惡感,罪惡感又會讓一切美好變得很糟糕。
所以,你可以在自己許可的空間內嘗試,慢慢走出舒適區。
就好像從前你都吃饅頭鹹菜,那麼現在你也可以嘗嘗水果和新鮮的蔬菜。
冰凍非三日之寒,擺脫匱乏感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兒。
如果匱乏感是一個黑洞,你不需要去把黑洞填滿,你可以做的事情是打開心門,讓陽光和美好照耀你,流經你,溫暖你,因為你是值得的。
作者:小朋,二級心理諮詢師,一個走向現實的理想主義者,專職從事心理諮詢工作,擅長情緒問題諮詢、婚姻關係諮詢、個人成長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