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在一場公開論壇上坦言:「解放軍的迅猛發展讓我夜不能寐」。能讓美國高級將領發出這樣的感慨,佐證了美國在軍事領域面對中國時,日益增長的無力感與焦慮。這種焦慮是被一系列現實數據和事件推着產生的。就在上個月,中國海軍第26艘052D驅逐艦下水,而美國最新一艘伯克Ⅲ級驅逐艦缺陷入交付困難。其單艘造價飆升至40億美元,這價錢都能造解放軍三艘055大驅了,如此懸殊的差距,讓美國也不由感慨「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先從造船產能來說,這可是實打實的工業根基體現。美國海軍將領常常提及的「232」倍,就是中美造船產能的巨大差距。中國每年2325萬噸的造船產能,不僅讓福建艦電磁彈射系統提前三年完成測試,還讓055萬噸大驅一艘接一艘地快速列裝部隊。
福建艦的電磁彈射技術,在馬偉明院士團隊研發的中壓直流電系統支持下,能量利用率比美國福特級航母使用的中壓交流電高出一倍,達到60% ,每天彈射架次也比福特級多出50架次。反觀美國,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干船塢里,福特級航母二號艦肯尼迪號銹跡斑斑,甚至成了給母艦提供零件的「器官捐獻者」。
更誇張的是,中國船廠可以同時開工5艘052D的時,美國六大造船廠為了每年不足10艘的訂單爭得頭破血流。這種工業能力上的差距,直接反映在了戰場上。
去年解放軍圍繞台島演習,參演艦艇數量是美軍環太平洋軍演的三倍,而且中國戰艦造價僅為美艦的1/5,卻在演習中展現出超強的飽和攻擊能力。五角大樓兵推結果顯示,就算把駐日韓美軍都算上,介入台海衝突的美軍存活率不到20%。
在技術突破方面,中國同樣讓美國倍感壓力。今年初珠海航展上,殲- 20與攻擊 - 11無人機完成世界首次有人/無人協同空戰演示,而美國空軍卻在這時叫停了耗資千億的NGAD六代機項目。
在導彈領域,這種差距更致命。東風- 17高超音速導彈10馬赫的突防速度,讓美國部署在關島的薩德系統成了擺設,而美國同類武器今年第三次試射失敗,項目主管引咎辭職。中國核彈頭數量突破600枚後,搭載分導式多彈頭的東風 - 41開始常態化戰備值班,096型核潛艇帶着巨浪 - 3潛射導彈潛伏深海,美國在亞太的11個軍事基地都被納入攻擊範圍,徹底打破了美國維持半個世紀的戰略平衡。
再看看心理戰層面,解放軍通過一系列行動,對台軍的心理防線造成了極大衝擊。台島西岸14處登陸灘頭,都在PHL - 191遠程火箭炮400公里的精確打擊射程內,台軍花20年修建的堡壘防線變得毫無用處。解放軍戰機去年2000架次的繞台巡航,更是讓台軍士氣低落。
台空軍中校林俊義坦言,他們連起飛攔截的油料配額都被砍半。台防務部門數據顯示,四年間台軍提前退伍人數暴增四倍,島內民調也顯示,70%的青年明確拒絕為「台獨」而戰,賴清德的「忠誠審查」反倒逼得6名台軍官兵投誠。
美軍其實也意識到了危機,B - 21隱身轟炸機量產和星鏈軍事化,看似是應對手段,實則暴露了他們更深的戰略焦慮。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推演表明,即便美軍成功攔截90%的導彈,剩下10%仍能讓第七艦隊全軍覆沒。中國軍費2000億美元能達到美軍6000億的購買力,不僅因為沒有軍工複合體的層層盤剝,還在於全產業鏈的協同效應。當美國造船廠為訂單爭的面紅耳赤時,中國船廠工人正加班加點趕製076型無人機航母,這種新裝備可能會成為顛覆傳統海戰模式,壓垮美國海上霸權的關鍵因素。
25年前,美國航母編隊還在中國沿海耀武揚威,如今,山東艦戰鬥群前出菲律賓海,讓五角大樓作戰室一片寂靜。帕帕羅們「夜不能寐」,正是因為他們看清了現實:當福建艦的電磁彈射器將殲 - 35送上雲霄,西太平洋的軍事格局已悄然改變 ,這片天空,早已不是美國一家獨大了。中國有句話叫「30年河東30年河西」,帕帕羅們睡不好覺的日子,將來只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