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兔醬漫娛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飛機訂單大轉手!
中方因為多種原因,暫停了波音飛機的採購,甚至把一些到門口的飛機退了回去。
而中東的卡塔爾立馬宣布,不僅接下了這些訂單,還追加了近千億美元的新購買。
聽到消息,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顯得非常高興。這筆神奇的操作,藏着什麼玄機?
波音飛機在中國遇冷的緣由與影響
在全球航空製造業的版圖之上,中國市場宛如一塊極具吸引力的磁石,引得各大航空製造商競相角逐。
美國波音公司,作為行業內的老牌巨頭,自然也對這片市場寄予厚望,然而如今,它卻面臨著即將被 「踢出」 中國市場的尷尬處境。
多家外媒報道稱中國已下令不再接收波音飛機及相關設備零件。
儘管這一消息暫未得到中方的正式證實,卻已然在波音公司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
要知道,按照原計劃,在 2025 年到 2027 年之間,波音本應向中國交付 188 架飛機。
按照每架平均 1.5 億美元來計算,這可是一筆價值約 282 億美元的巨額訂單啊!對於正深陷財務和信譽雙重危機的波音而言,這無疑是一次堪稱毀滅性的打擊。
自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後,波音飛機及其零部件的進口成本如同脫韁之馬,一路飆升至原來的兩倍以上。
對於單價動輒上億的高端製造產品波音飛機來說,這樣的成本增加,使得其性價比急劇下降。
即便中方沒有發佈明確的採購禁令,從商業角度來看,它也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但更為關鍵的,還是波音自身的質量問題。
從震驚全球的波音 737Max8 墜機事故開始,近幾年間,波音飛機質量缺陷被密集曝光,這讓中國消費者和航空公司對其安全信譽產生了深深的質疑。
據不完全統計,近五年波音飛機已發生 48 起安全事故。
單單是 737 - 800 型客機,就發生了 26 起事故,其中 10 起還造成了人員死亡。
特別是去年濟州航空在韓國的墜機事故,一架 737 - 800 客機在着陸時撞上圍牆,造成 179 人遇難,這再次讓全球航空業內對波音的質量問題高度關注。
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從保障飛行安全以及合理考量商業因素出發。
與其冒着飛安風險採購問題機型,不如引導國內航空公司去選擇更可靠的替代產品,比如中國商飛自主研發的 C919。
如今,C919 已正式投入商用,中國東方航空成為首批運營方。
飛行表現穩健,未來更是有着廣闊的發展前景,有望在國內乃至國際航空市場上佔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方反制舉措及美方後續反應
曾經,波音飛機在中國市場可謂是頗受歡迎。
訂單接踵而至,可國際局勢變幻莫測,情況居然發生了戲劇性的反轉。
由於特朗普政府執意對華加征關稅,中方不得不採取一系列強有力的反制措施,而波音飛機的訂單就成為了這場經貿博弈中的重要一環。
中方果斷暫停了波音對華交付飛機的訂單,瞬間在波音公司以及整個美國航空產業界炸開了鍋。
不僅如此,中方還退回了最近交付的 3 架飛機,態度堅決,毫不含糊。
截至今年3月末,波音在中國仍有130架飛機待交付。按照原訂單要求,今年需交付的飛機多達約50架。
可現實情況是,截至目前,波音僅完成了18架的交付任務。如此龐大的交付缺口,致使波音陷入極為被動的境地。
這一系列反制措施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波音公司股價一落千丈,投資者目睹其在中國市場遭受重大挫折。
對其未來的發展信心也急速下降,大量資金開始撤離,給波音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損失,公司的運營更是雪上加霜。
面對中方如此強硬的反制,美方卻並未選擇冷靜反思。
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公然宣稱,並非美國需與中方達成協議,而是中方欲賺美國的錢,其妄圖將責任全然推諉於中方,此乃顛倒黑白之舉。
更為過分的是。
美方還再次宣布將對華關稅增加到 245%,彷彿想用這種進一步施壓的方式來逼迫中方主動對自己妥協讓步。
可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在這場經貿摩擦中,真正着急想要 「停戰」 的恰恰是美方。
美國國內經濟受到貿易摩擦的衝擊,諸多行業面臨困境,民眾生活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而中方一直秉持着堅定且理智的態度,那就是 「奉陪到底」。
中方有着自己的底氣,無論是國內龐大的市場內需,還是不斷崛起的本土產業,都讓中方在面對美方不合理的施壓時,能夠泰然處之,毫不畏懼。
美方這種嘴硬且一味施壓的做法,不僅無法解決問題。
反而讓雙方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也讓國際社會看到了其在處理經貿問題上的短視與不理智,而這場圍繞波音飛機訂單的博弈,未來究竟會走向何方,還充滿着諸多的變數。
卡塔爾接手波音飛機背後的複雜因素
在波音飛機於中國市場遇冷,交付訂單陷入僵局之時。
遠在中東的卡塔爾卻做出了一個引人矚目的舉動 —— 接手波音飛機訂單,而且手筆頗大。
特朗普訪問卡塔爾期間,雙方達成了多項合作協議。
其中,卡塔爾宣稱,其將開展一個向美國採購項目,此項目價值高昂,總額可達960億美元,所購波音客機數量最多可達210架。
這一消息一經傳出,瞬間成為了國際關注的焦點,波音的股價也隨之應聲上漲了 50%,彷彿迎來了 「救命稻草」。
然而,卡塔爾這一行為背後,實則有着諸多複雜的因素交織。
從卡塔爾自身角度來看,這個中東地區的能源大國,其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穩定的外部環境保障。
而美國在中東地區有着強大的軍事影響力,卡塔爾通過採購波音飛機這樣的大額訂單。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在向美國交 「保護費」,期望美國能繼續為其能源開採等活動提供安全庇護,確保自身在複雜的中東地緣政治環境中能夠安穩發展。
再看特朗普這邊,作為商人出身的政客,他向來重視利益與政治影響的雙重收穫。
在與中方就波音飛機訂單產生摩擦後,促成卡塔爾的這筆大訂單,一方面可以對外彰顯自己的 「外交成果」。
在國內選民面前塑造出一種強勢且有能力的形象,彷彿是在告訴選民自己並沒有在經貿問題上 「吃虧」。
另一方面,也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對中方進行一種別樣的 「示威」,盡顯其 「有仇必報」 的行事風格。
而波音公司,夾在中間處境也是頗為微妙。
它既需要依靠特朗普政府的支持來維持自身在美政府層面的關係,畢竟很多時候政府的政策、訂單等都會對其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又不敢輕易得罪其他像中國這樣的大客戶,畢竟全球市場是多元且相互關聯的,任何一邊的失衡都可能影響到其長遠的布局和發展。
此外,還有一些圍繞訂單的細節也頗耐人尋味。
比如有報道稱特朗普政府準備接受卡塔爾王室贈送的價值 4 億美元的波音 747 - 8 型飛機作臨時 「空軍一號」。
雖然後來特朗普有不同說法。
但這無疑又給整個事件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讓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這背後政治、經濟利益相互纏繞的複雜局面。
波音飛機訂單事件折射的國際局勢變化
卡塔爾接手波音的巨額訂單,從短期來看,對於波音公司而言,無疑是緩解了其當下的燃眉之急。
訂單所帶來的資金流入以及後續的生產需求,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其製造業的發展。
帶動相關就業崗位的增加,讓波音暫時從陰霾中喘了一口氣。
同時,這一行為也進一步鞏固了美國與卡塔爾之間的特殊關係,在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格局中又增添了新的變量。
然而,從更宏觀的國際航空業角度來講,這一事件卻打破了原有的市場生態平衡。
原本各國航空公司在選擇飛機供應商時,更多是基於飛機性能、安全、性價比等純粹的商業因素考量。
而如今政治因素的介入,讓整個市場競爭變得更加錯綜複雜。
其他航空製造企業不得不重新審視自身的市場策略,思考如何在這種多變的國際局勢下更好地立足。
對於中國來說,在這場圍繞波音飛機訂單的風波中,所展現出的強硬態度和堅決維護自身利益的做法,為新興經濟體樹立了一個榜樣。
讓眾多國家看到,在面對美國這樣的大國不合理的貿易施壓和關稅大棒時,並非只能被動接受。
而是可以憑藉自身紮實的產業基礎、不斷創新的科技能力以及對原則的堅守,走出一條 「不繳保護費也能謀發展」 的新路徑。
結語
波音飛機訂單的風雲變幻,不僅是企業間的商業糾葛,更折射出國際舞台上的利益博弈與局勢變化。
從中國的反制到卡塔爾的接手,各方行動背後盡顯複雜因素。
在全球化時代,經貿往來需遵循公平、互利原則,各國唯有理性合作,才能推動世界更好地發展,避免陷入無端紛爭與利益損耗的漩渦之中。
參考信息來源
新京報——卡塔爾首相:可能撤回贈送特朗普飛機
環球時報——美媒:被問及美政府打算接受卡塔爾王室贈送豪華飛機一事,特朗普當場懟記者
每日經濟新聞——卡塔爾,大消息!特朗普:這是波音史上最大訂單!
鳳凰衛視——卡塔爾豪擲960億美元購買波高飛機
新浪財經——關稅戰疊加國產大飛機,波音在華已經退無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