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準備死,爭取活。」
對於女兒參軍做飛行員,許世友是驕傲的也是擔心的,可是作為一名軍人他不僅僅對於自己的部隊管理嚴格對於自己的子女也一樣如此。
在許世友給女兒回信中就可以看出許世友的嚴厲,那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許世友說出如此嚴重的話語?
無心插柳柳成蔭
1964年哈爾濱第一飛行學院招收學生,很多人慕名而來,可是飛行員的招生標準是十分嚴格的,身高、體重、視力、家族遺傳病史等等都需要仔細檢查,哪怕稍微有一點不達標都不會被錄取,因此許多學生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與飛行員失之交臂。
「今天有幾個合格的啊?」其中一個招生辦的老師詢問着,可是他得到的答案是「一個都沒有」,他們也沒有想到今天出師不利竟然沒有一個符合條件的,正當幾人還在愁眉苦臉時,其中一個老師看見了站在一旁的許華山。
他眼前一亮,立即詢問旁邊的老師:「那個站在牆邊的女生也不合格么?」聽到對方這麼問那個老師順着手指的方向抬頭看去,他不記得那個女生有體檢,便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
就在許華山手挽着另一個女生準備離開時,那個老師快步追了上去,喊道:「這位同學你參加體檢了么?」聽到對方這麼問的許華山一臉疑惑,自己並不是來參加招生的啊,她的朋友開口替她說明了其中緣由,老師聽到許華山只是來陪朋友參加體檢後臉上略顯失望。
可是他覺得許華山在身高、體重等外形方面都是符合他們此次的招生標準的,他也不想錯過這個苗子,便說道:「既然來了,你也去體檢一下試試吧,我看你挺合適的。」
這一下讓許華山內心開始猶豫了起來,受父親和母親的影響許華山內心也是有參軍夢的,只是她從小就身體比較虛弱,所以父母並沒有表示希望她去參軍,反而更支持她走文工路線。
朋友聽後卻比許華山還要激動許多,她勸說著讓許華山也去試試,畢竟做飛行員這件事情是非常光榮的,很多人想要當選都還選不上呢。
聽了朋友的勸說許華山進行了體檢,沒想到最後許華山成了那一批前來參加體檢的唯一一個合格的學生,這讓她自己都意想不到,看着手中的體檢合格的單子許華山一時間竟不知如何是好,她該不該跟父親說呢?
看到體檢合格的老師卻別提有多高興了,當即拿來報名單子給許華山讓她填寫,在看到父親一欄填着的是許世友後,這個老師就笑不出來了。他抱着僥倖的心理問道:「你填的父親是許世友,不會是南京軍區司令許世友將軍吧?」
許華山不好意思的笑着點了點頭,雖然父親明令禁止她向外宣布自己的身份背景,可是就光許世友這三個字就難以讓她躲掉父親帶來的這些光環,眼下心中的猜想得到了證實招生老師卻犯起了難,他說道:「你還是先回家詢問一下你父親的意願吧,看看他是否同意你參軍。」
還未等許華山想好該怎麼跟父親提起這件事時,許世友便在軍區辦公室卻先接到了飛行學院傳來的消息,秘書興高采烈的告訴他許華山通過了學院的體檢,詢問他是否同意許華山入伍。
這一消息的傳來讓許世友不禁疑惑起來,因為在他的印象里三女兒的性子一直都是溫溫柔柔的,而且身體也不大好,怎麼會想起來去參加體檢呢?
家風
不過對於子女的選擇許世友不會一味的去替他們做決定的,在許華山回到家中後許世友便詢問了這其中的來龍去脈,在看到女兒眼中流露出的期待之色,哪怕自己再疼愛她也選擇放手讓她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一次是女兒自己做的選擇,作為父親他尊重孩子的選擇,可是作為一名軍人他更有必要告訴孩子要做好準備,不可輕易放棄。
對於幾個子女許世友最疼愛的就是這個三女兒許華山了,許華山從小就跟在許世友的身邊長大,相較於其他哥哥姐姐許華山可謂是得到了許世友的大部分寵愛,許華山可以說是在許世友背上長大的孩子了,許世友空閑時就會背着許華山玩耍。
再大一些後其他子女在從外地回來看望許世友時他從不會多問,也不會安排車輛去迎接他們,唯獨許華山前來時他才會派秘書前去迎接,有時自己也會親自坐車前去接送許華山。可儘管如此他也絕不允許許華山和其他孩子藉著自己的名義去搞特殊,也從不動用自己的關係為身在軍營中的幾個子女謀出路。
在許華山的小的時候,她和姐姐許桑園曾經有一次逃學出去玩,被許世友發現後氣的他一巴掌拍在了許華山的屁股上,要知道許世友是軍人出身,而且練就了一副「鐵砂掌」,手勁十分大,與別人握手有時忍不住使勁,對方都會疼的連連哀嚎。
可想這一巴掌上去許華山會有多疼,可是為了讓孩子長記性他也不得不這麼做,打完後許世友也是心疼不已,蹲下身去對着許華山姐妹倆說道:「你們要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時光,我們小時候根本就沒有什麼機會去讀書...」
對於子女他嚴格要求、以身作則,在為人處世上許世友也從不偏袒任何一個人,用最簡單直白的話語教導着他的子女們。在許華山上學期間她跟同學發生了一些爭執,對方毫不避諱的點明了許華山的問題,氣不過的許華山回家向父親說明了這件事情。
沒曾想許世友並沒有站在女兒這一方,而是語重心長的說道:「你的一生會遇到許多阿諛奉承的人,尤其是以後走的越高這樣的人會越多,反而在這種情況下敢於指出你不足的人才是真正值得結交的人。」
除此之外哪怕自己的孫子想要復讀讓他給找一所學校這種事情許世友都不曾答應,也正是許世友的種種剛正不阿的做法才讓他的子女們得以受益終身。
準備死,爭取活
在許華山前去學校報道時許世友也只是囑咐她兩件事情,一是無論如何既然做了選擇就必須要堅持下來,二是不允許搞特殊,一定要聽從指揮。許世友對每個去參軍的子女都會提出這兩個要求,這是一個父親的囑託也是一個將軍的忠告。
許華山明白父親的良苦用心,她毅然決然踏上了從軍路,雖然提前從父親那裡了解過飛行員的訓練很艱苦,可是等真的到了訓練的時候許華山才知道父親說的那些不過是皮毛罷了。
在這裡她每天除了理論知識的學習還要進行體能訓練,三五千米都是家常便飯,有時還會在凌晨的時候突然拉鈴讓大家起來進行訓練。
剛開始她的成績總是排在最後,在打背包負重跑時也常常因為做不好導致行囊散落一地,老師的批評,同學的排擠,自尊心的受挫,這些無不折磨着許華山,那段時間是她最難熬的時候,也就是這些讓她萌生了退意。
時隔三個月後她給許世友寫了一封信,表達了她在日常生活的磨難,這些磨難讓她覺得自己可能活不到畢業了,想要讓父親同意她退學的想法。
在收到回信後許華山彷彿重新找到了失去的勇氣和更加堅定的信念,信中許世友寫道:「如果你覺得活不到畢業那天,那你就準備死,爭取活。既然到了軍校就不要想着逃跑,不要忘了我跟你說過的話。」
這些字深深的刺痛了許華山的心,可在她看到另一封父親秘書的來信後又破涕為笑,她就知道父親是想念自己的,信中表述了許世友散步時擔心她的場景,許世友經常坐在她的房間里,一坐就是許久...
就這樣許華山成功逆襲,打破了往日同學對她的看法,最後成為了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任務。
總結:
許世友對於自己的子女都是感到驕傲的,不論他們從前如何,做到何種職位,那都是他們自己一步一步走來的。
也正是在許世友的教導下,以身作則下他的子女才能成長的如此出色。在一次許世友乘坐專機外出辦公時,在看到是自己女兒駕駛飛機後更是驕傲的向旁邊的人說:「我家出了兩個飛行員嘞,那個就是我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