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遭空襲後升起濃煙。新華社發(蒙塞夫·梅馬里攝)
過去一夜,敘利亞戰火依然未熄。9日晚,以色列對大馬士革等多地發動襲擊。另據統計,過去24小時,以色列已對敘軍事基地發動超100次襲擊;此外,過渡事宜正在展開,敘反對派授權「敘利亞救國政府」的巴希爾組建敘過渡政府;同一天,敘總理賈拉利稱已同意將權力移交給敘反對派。
當前地緣博弈背景下,敘政局突變給以色列帶來什麼影響?中東局勢再添何種變數?一文了解↓
以軍空襲敘利亞軍事基地 24小時內超100次
當地時間12月9日,總台記者獲悉,以色列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和中部城市霍姆斯多地發動襲擊。
另據總台報道員獲悉,當天,敘利亞大馬士革西郊附近遭到多起空襲,大馬士革科學研究中心遭襲,發生4起以上爆炸。據悉,以色列軍隊在過去幾個小時內摧毀了敘利亞所有防空基地、大部分軍用機場、敘利亞戰機和直升機編隊、遠程導彈庫、戰略武器倉庫以及連接敘利亞和黎巴嫩的數十條隧道。
另據兩名敘利亞安全消息人士透露,以色列對敘利亞主要空軍基地進行了轟炸,摧毀了基礎設施以及數十架直升機和戰鬥機。
據阿拉比亞電視台統計,在過去24小時內,以色列已經對敘利亞軍事基地發動了超過100次襲擊。
以色列8日採取一系列軍事行動,對敘境內目標發動多次空襲。在下令以軍完全控制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緩衝區後,以防長卡茨在9日進一步對以軍下令,不但要完全控制軍事緩衝區,還要在緩衝區之外的敘利亞南部,建立不得有戰略武器和基礎設施存在的所謂安全區,並持續對敘全境內可能存在的遠程導彈、防空系統等戰略設施實施打擊。
「敘局勢突變給以色列帶來機遇和挑戰」
總台記者了解到,對於敘利亞局勢劇變,以總理內塔尼亞胡在8日就發表講話稱,這給以色列帶來所謂新的機遇和挑戰。
所謂機遇,根據以色列及阿拉伯媒體分析,以色列正藉此機會,加強和擴大對兩國臨時邊界地區,甚至敘利亞一側的佔領和控制,從而取得未來長期對敘利亞及周邊國家更大的戰略優勢。
其次,以色列得以進一步打擊敘境內的軍事目標,削弱敘利亞整體軍事實力。
再次,以色列認為,敘局勢劇變客觀上阻斷了伊朗向黎真主黨提供援助的途徑,嚴重削弱了伊朗在地區的影響力,有助於其進一步向黎真主黨和加沙的哈馬斯武裝施壓。
美軍打擊敘利亞境內逾75個「伊斯蘭國」目標
美國中央司令部8日說,隸屬該司令部的美軍當天對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敘利亞中部的武裝分子和營地進行了空襲。
中央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美軍空襲行動打擊了包括「伊斯蘭國」頭目、密探和營地等超過75個目標,動用包括三種型號戰鬥機在內的多種裝備,未造成平民傷亡。
聲明說,美軍這次空襲旨在防止「伊斯蘭國」實施襲擊行動,確保其無法在敘利亞局勢動蕩期間趁機壯大勢力。
美國或取消對敘「沙姆解放組織」的恐怖組織認定
美國政府一名匿名高級官員8日向媒體表示,美國政府不排除將敘利亞「沙姆解放組織」從美國認定的恐怖組織名單中移除,以便與其建立更密切的聯繫。
這名官員8日在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組織的媒體吹風會上表示,美方在與包括「沙姆解放組織」在內的多個敘反對派武裝接觸過程中會「根據實際情況,本着謹慎和務實態度,作出明智決定」。
該官員說,「沙姆解放組織」是敘政府過渡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符合美國利益的前提下,美政府有意以適當方式與其接觸。
美國政府2018年將「沙姆解放組織」認定為恐怖組織。
敘利亞反對派授權穆罕默德·巴希爾組建過渡政府
據親敘利亞反對派媒體9日報道,反對派授權「敘利亞救國政府」的穆罕默德·巴希爾組建敘利亞過渡政府。
公開資料顯示,「敘利亞救國政府」在敘反對派武裝「解放敘利亞」聯盟(又譯「沙姆解放組織」)的支持下於2017年成立,穆罕默德·巴希爾自今年年初起擔任「敘利亞救國政府」總理。「解放敘利亞」聯盟被認為是此次擊敗敘利亞政府軍的主力之一。
土耳其將重新開放土敘邊境的亞伊拉達厄口岸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資料圖)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9日表示,該國將重新開放東南部哈塔伊省毗鄰敘利亞的亞伊拉達厄過境口岸,以方便土境內敘利亞難民返回家園。
埃爾多安當晚在內閣會議結束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說,重新開放亞伊拉達厄過境口岸旨在推進過境交通便利化和防止出現過度擁擠現象。他表示,隨着敘利亞恢復穩定,將會有越來越多敘利亞難民「自願、安全、有尊嚴和有序」返回家園。
埃爾多安同時表示,敘利亞社會政治格局已出現重大變化。土耳其尊重敘利亞領土主權的完整。
當天早晨,土耳其南部哈塔伊省的奇爾韋格聚、基利斯省的恩居皮納爾兩個過境口岸重新開放。土耳其ntv電視台電視畫面顯示,準備返回家園的上千名敘利亞難民在口岸排起長隊,焦急等待通關,現場十分擁擠。
2011年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數百萬敘利亞民眾逃往鄰國土耳其、伊拉克、約旦、黎巴嫩等尋求庇護。據土耳其官方統計,在土境內有近350萬登記註冊的敘利亞難民。土耳其政府於2013年關閉與敘利亞接壤的過境口岸,以防止敘利亞難民湧入土耳其。
多方呼籲實現敘利亞穩定和平
美俄最新表態
歐盟、伊拉克、埃及、英國、法國等多方呼籲尊重敘利亞主權
歐盟方面當地時間9日就敘利亞局勢發表聲明說,有關各方應避免進一步發生暴力事件。歐盟表示,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所有利益攸關方就關鍵問題進行包容性的、由敘利亞主導的對話,以確保有序、和平和包容的過渡。歐盟敦促有關各方確保敘平民得到保護並遵守國際法,保證在敘外國公民和駐大馬士革外交代表機構的安全。
△伊拉克外交部(資料圖)
當地時間9日,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命令以色列國防軍全面控制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的緩衝區。以外長薩爾表示,以軍在敘利亞的存在是「有限的、臨時的」,旨在確保敘利亞局勢動蕩期間以色列的安全。
美國國務院:以色列在敘利亞的行動是「臨時措施」
當地時間12月9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在當天的簡報會上談及以色列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時稱,以色列表示這些行動是為了保衛其邊界,應對敘利亞軍隊從該地區撤離而採取的「臨時措施」,「並非永久性行動」。
米勒稱,美國希望最終能看到以色列和敘利亞之間實現持久穩定,並支持各方遵守1974年簽訂的脫離接觸協議。
各方勢力重新洗牌 中東局勢再添變數
目前,敘利亞國內各派別和多股外部勢力都在抓緊動作,重新洗牌。專家分析稱,在地區和全球有幾股力量介入了敘利亞內戰。美國和俄羅斯都在敘利亞有軍事基地,現在俄羅斯的意圖可能是要保住在敘利亞的兩個軍事基地,美國的目的是支持自己的盟友庫爾德武裝。土耳其的意圖主要是打擊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伊朗的主要意圖可能是要確保自己在敘利亞有一定的影響力。以色列是要在敘利亞切斷伊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聯繫,清除敘利亞境內的反以色列武裝。
對整個中東地區來說,大家都希望敘利亞能夠和平過渡,組成一個全國性的、團結的、包容性的政府。但是另外一方面,敘利亞也有可能因為權力爭奪陷入內亂。這對地區和全球來說,一是會面臨難民危機,同時也將會面臨恐怖主義的外溢。同時,如果敘利亞陷入內戰,可能地區、國家和全球性大國又一次會介入敘利亞,讓敘利亞陷入一個更深重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