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神兵利器」壯軍威
深秋時節,某高原演訓場,某部隊正在開展年度訓練。指揮員下達偵測指令後,戰士們迅疾從某型偵察車衝出,手持一個綠色「小盒子」開展作業,很快探明源頭並排除了隱患。這個「小盒子」,便是某所研究員肖無雲創新團隊研製的「神兵利器」——某新型便攜式譜儀。
(資料圖)
肖無雲告訴記者:「別看它造型小巧、樸實無華,卻擁有媲美專業實驗室的鑒別探測能力,是凝結我們團隊16年心血、壯我軍威的『神兵利器』,現在已經大批量生產裝備部隊。」肖無雲介紹,該譜儀的研製涉及多個技術領域,又對儀器設計製造水平要求很高,即使今天也只有少數國家能夠生產。
(資料圖)
2004年初,在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做博士後的肖無雲向國際最先進的現代譜儀技術發起衝擊時,國外一家著名核儀器生產商輕蔑地說:「你以為這是誰都能做的嗎,直接買我們的算了。」肖無雲卻暗下決心:「一定要搞出屬於我們自己的譜儀!」
(資料圖)
他和團隊幾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頭扎進了實驗室。從技術基礎研究開始,向一道道難題開戰。經過反覆實踐,他們否定了國外用了幾十年的模型,建立起更加精準複雜的模型,並在多個專業領域取得核心技術突破;經過無數次研究、設計和測試,成功使裝備各分系統完美兼容、達到甚至超過設計指標。2015年,「十年磨一劍」的該型譜儀列裝部隊,一舉扭轉了高性能譜儀長期依賴進口的被動局面,為專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資料圖)
肖無雲經常和團隊成員們說:「未來戰爭強調的是裝備的體系對抗。」為了持續推進某類監測裝備技術的數字化發展,從根本上改善我軍該類監測裝備門類多、功能較單一的現狀,2013年,肖無雲把研究方向鎖定在某類儀器中最尖端的技術研究上。他查閱上百萬字英文文獻,進行上千次仿真模擬推演,最終在模型算法這個關鍵環節取得重大原創性突破,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隨後,他又持續深化前沿技術研究,推動某類監測裝備技術不斷朝一機多能和快速精準偵察的方向發展。
(資料圖)
近年來,肖無雲關注到一種近乎完美的新能源技術,一旦突破,將會對未來戰場乃至經濟社會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引起了眾多軍事強國的強烈關注。當前正值該技術關鍵突破期,肖無雲及時把握髮展機遇,對接科研轉型重塑要求,結合對學科前沿發展的科學研判,把握巨大發展潛能,果斷提出開拓某新能源研究領域。目前,多項項目完成申報,某實驗室正在初創,研究隊伍已經形成,研發開局態勢良好。
(資料圖)
肖無雲所從事的工作偏重於基礎研究,短期內往往難出成果,也難評大獎,但他並不在意,而是潛心基礎理論和算法研究,20餘年來早已習慣與枯燥無味的數據、程序為伴。在他的帶領和感召下,科研團隊形成了「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良好氛圍。肖無雲堅持通過事業凝聚團隊,依靠科研民主來挖掘科研潛力,充分發揮大家的聰明才智,依靠團隊協作進行集智攻關。
全家福
肖無雲與家人在一起
2019年,肖無雲所帶領的科研創新團隊被列為研究院首批試點建設團隊之一。在肖無雲的帶領下,團隊建設發展成效明顯,承擔任務飽滿,學術氛圍濃厚,多名青年科研人員迅速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方向負責人。
原文刊載於《軍事科學院報》2020年11月6日。
主管 | 軍事科學院政治工作部
主辦 | 軍事科學院政治工作部宣傳處
文字作者:朱 灝 劉曉偉
值班編輯:王曉玉
來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