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20
當時在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我們就深刻感受到我軍直升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存在嚴重不足的問題,尤其是在高原地區國產直升機都飛不上去,只有美國的黑鷹和俄羅斯的米格-26能在高原地區進行高強度運輸支援任務。直-20的出現填補了我軍長期以來缺乏10噸級通用直升機的空白,真正為中國陸軍「插上翅膀。
在11月18日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頒獎典禮中,直-20和長征五號、北斗三號、飛豹等國產重器獲獎。鄧景輝總師帶領團隊已經在直升機領域耕耘了30餘年,帶領團隊突破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直-20橫空出世,實現了我國直升機從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
與此同時,央視軍事也首次公開披露直-20在雪域高原上試飛的震撼畫面,直-20真正具備全疆域、全天候作戰能力,而能讓直-20在高原極寒空域翱翔都得益於一項技術。這就是鄧景輝花費20年時間攻克的直升機旋翼防除冰技術。
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俄羅斯、法國掌握了旋翼防除冰技術,但在2014年中航工業直升機所終於攻克了這項我國直升機急需的通用技術,成為全球第四個掌握這一技術的國家。從這就可以看出,旋翼防除冰技術有多難。
黑鷹直升機
美國的黑鷹直升機就是因為採用了優異的旋翼防除冰技術,才具有如此優異的高原安全飛行能力。一般直升機在低溫氣候下飛行,大氣中的冷水滴會迅速聚集在高速旋轉發熱的旋翼槳葉上結成冰,這會造成很大的風險。
首先是改變旋翼槳葉的氣動外形,降低直升機的性能,嚴重情況下能導致飛機失控失速甚至墜毀;其次能影響槳葉動力學特性,容易讓直升機失控;還有些冰塊會在旋翼上脫落,砸壞直升機其他部件。比如,在1980年,中國一架剛引進的「超黃蜂」直升機就因旋翼結冰在山東墜落。
此前我國沒有一款採用了旋翼防除冰技術的國產直升機,這限制了直升機在惡劣氣候和高原地區環境的使用。我國在這領域完全落後,包括結冰探測技術、新型防除冰技術等都是世界難題。據悉,中國曾與俄羅斯談判旋翼防除冰技術轉讓但是遭到了斷然拒絕,所以無論如何核心技術還得靠自己。
分析稱,尤其是在中印在邊境持續對峙的背景下,重型直升機在冬季補給、應急使用、戰時兵力投送、物資補給等方面作用非常突出。值得注意的是,央視公布視頻末尾有一架罕見白色塗裝的直-20,這種塗裝確實更適合在高原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