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次大陸再度爆發自冷戰結束後的最大規模空中衝突。印度空軍集結近百架戰機對巴展開全面空襲打擊,以鞏固自身的軍事優勢。
01.巴鐵中械軍大勝,美媒:引發印度公關危機
沒想到這場軍事行動卻迅速演變成了一場軍事和政治的雙重災難,被以逸待勞的巴空軍使用中械空軍體系迎頭痛擊,在巴方掌握完全的事態感知優勢和電子戰優勢後,其主力戰機殲10C迅速露出「兇狠獠牙」,連續發射PL-15導彈擊落印軍5架戰機,印軍3架陣風、1架米格29、一架蘇30MKI全部被擊落。
而印軍被擊落的地點全部在印度領土範圍內,充分展現了PL-15超遠的射程和強大的壓制能力。
在巴鐵中械軍大勝後,美媒《軍事觀察》近日公布的戰況分析中明確指出,印度空軍在衝突中不僅損失了俄制米格-29和法制戰鬥機,更加嚴重的是,印度空軍最引以為豪、單價高達2.41億美元的法國陣風戰鬥機也被證實遭到擊落。
儘管印度官方第一時間否認該戰機為戰鬥損失,但曝光的現場照片和殘骸碎片,包括陣風戰鬥機特有的發動機部件、掛架裝置以及導彈殘片,已經實錘了陣風被擊落的事實。
美媒表示,此次陣風戰機的損失不僅是一次昂貴的裝備損耗,更在印度國內引發了嚴重的「公關危機」。
陣風戰鬥機自2016年簽訂採購協議起,就飽受印度國內質疑,特別是因採購過程中的腐敗醜聞和價格畸高問題而飽受詬病,畢竟這2.4億美元的單價遠超五代機,美國的F-35不過1億美元,哪怕是殲20這種頂級的五代機也不過是1.1億美元,而至於此次巴鐵的最大功臣殲10C,單價不過6500萬美元。
而印度政府為了平息國內的質疑和批評聲,反覆強調陣風對巴基斯坦空軍的壓倒性優勢。然而,在陣風首次大規模實戰對抗中即被擊落,使印度政府此前的宣傳成為徹頭徹尾的笑柄。
美媒表示,殲10C作為目前巴基斯坦最先進的戰鬥機,裝備先進的相控陣雷達以及PL-15導彈,早被軍事界公認為在對陣陣風時擁有顯著優勢。實戰結果再次證實了此前外界的技術分析,中國空軍裝備體系在現代信息化空戰條件下的高效性得到了首次清晰、實戰性的全球展示。
相比之下,法國陣風戰鬥機雖然裝備了歐洲最先進的「流星」導彈,但其小尺寸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削弱了其本身的事態感知能力,而主要依靠的自家預警機和戰機遭到巴軍電磁干擾壓制,導致事態感知能力銳減,也無法掌握制電磁權,在巴軍殲10C的打擊下只能被動躲避,在此次衝突中徹底暴露了其在與先進中系裝備對抗中的劣勢。
02.巴基斯坦即將接裝殲-35,印空軍或徹底陷入絕望
在印軍最先進戰機遭到巴軍殲10C重創後,美媒直言印空軍或徹底陷入絕望,因為殲10C並不是印度空軍最大的麻煩,巴基斯坦早已決定引進中國殲-35第五代隱身戰鬥機,預計未來幾年內將逐步交付。殲-35戰機在性能上處於真正意義上的第五代戰機水平,配備隱身能力、先進的數據鏈與信息化作戰能力,預估價格甚至不足法國陣風的一半。
一旦殲-35加入巴基斯坦空軍服役,其帶來的裝備代差將徹底改變印巴空軍力量對比,印度空軍目前以陣風、蘇-30MKI為主的機群,對上巴隱形機機隊將無半點勝算,而印度自己的五代機項目因航空工業能力不足進展緩慢,對俄採購的蘇57隱形戰機受限於俄本土產能交付印軍得「猴年馬月」,更關鍵的是蘇57性能與殲35相差巨大,這意味着巴基斯坦空軍將長期建立起對印空軍的戰略優勢。
而對巴基斯坦而言,中械裝備體系帶來的戰略性優勢不僅意味着軍事上的領先,更在地緣政治與戰略平衡上,為巴基斯坦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間。
文章中部分內容來源出處:1.聯合國秘書長敦促印巴保持最大限度克制:世界承受不起印巴軍事對抗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