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雙艦島航母」)
美國新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湯姆·舒加特大膽猜測,該艦是一艘典型的全通式平甲板船隻,很可能是為起降航空器準備的。對比岸上的參照物可以推測出,該船的甲板長度約為200米,寬度約為40米,前部甲板有與日本「出雲」級直升機航母類似的「切角」設計。
而比較具有特色的是,和傳統的航母或兩棲攻擊艦不同,該船擁有兩個艦島。其中一個艦島位於船首甲板,而另一個明顯更大、更長、很可能包括了船隻主排煙道的主艦島位於船體中部。這一設計,很難不讓人想到採用了類似設計的「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儘管二者在噸位、尺寸乃至設計定位上有着極大的差異。
(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採用雙艦島設計)
這似乎更確定了這艘神秘船隻具備運營航空器的屬性,至少其設計目的顯然包括了「起降固定翼飛行器」——因為雙艦島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將航行艦橋和飛行控制中心分開設置,從而能夠分別安裝更大的對空、導航雷達,減少甲板湍流,騰出更多甲板空間以及降低施工難度等等。
那麼,這會是中國的下一艘「准航母」嗎?
(尚在造船廠干船塢內施工的「神秘航母」)
首先可以排除的是,它不會是傳說中的076兩棲攻擊艦,甚至稱不上是「准航母」。因為其甲板長度僅為200米左右,甚至短於075的232米跑道;同時,它的甲板上也沒有任何安裝彈射器的跡象,這與真正的、傳聞中的076兩棲攻擊艦相差巨大。因此可以推測,至少它的存在,不是為起降固定翼戰鬥機準備的。
(傳聞中的076艦正在建造,甲板上明顯有安裝彈射器的痕迹)
目前來看,該船可能的身份有兩種:
一方面,我國早先時候曾發佈一份招標,表示希望建造一艘排水量約1.5萬噸、長度200米且使用雙艦島式上層建築的「大型特種甲板作業/海洋調查科考實驗平台」,並明確提及艦預留機庫空間和尾部塢艙。該招標信息中提及的參數與該艦高度相似,因此如果該招標信息屬實,那麼它有很大的可能將是一艘前所未有的大型實驗平台和海洋科考船。
(此前流出的疑似招標案)
另一方面,也有聲音認為,該艦可能是我國的新一代「無人機航母」,主要承擔艦載無人機的測試運營工作,這也與前文提到的「實驗平台」的定位吻合。
首先,此前我國已經建造了一艘專門運營無人機的小型無人機航母,但其長度僅為傳統大型航母的三分之一,只能運營中小型的無人機,並且因受限甲板空間而很可能無法同時起降無人機。而這艘新船的長度明顯要更長,雖然不足以運營固定翼戰鬥機,但要運營一些中大型攻擊型無人機是沒有問題的。
(此前曝光的中國「無人機航母」)
有評論認為,未來我國可能基於該船而打造專門的無人機航母,從而剝離傳統航母和無人機航母的職能重疊部分——未來中國海軍的大型航母將專門運營固定翼艦載機,而無人機則交給艦隊中的「無人機航母」,從而讓無人機無需佔據艦隊航母寶貴的機庫和甲板空間。
(此前山東艦甲板上出現了無人機)
當然,未來中國海軍會如何規劃無人機在海上行動中的職能與地位,這一點仍需要時間來證明。但可以確定的是,隨着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的重要性愈發升級,未來無人機顯然會在中國海軍作戰序列中佔據重要地位。屆時,打造專門的「無人機航母」絕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