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開源信息表明,4月5日,地處柬埔寨西南部,磅遜灣入口處附近,泰國灣畔的雲壤港,正式掛牌為「中柬雲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
中柬雲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是南海至印度洋航線上的重要支點,距離馬六甲海峽約1000公里,距離中國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也大約也是1000公里。
從地緣政治和軍事上的角度而言,堪稱具備重大的戰略價值。中國海軍的艦艇在此靠泊、補給,艦員上岸休整,若馬六甲海峽或南海發生突發事件,就能在第一時間就迅速作出反應。
中國海軍能憑藉先進的水面作戰艦艇和艦載戰鬥機、直升機、無人機等,採取強有力的應對措施,保障馬六甲海峽這個涉及貿易和能源安全的海上航道的安全,並維護南海的穩定與和平。
根據商業衛星圖片顯示,柬埔寨的雲壤基地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中資機構承擔了港口、倉儲、軍營、發電廠、凈水廠、油料存儲罐、物流中心等建設。
包括一個大型干船塢設施和一個據稱能夠容納航空母艦、巡洋艦、兩棲攻擊艦等大型水面艦艇的碼頭。
有國防分析人士指出,雲壤基地搭建的干船塢,已遠遠超出了只擁有數十噸上百噸的小型巡邏艇、最大的作戰艦艇就是中國無償援助的兩艘1400噸的056A輕型護衛艦的柬埔寨海軍部隊的需求。
在柬埔寨首相洪瑪奈、中國駐柬埔寨大使汪文斌、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曹青鋒中將等出席「中柬雲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揭牌儀式以後,外界驚呼中國擁有了在海外的第二個海軍基地——雲壤港。
現在,外界眼中的位於吉布提共和國首都吉布提市的吉布提保障基地,就是中國在海外的第一個海軍基地。它有力地保障了在紅海、亞丁灣、阿拉伯海等海域,執行護航反海盜任務的護航編隊水面艦艇甚至潛艇的補給和艦員的休整等。
有國防分析人士據此研判,未來緬甸的實兌港、孟加拉國的吉大港、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斯里蘭卡漢班托塔港、馬爾代夫的馬累港等,極有可能就成為類似柬埔寨雲壤港的中國與某某某「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
這就是此前西方軍界提出的中國海軍正在尋求構建所謂的 「珍珠鏈戰略」,聲稱中國正通過資助等各種方式取得軍艦的海外停泊基地,打造從中東到南中國海的海上航道沿線的戰略關係,確保中國從海外引進油氣資源的安全。
一旦中國在這些國家建立起類似中柬的雲壤港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意味着中國海軍經略印度洋的戰略就將初具規模,中國海軍航母編隊和執行反海盜護航的艦艇編隊前往印度洋遠航就有了較為靠譜的海外補給基地,這對於走出去成為「藍水海軍」的中國海軍堪稱具備重大的戰略意義。
目前,美國在海外設置有數百座軍事基地,主要是加強對全球重要地緣政治區域的控制,對潛在的對手形成戰略威懾,以維護華盛頓的全球戰略利益和霸權地位。
中國在海外設置的「聯合保障和訓練中心」,與有美國海外軍事基地,性質是完全不一樣的。屬於中國與所在國帶有軍事性質的合作共贏的項目。
所謂「珍珠鏈」 理論,擁有明顯的冷戰思維和地緣政治的考量,極力渲染 「中國威脅論」,企圖阻礙中國的發展和在國際舞台上影響力的提升。
主要用於保障中國與所在國兩軍開展地區反恐、防災減災、人道主義救援、聯合訓練等行動,雙方派駐必要人員共同維持中心正常運轉。
隨着全球大國爭奪印度洋、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雲壤港中柬設施的運營狀況,凸顯了西方對中國在地區影響力的提升及其對東南亞安全環境的長期影響的日益擔憂。
隨着國力的日漸強盛,航母、萬噸大驅、防空驅逐艦、導彈護衛艦、兩棲攻擊艦等大型水面艦艇持續「下餃子」的背景下,中國海軍不可能只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等周邊海域航行。
艦容艦貌很煥然一新的中國海軍,肯定是要走出國門,將航母編隊和其他艦艇編隊的航跡,劃向遙遠的白令海、鄂霍次克海、珊瑚海、所羅門海、塔斯曼海、波羅的海、挪威海、北海、大西洋、格陵蘭海、加勒比海等。
去遠洋深處見識大風大浪,錘鍊中國海軍官兵的體魄,提升中國作為大國的影響力,這是不以西方輿情操控的意志力為轉移的。不在國外設立軍事基地,是中國一貫的政策。中國發展航母、萬噸大驅等海上力量,主要是為了維護自身海上權益和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