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16單元垂髮,搭配土耳其近防炮!菲律賓新型隱身導彈護衛艦服役

2025年4月8日,菲律賓海軍在三描禮士省蘇比克海軍基地舉行「米格爾・馬瓦爾」(Miguel Malvar)號(FF-06)護衛艦的交付儀式。該艦以菲律賓獨立戰爭時期的將軍米格爾・馬瓦爾命名,建造則是由韓國現代重工主導。「米格爾・馬瓦爾」號護衛艦的設計基礎為HDF-3200型護衛艦方案,同時融合仁川級護衛艦的隱身理念。該方案也使用了先前出口菲律賓的何塞・黎剎級護衛艦(HDF-2600型)的成熟技術,並在其基礎上進一步放大船體以提升作戰能力。

「米格爾・馬瓦爾」號護衛艦的建造歷程非常緊湊:2023年5月啟動鋼材切割,同年11月鋪設龍骨,2024年6月下水,2025年4月交付。其姊妹艦「迭戈・西朗」號(FF-07)也於同期下水,計劃2025年底服役。


艦體設計與基本性能

「米格爾・馬爾瓦爾」號全長118.4米,寬14.9米,排水量3200噸,採用柴柴聯合動力,主機為四具勞斯萊斯動力系統公司的MTU-STX柴油機,最高航速25節,15節航速下續航力達4500海里,可連續執行20天的海上任務。艦體設計注重隱身性,通過減少懸垂結構、平滑表面線條和降低干舷,顯著降低了雷達反射截面積。艦尾配備直升機甲板與機庫,可搭載一架12噸級反潛直升機,擴展了反潛與偵察範圍。


武器配置

反艦能力

  • 中部配備韓國SSM-700K「海星」反艦導彈:配備兩座四聯裝發射器,導彈射程180公里,中段採用慣導加GPS修正,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戰鬥部重227公斤,可穿透艦體內部引爆。
  • 艦艏配備意大利奧托・梅萊拉76毫米艦炮:兼顧對海打擊與近防,射速達120發/分鐘,最大射程16公里。

防空能力

  • 艦橋前面配備VL-MICA垂髮防空系統:16單元垂髮裝置,可配備主動雷達制導版本或者紅外成像制導版本的垂髮米卡導彈,射程20公里,可攔截戰鬥機、直升機及反艦導彈
  • 直升機機庫頂部配備「天海衛士」35毫米近防系統:土耳其阿塞爾桑公司研製,雙管速射炮射速1100發/分鐘,集成雷達與光電跟蹤,具備應對4公里內的掠海導彈的能力。

「天海衛士」35毫米近防系統

反潛能力

  • K745「藍鯊」魚雷:兩座三聯裝發射器,魚雷射程19公里,採用主動/被動聲吶制導,可攻擊潛艇與水下障礙物。
  • 機載反潛力量艦載直升機可投擲聲吶浮標與輕型魚雷,擴大反潛覆蓋範圍。


第四部分:傳感器與探測系統

雷達系統

  • EL/M-2258 ALPHA相控陣雷達:以色列研製的S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可360°旋轉掃描,對戰鬥機探測距離超120公里,對掠海導彈探測距離25公里,支持三維空中監視與水面目標分類。
  • Kelvin Hughes導航雷達:輔助艦艇航行與避障。

聲吶系統

  • L3Harris 997型艦殼聲吶:主動聲吶覆蓋三個頻段,支持調頻(FM)與連續波(CW)模式,可探測水下目標並生成戰術態勢圖,兼具水雷規避功能。

光電系統

  • 賽峰PASEO XLR光電火控系統:集成高清電視、中波紅外、短波紅外與激光測距儀,支持超遠程目標識別(如40公里外飛機輪廓清晰可見),可獨立運行或與作戰管理系統聯動,實現多目標跟蹤與火炮控制。


「米格爾・馬爾瓦爾」號是菲律賓海軍現代化進程的里程碑,其技術特點可概括為:

  1. 多國技術集成:融合韓、法、以、土、德等國裝備,兼顧反艦、防空、反潛多任務能力。
  2. 模塊化與隱身設計:開放式架構便於升級,隱身外形提升生存能力。
  3. 區域作戰適應性:4500海里續航力與直升機協同能力,適合南海等爭議海域巡邏。

然而,多國子系統整合可能增加維護複雜度,且其防空系統射程有限,對抗飽和攻擊能力較弱。總體而言,該艦顯著提升了菲律賓海軍的區域存在感,但其實際作戰效能仍需依賴體系支持與人員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