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戰機陸續開始退役:無力再與殲20競爭,唯一戰果是一個飛行氣球


美國媒體日前報道,美國空軍已開始為F-22戰機測試新的機載IRST外掛吊艙,旨在提高它使用光電探測手段發現目標的能力。自2005年服役以來,F-22一直被認為是五代機的開山之作。但由於2009年和2014年相繼2次的「工業井噴」,許多先進戰機和機載設備相繼面世,使得這款設計於上世紀90年代,服役於2005年的「老朽」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節奏了。加上它的生產線已經關閉,技術資料已經遺失,美軍無法為其系統的提供內部升級,使得它只能以「增量計劃」縫縫補補自己的不足。2023年,美國空軍宣布了首批退役戰機名單,其中就包括了32架F-22戰機。

對於F-22戰機的陸續退役,並不能單純的從飛行狀況和機體壽命角度出發。誠然,服役還不到20年的F-22在世界空軍的戰機當中,還算不得老化。但對美軍來說,它的存在已經沒有了必然性。首先,它的維護成本是F-15,F-16等四代機的數倍,雖然F-22較這兩款更老的戰機仍具有優勢,但性價比卻非常低。比上,它與擁有上千架訂單的F-35無法比擬前程,性能上也無法再與殲20競爭。比下,它的成本和戰術用途的單一,使得它的性價比非常低。由於F-22戰機的數據鏈是「內部飛行數據鏈」(IFDL),只能在F-22與F-22之間實現數據傳輸,而無法與其它機種共通,導致它作戰時只能「單打獨鬥」,得不到體系化的支援。

現代空戰是體系作戰,對方戰機會得到預警機電子戰飛機和偵察機的共同輔助。論廣域感知,F-22比不上對方的預警機,論電磁壓制和干擾,比不上對方的電子戰飛機,如果對方的戰機也是五代機的話,F-22的AN/APG-77(V)2也僅僅只有不到50千米的火控距離。而對方在預警機「A射B導」的輔助下,可以輕鬆實現100千米外首先對F-22展開打擊的能力。既然無法融入作戰體系,本身戰術用途又單一,維護成本又那麼高,美國空軍自然不會再留着它。實際上,美國空軍曾多次想拯救F-22,但成本計算時發現,如果對F-22展開拯救行動的話,唯一結果就是保留F-22的機體和發動機,其它部件和結構全都要更換或重新設計,這已經不亞於重新設計一款戰機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空軍只能將有限的經費和資源都集中到F-35和F-15EX項目上。但F-35可靠性欠佳,僅30%的F-35具有FOC「完全作戰能力」,F-15EX造價高於F-35,但性能仍舊只是四代半的標準,同樣沒有性價比。現在的美國空軍已經邁入了發展的瓶頸,表面上看雖然十分風光,但內部矛盾和方向選擇上卻進入了死胡同。而美國空軍的勁敵解放軍,則有條不紊的發展自己的戰術空軍,最新的殲20戰機甚至解鎖了人工智能AI和忠誠僚機功能,這已經是六代機的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