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本期將繼續講述英日雙方在英帕爾戰役中的較量……
由於英印軍的失算,第15師團的進軍路線上,僅有少量兵力駐守。而在以烏克魯爾為中心的這一地區,英印軍並沒有真正的防禦陣地。在3月16日之前,這裡是印軍第49旅的駐地,但是為接應印軍第17師北撤,49旅在16日當天已經南下迪登公路。49旅將烏克魯爾視為後方地區,沒有在當地挖掘和構築任何防禦陣地。在烏克魯爾留下的這個防禦漏洞,無疑是英印軍在戰役規劃階段的一個重要失誤。
烏克魯爾地區一覽。英帕爾戰役初期,英印軍在烏克魯爾周圍地區露出了很大破綻。
第49旅在這一地區留下的空缺,不久還是得到了一些補充。新組建不久,完成部分訓練的印軍第50傘兵旅的2個營,印軍152傘兵營和廓爾喀153傘兵營奉命進駐。此舉得益於第50傘兵旅年僅36歲,非常專業,但缺乏實戰經驗的旅長蒂姆·霍普―湯姆森說服德里的高層,允許他讓自己的部隊在靠近前敵的地方完成訓練。英印軍本來就認為英帕爾東北地區只適合輔助部隊駐紮和進行訓練,便將他的部隊派到了這裡。
3月初,霍普―湯姆森准將帶領旅部和一個營來到英帕爾,然後就開始離開英帕爾城,進入東北山地訓練。斯庫恩斯把49旅留守後方的第5馬拉塔輕步兵團4營配屬給了這個傘兵旅。在斯庫恩斯和第4軍軍部人員看來,霍普―湯姆森和他的部隊正在進駐的地區是最不可能發生戰鬥的地方。軍部讓這個傘兵旅進入山間雨林,只希望他們能夠照顧好他們自己,根本沒有料到將會投入戰鬥,更沒想到他們要面對日軍大部隊的進攻。這個傘兵旅的裝備較少,沒有配備製造鐵絲網的鐵絲線,對當地的地形也幾乎一無所知。將這個旅配屬給印軍第23師,除了讓他們完成自己的訓練外,無非是用於承擔後方的行政衛戍任務而已。
3月14日,日軍正在以有力部隊向烏克魯爾和桑夏推進的消息,已經傳到英帕爾。然而難以置信的是,這則情報並沒有給第4軍軍部敲響警鐘,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當時他們的注意力已經完全被日軍在迪登公路和德穆公路的攻勢吸引住了,這份不符合英印軍預期的情報,就這樣被忽略了。
3月16日,第50傘兵旅的一個營從49旅手中接管了烏克魯爾防務,讓埃瑟准將專心帶領他的旅主力南下迪登公路。英帕爾第4軍軍部已得到消息,日軍有力部隊到達霍馬林對面,已經從吉普車道在胡麥恩的終點站向前推進了一段距離,但這個消息始終都沒有送到霍普―湯姆森在利坦和烏克魯爾道路之間的36號里程碑位置的旅指揮所。而非常要命的是,這支日軍的強大兵力,足以將霍普―湯姆森的那支小部隊壓扁。只有與日軍遠程巡邏隊遭遇的第50傘兵旅後衛部隊向旅部發送過一些警訊,但當時這個傘兵旅,乃至英帕爾的第4軍軍部都沒人會想到他們將會遭到日軍主力部隊攻擊。
在英國人看來,日軍進犯英帕爾乃至入侵印度的主攻方向只可能是道路條件較好的南方,從東面發動主攻簡直不可思議。從東路進犯英帕爾,意味着在越過欽敦江之後,需要跨過數道叢林茂密,海拔900到1200米的山脈。看上去無論任何規模的一支軍隊都無法突破層層天然屏障,進逼英帕爾―科希馬一線。所以印軍第50傘兵旅接到的命令也僅僅是清剿科希馬-英帕爾以東地區的日軍巡邏隊和密探。在這片寬達80到130公里(直線距離,實際行軍路程要長得多)的山地,英印軍士兵只能靠兩腳行走,最多靠畜力運輸,這樣的巡邏任務實在不輕鬆,不過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訓練。
據第50傘兵旅的迪奇·理查茲上尉回憶,3月19日,第23師師部給全旅和各防禦陣地發來一封電報:「日本鬼子正在實行一項魯莽而野心勃勃的計劃,想要佔領英帕爾,隨時可能對(東部山區)進行『滲透』。」這一天黎明,霍普-湯姆森旅長就同時接到第152傘兵營B連和第5馬拉塔團4營發回的急報:「我們能非常清楚地看見人多勢眾的日軍縱隊,正在我們不設防的謝爾頓角宿營地數公里外行軍。」
第50傘兵旅最前方的陣地,依託俯瞰通往東面道路的7378高地而設,由約翰·富勒少校指揮的152傘兵營C連把守。這個連的170名官兵,在14點被日軍第31師團第58步兵聯隊第3大隊的900人包圍。雖然這個連的傘兵幾乎都是一群年輕的新兵蛋子,但他們並不會因為面臨數倍於己的敵軍就不戰而降。日軍當然也不指望不戰而勝,當天下午和夜間對C連陣地發動了多次犀利攻擊。第二天一早,C連發回旅部的一份無線電報報告,他們的連長和其他3名軍官,還有40名士兵都已陣亡,另有多人負傷,彈藥已經出現短缺跡象。
桑夏之戰進程示意圖
根據日軍第58聯隊史記載,大約在20日9點到10點之間:「敵人(印軍152傘兵營C連)的火力已經非常弱了。突然之間,一支大約20人的隊伍從山頂直衝下來,咆哮着對我們開火,發動反擊……在這座陣地的最頂端,一位軍官進入我們的視野,他在眾目睽睽之下,舉起手槍對準腦袋扣動了扳機。我們的人都陷入沉默,為如此勇敢的舉動動容……第3大隊在這次戰鬥中損失160人,1名中隊長和2名小隊長陣亡,另有4名軍官負傷……敵軍以他們的勇氣和戰鬥技能進行了堅決抵抗。」
實際上,C連最後僅存的1名軍官,帶領20名士兵,成功撤至B連守衛的謝爾頓角。C連將近20個小時的頑強抵抗,為全旅重新布防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在接下去混亂而夢魘般的36小時內,霍普―湯姆森和他的參謀部,為了集中當時依然分散的兵力煞費苦心,152傘兵營先集中到霍普金森少校的B連守衛的謝爾頓角,然後撤退到第5馬拉塔團4營的駐地,桑夏東北大約5公里的基德尼營地。由於3月20日天黑前,皇家空軍會進行一次預定空投,當時已經無法取消,所以撤退一直到21日上午才完成。
霍普―湯姆森准將意識到分散布防的陣地容易被日軍摧毀或者遷回,於是命令他部下的152和153傘兵營,配屬的第5馬拉塔團第4營,還有訓練水平不盡如人意的尼泊爾卡里巴哈杜團的2個連在桑夏集結。
152傘兵營剛到達基德尼營地不久,旅部再度下令,讓他們沿着道路再退大約5公里,進駐桑夏村。雖然152營一直到16點30分前後才出動,但沉重的裝備和補給,還有依然酷熱的高溫,仍然讓他們趕路時覺得筋疲力盡。
在152傘兵營C連陣地失守當天,第50傘兵旅的第二個營從迪馬普爾翻山越嶺之後,到達利坦。由於印軍第4軍軍部在牟田口出其不意在東路發動強攻的最初幾天,有些手忙腳亂,最終在22日,這個153廓爾喀傘兵營還只有390名官兵抵達桑夏。
第50傘兵旅旅部基本上和153傘兵營一部同時到達。桑夏西南有一條通往英帕爾的吉普車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經過幾天的戰鬥消耗,目前霍普―湯姆森指揮的各部總兵力,連同戰地救護人員,不過2100人左右。旅參謀部竭力試圖讓英帕爾城的第4軍軍部了解東北方面發生的危機。然而第4軍軍部對第50傘兵旅的急報充耳不聞,對他們提出的急需補給,尤其是需要鐵絲網的迫切請求根本沒有理會。這個時候,日軍各部正在快速滲透和穿過英印軍的各個陣地,直取利坦。
進攻印軍第50傘兵旅的日軍,是第31師團左突進隊,由師團步兵指揮官宮崎繁三郎少將指揮,以第58步兵聯隊為基幹(第1大隊主力前往科希馬,該大隊僅第1中隊隨聯隊主力參戰),還有第31山炮聯隊第2大隊一部,第31工兵聯隊第2中隊,加上步兵指揮部的100人,總兵力2180人。他們的目標其實是科希馬,而並非英帕爾。宮崎少將知道桑夏屬於第15師團的負責區域,但他可能是顧慮到桑夏地區的英印軍對於通往科希馬的漫長交通線構成威脅,所以派出第58步兵聯隊第3和第2大隊,先後主動進入7378高地和桑夏求戰。
在第2大隊一鼓作氣拿下烏克魯爾以後,宮崎部隊士氣高漲。宮崎少將從步兵指揮部情報參謀浜中尉處已經得知,英印軍在桑夏的守軍大約有1個旅。宮崎認為以自己的兵力,應該能夠拿下桑夏。他派出一個中隊的兵力遷回到桑夏後方,截斷英帕爾援兵必經的公路,打算在山炮到位之後,集中兵力攻打桑夏的英印軍陣地。誰知第2大隊長長家義照少佐覺得英印軍不堪一擊,請求宮崎少將不要等火炮到位,讓他直接進攻桑夏。「發動一次夜襲,我們一定能成功。」長家自信滿滿。宮崎同意了他的要求,他認為這支部隊在中國戰場飽經考驗,如今士氣正旺,不應抑制他們的戰鬥慾望,何況能夠儘快拿下桑夏總是一件好事。
宮崎和長家一心速取桑夏,但印軍第50旅的兵力集結更快。21日夜間,153傘兵營首先趕到桑夏。特利姆中校指揮的第5馬拉塔團4營在22日午間抵達。152傘兵營主力和馬拉塔團4營余部也從東面趕到桑夏陣地,在自己的預定陣位就位。第50傘兵旅各部已經基本到位,但他們在挖掘壕溝,構築陣地時,被兜頭澆了一盆冷水。原來,他們在挖掘戰壕的時候,發現這座陣地是一座死火山的山頂,岩石非常難挖開。這樣一來,他們只能挖很淺的戰壤,在日軍炮轟的時候,無法提供有利保護。還有更糟的一件事情,桑夏和那加山區的許多村落一樣,坐落在山上,沒有水源,必須穿過正在迅速收緊的日軍包圍圈,下到谷底才能取水。
22日夜間,第58步兵聯隊第2大隊各中隊先後來到桑夏陣地,準備發起進攻。對英印軍來說,幸運的是宮崎部隊的火炮本來就少,而長家大尉的首次進攻,根本就沒有炮火支援。藉著尚未散去的暮色餘光,153傘兵營的戰士們眼看着大批日軍從西北方擁來,既不進行仔細偵察,也不等火炮支援到位,就要發起進攻,簡直瞠目結舌。
(上圖)李一恩菲爾德1型Mark III 0.303英寸口徑步槍〈上)和李一恩菲爾德5型Mark Ⅰ 0.303英寸口徑步槍(下,又被稱為「叢林卡賓槍」)。這兩款李一恩菲爾德步槍,尤其是前者,是遠東英聯邦軍隊步兵最常用的制式步槍。後者於1944年開始列裝。簡要性能參數請見附表之遠東戰場英聯邦軍與日本陸軍步槍對照表。
在中國戰場、長家大隊以精於夜戰聞名。這一戰由伴正巳中尉指揮的第8中隊打先鋒,第5和第6中隊在後跟進。沒有炮兵支援就直接用步兵衝鋒,這次日軍要吃大虧。
23日凌晨1點30分,日軍第8中隊率先發起了衝鋒。長家大尉期待中的勢如破竹沒有出現。伴中尉率部向153營C連鎮守的陣地西半部衝去。一波波日軍被廓爾喀士兵們的恩菲爾德步槍整排子彈,還有維克斯通用機槍掃射火力打倒,但後續的日本兵仍然不計生死地在往上沖。這時,印軍第9山炮團15連的4門山炮(3.7英寸榴彈炮),還有583迫擊炮連的迫擊炮都開始向日軍射擊。
第8中隊長伴中尉被印軍山炮的集中炮火打得不得不後退幾步,但等到炮火稍弱,仍然揚起指揮刀,高喊:「突擊!」與世界上任何國家的軍隊相比,日軍士兵在勇氣方面都毫不遜色。第8中隊突破了印軍的前沿陣地,伴中尉親自用指揮刀劈翻了4名印度兵,正當他要和第五個對手拼刀的時候,「噠噠噠……」維克斯通用機槍的子彈在他身上鑽出十數個血洞,跟着「轟隆」一聲響,就在附近落地的炮彈彈片又飛人他已經蜂窩一般的身軀。「不能讓中隊長倒下!」第8中隊的小隊長們咆哮着向印軍陣地擲出手榴彈,一位小隊長蹲跪在地,用輕機槍噴射着復仇的子彈。
第5馬拉塔團4營營長特利姆中校耳聽日軍的狂呼咆哮,覺得這就不像是人類的聲音,簡直就是怪獸!想到這一點,他和印度官兵都不由感到一陣惡寒。但是害怕並不會阻止印軍官兵回擊日軍火力。從山上傾瀉而下的子彈和炮彈組成的洪流,將日軍第8中隊官兵接二連三地打倒。這是長家大隊首次與英印軍交戰,第2大隊隊附龜山正作中尉感慨,面前的敵人和在中國戰場遇到的軍隊相比,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戰鬥力都大不一樣。
長家在望遠鏡中眼看着第8中隊的官兵,就像被鋒利鐮刀掃過的稻草一般倒地,又是心痛,又是自責,命令第5和第6中隊快速跟進,增加對英印軍的壓力,但英印軍的集中火力網已經鋪開,即便增加兩個中隊的兵力,又哪裡沖得上去?得知第8中隊長陣亡,長家簡直要發狂了,將指揮權移交給了龜山中尉。龜山詫異道;「大隊長,你這是……」暗夜之中,長家死灰般的面色和無神的眼睛猶如鬼魅,也不知是在回答,還是純屬自言自語,只是說道:「我必須去找到伴的屍骨,我一定要找到他的屍骨!」但他沒走出幾步遠,下巴就被流彈擊中。龜山趕緊讓人將大隊長送往後方醫治。
15分鐘內,包括中隊長在內,第8中隊120名官兵當中90人非死即傷。天亮後,盟軍飛機在空中出現,龜山看着滿山血肉模糊的日軍屍體,知道一時之間無法發動第二次進攻。
日軍第31師團步兵指揮官宮崎繁三郎少將。他是英帕爾戰役期間日軍唯一受到普遍好評的將官。
打掃戰場的時候,英印軍戰士從一具日本軍官的屍體上搜出了他隨身攜帶的文件,都是日軍第15師團和第31師團進攻英帕爾和科希馬的作戰計劃和時間表。第50傘兵旅情報科長艾倫上尉趕緊帶着幾個人,穿過日軍封鎖線,將情報送到英帕爾的英印軍第4軍軍部。第4軍軍部接到這份情報,翻譯成英語後,人人變色,日軍不僅派出第15師團從北路進犯英帕爾,而且還調集第31師團一個整師團進攻科希馬。斯庫恩斯這才明白自己嚴重失算,在接到這份情報之前,他還以為日軍進攻科希馬的兵力不過1個聯隊而已。不久,霍普―湯姆森准將就接到斯庫恩斯發來的電文:「根據從繳獲的地圖上所獲知的最新情報,守住桑夏十分重要,軍部已經在設法為你部增調援兵,但在短時間內無法到位。」
23日白天,第50傘兵旅要經受的嚴峻考驗才剛剛開始。天亮後,盟軍飛機在桑夏上空組織了一次空投。由於地形對空投作業不利,這次空投效果差強人意,沒有一副空投的降落傘直接落進防禦陣地,不少降落傘都直接飄出幾乎2公里,落到山間的深谷和桑夏山嶺下方,有些還直接落進日軍陣地。儘管後來傘兵旅一再用無線電進行引導,但除了一架飛機之外,其他飛機不是因為飛行高度太高,就是因為速度太快,始終無法提高空投精度。
霍普―湯姆森旅長在第一次空投進行期間,派153廓爾喀傘兵營向山下的日軍陣地發動了一次攻擊。這次進攻不僅得到火炮支援,為運輸機護航的戰鬥機也來助戰,但廓爾喀傘兵仍被日軍擊退。不過日軍第58聯隊第2大隊的第5中隊長齋藤一夫中尉身負重傷、第6中隊長渡邊一中尉在勘察英印軍陣地的時候,被迫擊炮彈的彈片直接斬去腦袋身亡。不到24小時內,長家大隊已經失去3名中隊長。此後,長家大隊仍然沒有停止進攻,但已經不像一開始那麼魯莽。
24日,日軍第6中隊終於成功打入山區西南角陣地。下巴槍傷未愈的長家同第6中隊一起沖入這個陣地。就在這個時候,英印軍的兩枚手雷正好落在長家和龜山副官旁邊。龜山飛起一腳將一枚手榴彈踢飛,緊跟着便卧倒在地。長家撿起另一枚手雷,直接甩了出去,口中仍在大喊:「突擊!突擊!」日軍終於守住了在桑夏奪取的第一個陣地,但經過連續激戰,這個大隊已經到了強弩之末,再也無法取得更多戰果。
同一天,島之江又次郎少佐指揮的第58聯隊第3大隊進人桑夏戰場,聯隊長福永轉大佐也隨該部一起來到戰地。宮崎少將本人在桑夏以北的一座高地上觀戰,命令島之江大隊立即開始進攻。但是在英印軍的陣地前,島之江大隊還是因為炮火和密集的機槍和步槍火力阻擋,不得不暫時停止前進。
激戰仍在繼續。第2大隊減員嚴重,當長家用布滿血絲的雙眼,看着他那些疲憊不堪,滿身塵土的部下時,痛苦地發現,他的這個大隊已經不能維持一支作戰部隊的實力了。
在日軍的火炮和迫擊炮部隊就位後,英印軍第50傘兵旅不再擁有單方面的炮火優勢,而他們的陣地缺陷暴露無遺。由於桑夏陣地的火山岩地質,英印軍士兵只能挖掘淺戰壕,這對防禦炮火打擊極為不利,傷亡逐漸攀升。時間一長,缺水問題也越發嚴重。24日,盟軍飛機的空投準確性並沒有提高,多數傘降補給品都落進日軍陣地,而且傘兵旅得到的幾乎都是彈藥和食品,沒有飲用水。無奈之下,霍普―湯姆森只得限制部下的飲水量。在酷熱天氣條件下,這樣做儘管是不得已,但還是讓人非常難受。23日,英印軍士兵每人全天就只能喝一瓶水。到24日,由於不知道今後的空投物資當中是否會有飲用水,每個人都只能靠僅剩的一瓶水堅持到最後了。
日軍的九七式狙擊步槍,戰爭後期裝備步兵中隊用。
唯一讓第50傘兵旅的將士們欣慰的是,上級指揮機關總算真正意識到英帕爾東北方的巨大威脅。就在這一天,印軍第23師師長羅伯茨少將在第50傘兵旅與日軍激戰數日後發來電報:「幹得非常好。你們正在和日軍北路軍主力遭遇。守住你們現在的陣地極其重要。我們將會給你們最大限度的空中支援。」問題是他們最為急需的物資——鐵絲網和水一直沒到位,彈藥儲備也在快速消耗。
桑夏戰場的形勢已經悄然逆轉。早在3月23日上午,日軍第15師團第60聯隊第3大隊,已經推進到桑夏東面的某個位置,在那裡可以聽見西面傳來的槍炮聲,由此斷定宮崎支隊肯定在西面進攻桑夏陣地。
第60聯隊長松村弘大佐就命令第3大隊長福島銀市少佐支援友軍的攻勢,同時通知第2大隊長內掘次郎少佐,讓他的部隊變更行動路線,從科修右轉,北上進攻桑夏英印軍後方陣地。福島為人精明謹慎,和第58聯隊的長家大尉性格截然不同。他並不急於趕到戰場,而是先召集部下的各位中隊長研究進攻方法。「務必偵察到你們能清楚了解自己的陣地為止。你們是將會進行戰鬥的部隊中的一員,所以必須了解你們的陣地。」
隨後,福島率領第3大隊主力(欠第9中隊)530人,及第15工兵聯隊的一個小隊,一共580人,從東面越過叢林趕去戰場,但這天晚上他們還是迷路了。25日上午,福島少佐的部隊終於到達一個可以看到桑夏陣地的山頭。第15山炮聯隊東條中隊的山炮經過幾輪試射後,已經能夠讓炮彈精準地落入印軍第50傘兵旅的陣地。
日軍的炮火,確實讓伏在淺戰壕里的英印軍戰士非常難受,但宮崎部隊的進攻還無法奏效。25日一早,宮崎部隊在炮火支援下,對桑夏陣地西北角又發動了一次非常兇猛的進攻,但仍被擊退,損失很大。儘管如此,日軍的炮彈和狙擊火力,令英印軍的淺戰壕幾乎成了通往地獄的車站。153營的哈里·布恰德少校眼看着戰壕里橫七豎八的戰友和動物屍體,正在熱帶高溫的作用下快速腐爛,幾乎作嘔,但職責所在,他必須強打精神繼續指揮。布恰德和152營的兩名軍官聊了一會兒。過了幾分鐘,布恰德在自己的部隊里轉了一圈,回到原地,赫然發現剛才還生龍活虎的兩名軍官,都被日軍狙擊手一槍爆頭。
英印軍桑夏陣地概覽
第50傘兵旅已經日夜不停地行軍和作戰將近7天,他們的陣地正變得極端陰森可怖,陣地上是戰友和騾子的屍體,陣地外是大量的日軍屍體,在烈日暴晒下散發著陣陣惡臭,火山岩地質使得還活着的戰士們甚至都無法將他們掩埋。因為陣地條件不利,英印軍士兵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死去。長時間無法睡覺,加上缺水,還活着的人都幾乎要崩潰了。飲用水本來就極度缺乏,而彈藥和食物也開始出現短缺。迪奇·理查茲上尉看着身邊的戰友,人人都面如死灰,神情黯然,雖然沒有鏡子,但他覺得自己的面色不會比戰友們好到哪裡去。「我們恐怕不能活着離開這鬼地方了。」理查茲這樣想道,戰友們的想法大概也差不多。但是只要日軍撲上來,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舉起槍戰鬥,沒有人會抱怨。
從25日下午開始,霍普―湯姆森旅長已經發覺東面也有日軍炮彈飛來。這對內外交困的第50傘兵旅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英印軍的援兵不知何時才到,而另一路日軍已經近在咫尺。
25日下午、福島少佐估計自己的部隊距離桑夏英印軍陣地已經只有一座山谷之隔,於是決定就在第二天天亮前發起進攻。第60步兵聯隊第3大隊的官兵,按照大隊長的命令,走進了前面的山谷。他們很快發現,這片谷地出乎意料地深,而且雨林中的茂密樹木下光線極暗,猶如置身黑夜,甚至連指南針的刻度都看不見。等走過這片叢林谷地,天已經亮了,他們和印軍第50傘兵旅的陣地的距離已經不到200米了。
東面的日軍剛剛冒頭,就被英印軍發現,疲勞但仍然十分機警的英印軍士兵,用犀利的火力將這隊日本兵完全釘住。松村聯隊長發來電文,讓福島推遲24小時進攻。與此同時,福島在大致了解戰場情況後,認為自己的攻勢一定要和福永大佐第58聯隊的進攻配合好。如果福島27日黎明再進攻的話,他不希望自己的部下反而會遭到桑夏高地另一側福永聯隊火力誤傷。為此福島專門派淺井中尉去和福永大佐接洽,而且特別叮囑:「你要告訴福永大佐本人這一切,明白嗎?和他的部下說過不算數,絕不能出問題。」淺井中尉點頭答應,帶着5個人,就向高地北側摸索過去。
淺井一直沒能找到福永大佐的蹤跡,卻聽說了宮崎少將的行蹤,索性登上了山頂,和宮崎電話聯繫。淺井喘着粗氣地講述了福島的進攻計劃。宮崎從戰地電話那頭對他大吼起來,讓他驚駭莫名:「你們究竟搞什麼啊,到底懂不懂武士之誼啊?」
福島和淺井根本就不知道,宮崎正在為部下少壯軍官的慘重損失悲傷不已。原來這一天天剛亮,第58聯隊第3大隊就以第11中隊為主力,對阻擋他們前進的英印軍陣地發動全面進攻。這一戰空前慘烈,子彈在空中橫竄直飛,手雷在近距離拋擲爆炸,雙方用刺刀展開白刃搏殺。日軍一度突破到山上的施洗會教堂附近,在之前還是152和153傘兵營戰士們據守的戰壕里架起了機槍,距離第50傘兵旅旅部已經不足100米了,而英印軍的手雷幾乎耗盡了!千鈞一髮之際,英印軍士兵們反而個個熱血沸騰,膽氣更壯。這個時候,英國人,印度人,廓爾喀人和尼泊爾人都沒有什麼分別,守軍官兵都只有一個念頭:為了活下去,就要和敵人拼到底!所有人都為了生存而奮戰,在求生本能的刺激下,傘兵旅的戰士們煥發出了巨大的戰鬥力,用可以找到的任何武器進行戰鬥。
7點30分,形勢已經到了萬分危急時刻,日軍仍然沒有被打退。霍普―湯姆森下定決心,一定要完整地收復教堂地區。他從警衛排里抽調了一個小分隊,由年輕的羅賓·德·拉·海耶中尉指揮。海耶中尉帶領他的小分隊,大吼着沖向教堂地區,卻被西山的日軍火力線將隊列撕扯得支離破碎,傷亡慘重。一批人倒下了,一批又一批人接着上!霍普金森中校帶領的一撥人衝鋒也沒能成功,阿伯特中校再次帶領一隊人衝殺過去也失敗了。9點30分,經過整整兩個小時的反擊,在英印軍迫擊炮震耳欲聾的炮火支援下,吉米·羅伯茨少校終於成功收復教堂陣地。
經過這場刺刀見紅的拼殺,雙方都蒙受了巨大損失。印軍第152傘兵營在反擊中傷亡最重,有一個排進攻開始的時候尚有36人,但戰鬥結束時,已僅剩4人。日軍同樣傷亡慘重,第11中隊長西田將中尉負傷,他部下的小隊長2人陣亡,其他軍官也都帶傷,整個中隊投入進攻的150人,戰鬥結束時,僅剩20人。
西田中隊幾乎在進攻中全部報銷的時候,第15師團的友軍告訴宮崎,他們決定推遲進攻,難怪情緒激動的宮崎開口就是一聲吼。但宮崎之所以怒吼,並不是因為淺井告訴他,第60步兵聯隊剛剛決定推遲攻擊,而是因為第58聯隊長福永大佐在同一時刻決定,率領他的部隊發動最後一次全面進攻。福永的第2和第3大隊,經過連日激戰,已經僅剩下一半戰力,為激勵士氣,他決定親自手持聯隊軍旗,帶頭衝鋒。宮崎完全理解部下此時的心情,他希望讓他們獲得攻克桑夏的全部榮譽,在他看來,他的部隊是這次戰鬥理所當然的主力。沒有時間等新來的友軍進人陣地。
「福永大佐正要帶着他的戰旗進入桑夏!你們難道就不知道什麼是『武士之誼』嗎?」宮崎再度重複了這句日本名言,然後鄭重告誠淺井,他不想在第58聯隊為了獲得榮譽的最後一次光榮戰鬥中,受到其他部隊干擾。「你回去把這些告訴松村大佐!如果我們今晚佔領桑夏,我會讓他拿走他想要的戰利品,彈藥,食品,什麼都行。如果我們明天上午6點還是沒能拿下桑夏,他可以接替已經覆沒的第58聯隊進攻,想幹什麼都可以。要記住『武士之誼』,『武士之誼!』」然後他猛地掛斷了電話。
雖然淺井莫名其妙挨了宮崎的一頓怒吼,但他還是盡量從第58聯隊本部的軍官們那裡了解他們的詳細進攻計劃,在第二天凌晨4點回到第60聯隊報告。
松村聯隊長和福島大隊長都覺得宮崎的態度有些古怪。儘管他們能夠理解宮崎的心情,但還是決定按照原定計劃發動進攻,4點30分便率隊出發。然而,在他們到達的時候發現,桑夏陣地已經空無一人。
英軍的3.7英寸山榴彈炮
原來印軍第50傘兵旅雖然在26日上午拚死戰鬥,打退了日軍第58聯隊的猛攻,但人員傷亡太大,無論給養還是人員儲備都已經到達極限。野戰救護隊一共不過80人,如今卻要照顧450名傷員。英印軍援兵遲遲未至,而日軍的兵力只會越來越多。26日18點,充分了解情況的第4軍軍部給霍普-湯姆森發來一份電報,准許他帶領殘餘部隊突圍,向英帕爾方向靠攏。
既然已經決定撤退,就不能耽擱。問題是霍普-湯姆森由於陣地內無法處理的屍體影響,感染重病,神志已經不清,無法指揮這次撤退行動。第5馬拉塔團第4營營長特利姆中校責無旁貸。英印軍被迫留下150名無法行動的重傷員。大家都很清楚這個決定是殘酷的,然而實在別無選擇。300名還能行動的輕傷員,將與其他戰友一起踏上危險的撤退之旅。
22點,第50傘兵旅陣地上的所有火炮、追擊炮和機槍近乎瘋狂地向山下傾瀉彈藥,日軍甚至以為英印軍會在這次「火力準備」之後大舉下山反擊,但其實這是因為他們已經無需保留重裝備的彈藥而已。半小時後,桑夏陣地的守衛部隊便帶領還能行動的負傷戰友,靜悄悄地通過負責斷後的第5馬拉塔團4營陣地,分散成多個小股,走入西南方向的叢林。
最早離開桑夏陣地的,是傷亡最大的152印度傘兵營。這個營陣亡超過350人,減員比例超過80%,撤退時甚至都已經沒有營級軍官帶隊。153廓爾喀傘兵營減員比率也達到35%。
第50傘兵旅的殘部化整為零,非常幸運地從日軍尚未合攏的包圍圈縫隙中,依靠極少量的食物和山間的溪水,穿過將近50公里的叢林山區,在一周之後成功到達英印軍在英帕爾的外圍陣地。
27日一早,在其他守軍都已撤離後,特利姆的第5馬拉塔團4營開始撤離。特利姆拉着霍普―湯姆森一起撤退。可能是因為日軍的動向有所變化,這支部隊沒有繼續向西南方向撤退,而是向日軍後續部隊集結的南方撤退,許多人與日軍遭遇,最後有100人左右被俘。
這一天上午,福永轉大佐本來是親自擎着聯隊軍旗,進行決死突擊的,誰知道一路都沒有遇到任何抵抗,進入空無一人的桑夏陣地。不久後,第60聯隊的部隊,也從另一側走進只留下兩軍屍骸和英印軍重傷員的一大片淺戰壕陣地。
下顎還帶着傷的58聯隊第2大隊長長家大尉飛步衝上山去,四處張望,尋找他的第8中隊長伴中尉的屍體。桑夏陣地滿目瘡痍,施洗會教堂已經變成斷壁殘垣,到處都是被拋棄的槍支和四散的彈片。白膚色的英國人屍體,還有黝黑膚色的印度人屍體舉目可見,被堆在淺戰壕里,任由陽光暴晒。有些屍體開膛破腹,腸子都流出來了,還有些屍體已經沒了頭顱。
長家和其戰友們到處搜尋戰友的屍體,但始終都沒有找到伴中尉的遺骸。長家一臉陰沉地盤問被俘獲的印度重傷員。他們告訴他,根據一位英國營長的命令,因為一名日本軍官生前奮勇作戰,他的屍體已經被妥善安葬了。長家打聽清楚墳墓的位置,就帶着部下官兵前去挖掘。由於火山岩地質的關係,墓穴並不深,很快就能看見屍體了。第2大隊隊附龜山中尉發現,伴中尉的屍體和指揮刀,被妥善安置在一起。日軍三三兩兩地都湊了過來,可以清楚地看到伴中尉的屍體被安放在一條毯子里,旁邊就放着他的指揮刀。
宮崎走了過來,向長眠的伴鞠躬致敬,口中喃喃道:「謝謝你,伴君。你死得光榮!」第58聯隊長福永暗暗點頭,英印軍既然妥善安置了他部下中隊長的屍體,那麼日軍也應當表現出不亞於英國騎士風度的武士道精神。福永下令日軍不得殺害戰俘,而且要妥善對待英印軍重傷員。這些命令得到了切實執行。雖然沒有水,但英印軍通過空投得到的補給沒能在撤退時銷毀掉,武器裝備也留下不少。4門3.7英寸山榴彈炮,30多門輕重迫擊炮等裝備都成了日軍的戰利品。
佔領桑夏陣地之後,宮崎支隊拔掉了通往科希馬後方交通線的釘子,隨即向西北方向迪馬普爾-英帕爾公路上的圖費瑪前進。
桑夏一戰,印軍第50傘兵旅雖然逃過覆滅的命運,但已經不再是一支具備戰鬥力的成建制部隊。旅長重病,旅建制內的第152印度傘兵營參戰600人,減員比例達80%,31名軍官傷亡達26人:第153廓爾喀傘兵營參戰390人,減員比例35%,參戰炮兵一共60人,減員比例25%:機槍連和旅警衛排一共120人,減員比例75%。配屬部隊第5馬拉塔團4營有一定數量的傷亡,還有100人被俘。在參戰的2100名戰鬥人員當中,傷亡約750人,被俘100人,戰鬥減員比例超過40%。
根據日軍方面的記錄,參與桑夏之戰的日軍戰鬥兵力合計約2800人(第60聯隊的600餘人實際上僅有炮兵在實戰中發揮作用),第58步兵聯隊合計傷亡499人。據該部第2大隊隊附龜山中尉回憶,該大隊在跨過欽敦江時,戰鬥人員合計約850人,在桑夏之戰結束後,已經減員一半(可能包括部分非戰鬥減員)。考慮到第58聯隊第3大隊在7378號地區就已損失160人,在桑夏陣地第11中隊又減員80%,再加上非戰鬥減員因素,日軍在整個桑夏地區的戰鬥減員人數甚至可能超過700人。
第58聯隊的軍官損失尤為慘重,8位中隊長傷亡6人,大部分小隊長也在戰鬥中折損,第2大隊長長家受輕傷,第3大隊長島之江負重傷。考慮到英印軍參戰主力是剛剛編組不久的一個傘兵旅的2個營,而且桑夏陣地的火山岩地理條件對防禦造成的不利影響,即使他們在桑夏地區造成的日軍總戰鬥減員就是499人,依然表現出了相當可觀的戰鬥力。日方也承認,使用在中國戰場慣用的手榴彈攻擊和衝鋒戰術,對這支英印軍起不了什麼作用。
日軍雖然以不小的傷亡代價,在桑夏取得了戰術層面的勝利,但從戰役層面來說,宮崎部隊主力被英印軍一支事先並不負擔作戰任務的偏師前後牽制了將近一周,除了在某種意義上幫助第15師團保存了實力之外,只是丟失了讓第58步兵聯隊主力儘早趕到科希馬的寶貴時間。結合英印軍的調度來看,如果宮崎無視桑夏的印軍第50傘兵旅,直取科希馬的話,很可能在印軍第5師161旅的2個營援兵還來不及全部到位的時候,就協同友軍一起進攻科希馬,那樣就可能在4月上旬拿下這個城鎮。印軍第50傘兵旅,以被擊潰的代價,為英印軍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桑夏戰鬥結束一周後,當第50傘兵旅的迪奇·理查茲上尉歷盡艱險,終於來到英帕爾以後,與他十分熟悉的印軍第23師師長羅伯茨少將在遞給他一杯壓驚茶的時候說:「你們在桑夏的堅守意義重大。你們旅和配屬部隊,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的戰鬥,毫無疑問讓科希馬和英帕爾都避免了被日軍有力先頭部隊立即侵犯的命運。」而對日軍第15軍司令官牟田口廉也來說,南路第33師團遲遲未能打通迪登公路,北路宮崎部隊在桑夏又耽擱了一個星期,他在三周之內就拿下主要戰役目標的宏圖,幾乎徹底落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