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大哲學院與流芳消防救援站組織黨員培訓活動,退伍大學生分享軍營生活

5月9日,華中科技大學哲學院學碩一支部、流芳消防救援站支部共建暨2024年華中大哲學學院中層幹部、黨員基本培訓活動開啟。流芳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官兵來到華中科技大學參觀學習,並聆聽專題講座。

下午2時,消防官兵先後來到華中大引力中心,在科學家精神教育實踐基地、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學習。隨後,3名優秀退伍大學生分享了自己的軍營生活,以及親身感受的家國情懷。

消防官兵前往科學家精神教育實踐基地、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學習。圖/九派新聞 龔凌蔚

「既然來到了人民海軍,就要去最前線成為一名能夠劈波斬浪的艦艇兵。」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研究生王宜卿說。大三時,他偶然聽到關於軍營的宣講,便萌發了攜筆從戎保家衛國的信念。在老師的鼓勵下,王宜卿參加了學校的徵兵報名順利入伍。新兵連結束後,連隊指戰員希望他留在基地做文書工作,但王宜卿堅持前往前線。

王宜卿服役於海軍南部戰區驅逐艦支隊,過上了腳不靠岸,沒有信號的軍旅生活。服役期間,他所在支隊全船出海時長超過280天,跟蹤各國艦艇20餘艘,執行任務中最大風浪達到12級,距離美艦最近一次不足一海里。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的課堂上,我們被『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的悲壯刻骨銘心,從一無所有到近幾十年來下餃子似的建造軍艦,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相繼服役,作為後繼者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是無以復加的。」王宜卿說。

王宜卿。圖/九派新聞 龔凌蔚

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研究生周鈺則是受爺爺的影響。爺爺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周鈺從小便對軍營有了嚮往和崇敬。2021年,周鈺順利保研後,選擇保留學籍參軍入伍,服役於空軍航空兵部隊。

服役期間,她圓滿完成了跳傘任務,並擔任軍史館講解員、軍宣傳處責任編輯,「作為一名新聞人,空降兵的一名戰士,我很榮幸採訪到了《上甘嶺》電影中衛生員王蘭的原型王清珍奶奶。」周鈺說,「在她身上,我明白了什麼是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軟件學院本科生席佳鑫服役期間去到了中印邊境——海拔5000多米,氧氣含量不足平原的一半,紫外線卻是平原的5倍的生命禁區。「初上高原的時候,一向身體很好的我卻生了很多病,剛開始的一個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暈過去,手上的裂口好了又裂,晚上吸着氧氣才能勉強入睡。」席佳鑫說。

在高原,席佳鑫擔任衛生員,時常去各個哨所參加巡診。她記得,在離中印邊境最近的地方,不允許搭設建築物,二十幾位戰士擠在小小的房車上,腰都直不起來,有個戰士的凍傷裂口橫穿整個腳後跟,猩紅的裂口邊上長着黑黑的硬痂。

「我們之中有的因為缺乏維生素指甲凹陷,有的頭髮脫落,有的心室肥厚,有的患上高血壓,也有人將生命留在了這片雪域高原。其實在這個時候我也問過自己,為什麼一定要上來,一定要留在這裡。」席佳鑫說,「有國便有邊,有邊便有防,我想這就是我們在生命禁區的意義。」

九派新聞記者 馬婕盈 龔凌蔚

編輯 王佳箐 任卓

【來源:九派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