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三野戰力墊底?20軍這兩次戰鬥令美軍承認「是精銳部隊」

2024年05月18日20:55:05 軍事 1354

1949年5月25日黎明時分,經過15天的激烈戰鬥上海全部解放,此時天空還下着淅淅瀝瀝的小雨,參加上海戰役的20軍60師178團入城後抵達西藏路南京路口時早已疲憊不堪。

但是,178團全團2000多戰士堅決執行陳毅司令員「部隊入城後一律不準進入民宅」的命令,全部睡在南京路上。

這段事迹留下了一張蜚聲海外的照片「勝利之師睡馬路」:南京路上,整整齊齊的兩排解放軍戰士們一個挨着一個,墊着不及身長的油布,席地而卧。

這樣的感人場景,很大程度上打消了上海市民對解放軍的擔心和憂慮,為人民政府順利接管上海奠定了強大的民意基礎。看到這一幕的著名民族資本家榮毅仁就感慨地說:「蔣介石回不來了。」

解放上海之後沒多久,隨着「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朝鮮局勢急轉直下,1950年9月,駐紮在上海北郊的20軍收到通知,讓全軍乘火車秘密開赴山東鄒縣,做赴朝作戰的前期準備。

抗美援朝三野戰力墊底?20軍這兩次戰鬥令美軍承認「是精銳部隊」 - 天天要聞

歷史經典一幕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的部隊序列中,人們往往將來自於第四野戰軍的部隊歸入第一流戰力。

這也難怪,因為第一批入朝的四野四個軍38軍、39軍40軍和42軍大多戰績出色,無論是在雲山與美軍第一次交手就打得美國大兵丟盔棄甲的39軍,還是二次戰役中堅守松骨峰、穿插三所里大名鼎鼎的「萬歲軍」38軍。

或者是打勝了抗美援朝第一仗,殲滅敵軍人數比自己入朝人數還多的40軍,以及在黃草嶺阻擊戰揚名全國,打得「聯合國軍」膽戰心驚的42軍。

四野部隊裝備好,兵力強,又長期在東北作戰,對於朝鮮戰場的氣候比較適應,因此表現突出也是情理之中的。

除了四野,華北野戰軍、二野也都有打得很好的部隊,例如在上甘嶺一戰震驚全世界的15軍,是二野的部隊,還有在鐵原單槍匹馬死守12個晝夜給整個志願軍斷後的63軍,是華北野戰軍的部隊。

抗美援朝三野戰力墊底?20軍這兩次戰鬥令美軍承認「是精銳部隊」 - 天天要聞

上甘嶺戰役幾乎成了抗美援朝的象徵

就算是曾澤生的50軍起義部隊,也因為在漢江以南的阻擊戰打得可歌可泣而刷新世人認知,被後人稱為「50雄」。

和這些部隊相比,三野入朝作戰的幾個軍似乎就顯得運氣不佳,命途多舛了些。本來9兵團是可以在長津湖打個漂亮的殲滅戰的,但可惜遇到百年難見的極寒天氣,雖然打得十分悲壯,但戰果卻不盡人意。

此後9兵團因為元氣大傷,不得不休整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快半年後才重新回到一線,但主要是承擔東海岸防禦任務。

在抗美援朝幾次經典戰例中,看不到多少和三野部隊相關的戰例,但這並不能說明三野部隊的戰鬥力就比其他野戰軍的差一截。

長津湖戰役之後有限的幾次與「聯合國軍」的正面對決中,來自三野的20軍,27軍等同樣表現出色。

抗美援朝三野戰力墊底?20軍這兩次戰鬥令美軍承認「是精銳部隊」 - 天天要聞

志願軍特等功臣楊根思來自20軍58師

卻說20軍經過一個多月的緊急動員,部隊先到山東,後來又乘火車緊急轉向東北,按照原定計劃20軍要在瀋陽換裝,但火車剛進站就收到朝鮮戰爭形勢加劇緊張的消息。

根據9兵團司令部「20軍立即入朝參戰」的命令,部隊連火車都沒下,直接開到了中朝邊境的吉林通化,連說好的棉衣棉鞋都沒有領到。

9兵團部隊入朝以後行動迅速,很快將進至長津湖一帶的美韓軍隊截成幾段,迫使敵人不得不全線撤退,在阻擊美軍的下碣隅里戰鬥中湧現出抗美援朝兩名特等功臣之一的楊根思,時任20軍58師172團3連連長。

雖然志願軍將士在長津湖戰場多次分割包圍美軍,但由於部隊嚴重缺乏禦寒衣物和防凍裝備,以及應對敵人重型坦克部隊的手段,最終還是讓美軍突圍而去。

在這次戰鬥中,美軍總共吃了兩次大虧,第一次就是第31團級戰鬥隊「北極熊團」遭到志願軍4個團的圍攻而幾乎全軍覆沒。

抗美援朝三野戰力墊底?20軍這兩次戰鬥令美軍承認「是精銳部隊」 - 天天要聞

如圖

第二次是陸戰1師派遣1000多人的「德賴斯戴爾突擊隊」增援下碣隅里戰場途中被20軍60師178團和179團所伏擊,損折大半。

當時這支美軍部隊裝備了十多輛M26「潘興」重型坦克,這種坦克全重42噸,是為了和德軍虎式重型坦克對抗而研發的,對於大部分志願軍來說根本是從沒見過的怪物。

伏擊戰開始後,179團1營2連率先沖向美軍先頭坦克,所有的炸藥包用完了還是炸不動,總共犧牲了27人。

打紅了眼的羅金山和徐忠啟各在腰上綁了8顆反坦克手榴彈躍上公路,躺在美軍坦克前面,讓坦克從自己身上壓過去再引爆才炸傷了這輛M26,最後還是讓這輛坦克帶傷走了。

但美軍坦克部隊自恃強大,並沒有積極突圍,反而主動停下來與志願軍交戰,這使得後面的美軍車隊和步兵陷入了被圍殲的窘境。

抗美援朝三野戰力墊底?20軍這兩次戰鬥令美軍承認「是精銳部隊」 - 天天要聞

坦克掩護美軍撤退

在發現自己已經沒有突圍希望後,有240人向志願軍繳械投降,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第一次俘虜如此之多的美軍士兵。

這次戰鬥在美軍戰史中被稱為「地獄火山谷」之戰,被俘的美軍怎麼都想不到,這些中國軍人竟然連炒麵和馬鈴薯都沒有,完全是餓着肚子在跟自己作戰。

20軍的入朝作戰過程折射出整個9兵團準備工作的倉促:第二次戰役中全軍凍傷人員達11200人之多,佔全部傷員17000多人的65%以上。

如果這1.7萬多人能夠以滿狀態投入戰鬥,堵住美軍南逃之路的話,被包圍在的長津湖西南側的美軍陸戰1師面對志願軍3個軍的合擊將很難有機會逃出生天。

在休整了5個多月後,20軍再次披掛上陣,加入志願軍第五次戰役序列,戰役開始後,該軍迅速擊破了當面南朝鮮第6師的防禦,經一個月的戰鬥斃傷敵5000餘人,繳獲和擊毀敵汽車、坦克490餘輛和大批其他物資。

抗美援朝三野戰力墊底?20軍這兩次戰鬥令美軍承認「是精銳部隊」 - 天天要聞

20軍軍長張翼翔

由於部隊疲勞,人員睏乏,糧食和武器彈藥消耗殆盡,志願軍司令部於5月21日下令部隊全線北撤休整。

但高機動性的美軍卻利用了志願軍各部交叉掩護時銜接不到位的漏洞,於5月27日8時佔領華川,將9兵團12軍,27軍和朝鮮人民軍一部共8萬多人與主力部隊切割出來。

當時,9兵團司令部和志願軍司令部還沒有得到這個危險的消息,而20軍58師在撤到原本應該是安全地區的華川時,卻遭到了美軍的炮擊。

時任58師師長黃朝天瞬間意識到情況十分嚴重,如果58師繼續後撤,應該可以安全抵達後方,但隊形中還在58師後面的9兵團2個軍以及後勤部隊很可能會被美軍堵住而受到巨大損失。

在聯繫軍部和兵團司令部沒有得到回應的情況下,黃朝天和師政委朱啟祥商量之後,立即下令部隊集中,就地轉入防禦。

抗美援朝三野戰力墊底?20軍這兩次戰鬥令美軍承認「是精銳部隊」 - 天天要聞

黃朝天

這裡沒有預設陣地,沒有火力支援,甚至也沒有援軍,萬一美軍大舉來攻全師可能會付出巨大代價。

黃朝天和58師全師將士沒想到的是:當面之敵包括美軍7師、24師和南朝鮮軍6師、2師、3師,總共2.8萬人,還有550門火炮和上百輛坦克。

但58師經過一個多月的戰鬥,全師戰鬥人員只剩9000多人,能用的火炮才40門,彈藥更是嚴重不足。

精明的黃朝天命令部隊搶佔華川以北的戰略要點,以少數兵力在次要方向只控制最關鍵的有利地形,把主要的兵力和火器都配備在公路兩側,堅決阻止美韓軍大部隊通過。

58師很快部署了在華川以北布置了層層設防,多梯次大縱深的防線,這大大出乎了「聯合國軍」的預料,而接下來的戰況更是令敵軍連呼厲害。

抗美援朝三野戰力墊底?20軍這兩次戰鬥令美軍承認「是精銳部隊」 - 天天要聞

當年的美軍步兵十分依賴坦克

27日下午,當美軍第9軍一部正準備通過華川公路繼續向北包抄我軍時,卻遭到了58師意想不到的突然火力打擊,先頭車隊紛紛中彈起火。

根據情報顯示,華川附近並沒有成建制的志願軍部隊,美軍以為這是小股部隊在阻擊,隨即以大炮火力掩護,輪番向公路兩側的制高點發起衝擊。

結果,信心滿滿,士氣高漲的美軍步兵進入射程後卻遭到我迫擊炮重機槍等重火力射擊,在其步兵隊形開始混亂的時候,志願軍又從事先埋伏好的兩邊側翼突然殺出,加上正面反衝鋒的主力,將敵軍三面壓縮,殺得丟盔棄甲。

這時美軍這才意識到堵住自己去路的不是小部隊,但華川附近的山勢險峻,最多只能展開2個營,這就讓兵力上不佔優勢的58師得了很大的便宜。

美軍進攻的間隙,58師又頻頻組織反衝擊美軍陣地,讓對方一時搞不清楚到底對面有多少部隊。

抗美援朝三野戰力墊底?20軍這兩次戰鬥令美軍承認「是精銳部隊」 - 天天要聞

華川阻擊戰形勢圖

在美軍試圖打通公路之際,58師還大膽地組織一個加強連殺入華川縣城,救出了被美軍俘虜的我傷員和醫院醫護人員300多人,並打退了美軍的反衝擊。

5月28日,美第9軍的主力根據情報抵達華川戰場,敵人的火力強度成倍增加,再加上美軍航空兵的猛烈轟炸,58師的傷亡數位元組節攀升。

第一天173和174兩個團就打殘了,到29日唯一建制完整的172團也不得不投入戰鬥,全師以打到最後一個人的決心,設下前沿陣地、基本陣地、團預備陣地和師預備陣地4道防線,拚死阻擊敵人。

打到6月3日,「聯合國軍」總共只推進了4公里,而9兵團的後續部隊已經抓緊時間從華川這個地獄之門脫身,讓敵人的圍殲計劃徹底化為泡影。

到6月8日60師接防時,58師9471人傷亡2795人,斃傷敵7000多人,全師湧現了11位戰鬥英雄,其比例直追以慘烈聞名的上甘嶺戰役。

抗美援朝三野戰力墊底?20軍這兩次戰鬥令美軍承認「是精銳部隊」 - 天天要聞

58師「楊根思連」

要知道,上甘嶺戰役志願軍總共參戰部隊4.3萬多人,傷亡1.15萬多人,也就湧現了44位戰鬥英雄。

由於同時期正在西線展開的鐵原阻擊戰實在太過聞名,也導致58師華川阻擊戰的光芒一定程度上被掩蓋,但這絲毫不影響這一仗對於整個抗美援朝戰局的積極影響。

金城以南地區,20軍其他部隊在黑雲吐嶺,785高地,雞雄山均表現出色,整體防守效果優於後來接防的27軍,順利完成了防禦作戰任務。

美聯社對長津湖戰役的通訊中,開始將20軍稱為「共軍陳毅部隊的精銳」,美軍的官方記載也承認「第九集團軍至少包括一支被認為是精銳部隊的軍隊」。

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將士英名不朽!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着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