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着著名核科學家法赫里扎德在伊朗的街頭遇害,重新使中東地區又陷入到了緊張的態勢之中。而隨着此次事件的發生,也致使伊朗在核武器的研究方面,遭受到了極大地損失。不過,近期卻有消息表明,雖然本國的首席科學家遭到了刺殺,但卻並沒有讓伊朗在核武器的研發方面,陷入到了停滯之中。
在12月3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稱,近日,伊朗的權威媒體-法斯通訊社公開對外報道稱,伊朗的憲法監護委員會近日已經批准了議會的《取消制裁戰略措施》草案決議,並將其交付給伊朗政府進行執行。
據悉,所謂《取消制裁戰略措施》,實際上主要包含有三個方面。首先,是要在1年內生產120公斤丰度在20%的鈾,而低丰度鈾的每月產量也至少要達到500公斤。第二,則是要在實施的3個月內,啟動1000台離心機來濃縮IR-2M鈾,並啟動164台濃縮IR-6,最終要在一年內達到1000台的目標。最後,就是對阿拉克功率40兆瓦的重水反應堆進行升級,以及啟用伊斯法罕生產金屬鈾的工廠。
如今,伊朗濃縮鈾的丰度基本都在4%以上,已經超過了曾經伊核協議規定的3.67%。眾所周知,一旦鈾的丰度超過了20%,其就已經達到了武器級的行列。故而,只要一旦將丰度提升到20%,其距離核武器級鈾材料就非常接近了。我們都知道,鈾的濃縮技術實際上屬於典型的先難後易。故而,對於如今的伊朗來說,其想要把鈾濃縮丰度再進行提高的話,實際上在技術上已經沒有什麼大的困難了。可以說,只要伊朗能頂得住來自於國際各社會的制約,其未來完全可以研製出核武器。
實際上,一直以來伊朗在核武器的研發方面,可謂是一波三折。早在2015年7月,當時的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票選,一致通過伊核協議。而正是因為有着《伊核協議》的規定,限制了伊朗在未來無法提煉丰度在5%以上的濃縮鈾,並且,其阿拉克的重水反應堆也被禁止使用。然而,由於美國在2018年5月8日宣布退出了該協議,導致伊朗在今年年初也最終宣布其中止履行伊核協議。可以說,隨着美國的退出,伊朗核計劃實際上已經處於了失控的邊緣。
其實,除了美國之外,最反對伊朗進行核計劃的,或許就是以色列了。畢竟,作為中東地區如今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以色列是絕對不會允許有其他鄰國擁有核武器的,更何況這個國家還是一直以來與其水火不容的伊朗。故而,以色列在這些年裡,一直都極力的反對和制止伊朗擁核,而除了正常手段進行抗議之外,其甚至還使用黑客攻擊、間諜破壞的上不了檯面的方式,明裡暗裡給伊朗製造麻煩。而在這些方式中,最直接有效的也許就是暗殺伊朗的核物理學家了。在近些年來,伊朗好幾位核科學家先後都遭遇到了各種的恐怖襲擊。比如,早在2010年,伊朗著名的核物理學家馬蘇德·阿里·穆罕默迪和沙里亞里,就被汽車炸彈所殺害。而在隨後的2011與2012年,也有兩名相關領域的科學家先後遭到了謀殺。在加上近期剛剛遇害的法赫里扎德,十年中,伊朗已有5位知名科學家遭到了不明勢力的毒手。
不過,從伊朗如今的動作來看,顯然這樣持續不斷的暗殺事件,並不能夠讓伊朗有絲毫的畏懼。目前來看,已經沒有任何勢力,能夠阻攔伊朗研製核武器的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