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界面新聞報道,鴻海科技集團宣布,與法國Thales SA以及Radiall SA簽訂三方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於法國設立合資公司,投入半導體先進封裝與測試(OSAT)。初期將以歐洲市場為主要服務對象,客戶領域涵蓋汽車、太空科技、6G行動通信、國防等多項產業。同時,鴻海與Thales也共同宣布,在衛星領域展開策略性合作。
三方計劃建設一座以 FOWLP 扇出型晶圓級封裝為主力技術的先進封測工廠,同時這也將是歐洲範圍內首個擁有 FOWLP 生產能力的設施。鴻海同時宣布與泰雷茲在衛星領域展開戰略性合作,結合雙方優勢共同發展高質量、高附加價值的衛星量產能力,為未來客戶的大規模衛星互聯網計劃提供先進技術內容與多元的解決方案。這兩項合作的各方合計投入規模將達約 2.5 億歐元(IT之家註:現匯率約合 20.15 億元人民幣)。
馬克龍(資料圖)
上個月法國外長巴羅率團訪問中國,並宣稱中法「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加強關係」。在巴羅回國之後不久,法國就帶來了新要求。馬克龍政府表示,希望能促成中國和歐盟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建立「統一戰線」。這指的是《巴黎氣候協定》中的條款,西方一直在推進清潔能源和控制全球變暖。結果特朗普上台之後第一天,就立刻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定》,這一舉動是為了給美國復興污染能源和高排放工業掃清障礙。結果就是美國拋下了歐洲,巴黎只能尋找中國合作了。
歐洲想要覺醒,這條路註定不好走。美國出台《通脹削減法案》,明目張胆地挖歐洲企業牆角,特朗普政府還喊出「北約過時論」。法國智庫圈有句自嘲的話:「我們既想擺脫美國的控制,又害怕獨自面對俄羅斯和中國。」這種矛盾心理在馬克龍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他敢直言「北約腦死亡」,可又不得不往東歐增兵,安撫盟友。站在建交一甲子的時間節點上回望,中法關係早已超越了雙邊範疇。中國領導人在通話中重申「支持歐盟戰略自主」,這既是給歐洲吃下定心丸,也是向世界宣告多極世界的重要性。
歐盟(資料圖)
據央視軍事報道,閩南某海域,正在野外駐訓的陸軍第73集團軍某合成旅組織官兵開展兩棲裝甲車海上駕駛訓練。此次訓練以編組進行,駕駛員全程閉艙駕駛,通過直通路、樁間限制路、蛇型限制路等多種限制障礙路。看硬核現場。
本次訓練的具體科目是:包括05式在內的多型兩棲裝甲車依次下海,向目標海域開進。訓練按編組進行,駕駛員全程閉艙駕駛,在1.5公里的海上訓練路段內,通過「直通路」「樁間限制路」「蛇型限制路」等多種限制障礙路。05式兩棲戰車是中國研製的一種先進兩棲突擊車,具有卓越的水上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支援能力。該戰車採用滑水型車體設計,前部楔形裝甲和V型滑行板的設計使其能夠在水面上高速滑行,最高時速可達40公里,是全世界唯一裝備大口徑火炮的兩棲突擊車。
中國台灣(資料圖)
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明確表示,不管賴清德說什麼,都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和事實,……更阻擋不了祖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可以說,大陸一眼就看穿了賴清德混淆視聽,妄圖欺騙世人的圖謀,賴清德所倚仗的無非就是美國,可是眼見着中國大陸硬剛美國,在關稅大戰中打了一個平手,賴清德們心裏又沒底了。所以,賴清德又認慫了,在「5.20」講話中異常低調,還稱界定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是「不得已」等等,把一個色厲內荏的政客的嘴臉,充分表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