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王卓煊,近日在湖北省建始縣民族小學操場上,向孩子們講述了自己參加上甘嶺戰役的英勇故事。
1951年3月,還未滿18歲的王卓煊響應國家號召,積極參軍入伍,沒過多久,他隨部隊跨過鴨綠江,奔赴前線。在抵達朝鮮後,他們進行休整、學習和戰前動員。
1952年10月,王卓煊所在的部隊被派到朝鮮中部戰線的五聖山、西方山一線擔任守備任務。他清楚地記得那一天,五聖山地區天色陰沉、日月無光,敵軍的狂轟濫炸瞬間讓陣地上空充滿了塵霾。敵機不分晝夜地掃射轟炸,猛烈的炮火將植被豐茂的山頭侵蝕得寸草未剩。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王卓煊被安排擔任通訊員,負責運輸物資和後勤保障等工作。面對敵軍的狂轟濫炸,他和戰友們在槍林彈雨中運輸糧食、彈藥、醫用品等物資。他們要經過10道封鎖線,面臨無數次的生死關頭,許多戰友犧牲在了運輸途中,但為了保障前線物資的供應,王卓煊沒有退縮,他把生死拋在腦後,將炮彈、食品等物資送入坑道。
當回憶起那時的生死時刻,王卓煊說:「這種在戰場上與死神擦肩而過的事情常常發生,但我始終記得我們的使命、參軍的目的。」
1954年5月,王卓煊帶着滿身的傷疤和榮譽回到了祖國懷抱,被分配到孝感軍團工作。1955年12月,他正式退伍,先後在恩施運輸分公司、地方檢察院、建始公安局工作。
1970年,組織安排王卓煊去參與組建建始水泥廠,他們從一無所有,完全不了解生產過程,到選場地、參觀學習、引進設備和工人,逐漸擴大生產,解決開建過程中資金、物資、人力等問題,王卓煊始終抱着「不辜負組織信任」的想法,以向上、進取的心態勤奮紮實工作,為水泥廠建設和發展盡心儘力。
儘管已經年過九十,王卓煊始終沒有忘記黨和國家的培養。他說:「我只是一個平凡的人,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回到地方工作崗位上,我只是付出了我應該付出的,我只想為家國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深深懷念那段血與火的光榮歲月,懷念長眠於異國他鄉的戰友們,也深深祝福偉大祖國永遠和平安定。
徵稿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