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照片上,一名負傷的解放軍戰士被兩個戰友強拉着,這一幕正好被戰地記者柳軍抓拍下來。不曾想,竟然成為受傷戰士的遺照。
張峰烈士
受傷的戰士叫張峰,是蘭州軍區47軍141師421團特務連的戰士。1987年1月5日,在我軍收復310陣地的「1.5戰鬥」中,他衝鋒陷陣,英勇無畏,身上多處受傷也不下火線。完成任務後,班長梁希軍主動斷後掩護,讓其他的戰友先撤。張峰和戰友們回到駐地後,沒有等到班長回來,立即要返回接應。由於他已經負傷,便被戰友們拉住,可他掙脫勸阻後,毅然返回險地去接應梁希軍。
不幸的是,他這一去就再也沒能回來。由於張峰的頭面部纏滿了繃帶,又未能查找到張峰烈士的照片,因此竟不能一睹英雄的英容。
有必要提及的是,在1985年9月23日我軍攻打「395」高地的戰鬥中,有一位來自濟南軍區138師414團7連的戰士英勇犧牲,他也叫張峰。
梁希軍烈士
這是梁希軍烈士1986年底拍攝的照片,也是他生前最後一張照片。梁希軍是一個孤兒,甘肅白銀人,由於自小就是孤兒,是吃百家飯長大,身世很苦。到了部隊後,很快就把自己鍛造成一名鐵血軍人。照片上的梁希軍,模樣很清秀,臉上露着靦腆的笑容。可是上了戰場後,頓時就變成猛虎。
「1.5戰鬥」中,梁希軍率領一組突擊隊佔領了表面陣地後,接着便是清剿打洞,打死越軍3名,繳獲輕機槍、衝鋒槍各一支。接到後撤的命令後,梁希軍擔心漏網的越軍發動偷襲反撲,為了保全戰友的生命,他孤身留下擔任掩護,使全組的戰友安全返回駐地。
然而,梁希軍正要撤回時,不幸遭到越軍發射的炮彈轟炸而壯烈犧牲。非常令人痛心的是,張峰在接應梁希軍的路上,也是被炮彈擊中犧牲。兩位勇士犧牲的位置,相距不過數百米。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戰鬥力之所以強悍無比,離不開一個重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血肉凝結的戰友情誼。平時是戰友,戰時是兄弟,這是我軍建軍以來的光榮傳統,也是我軍戰無不勝的精神所在。
張峰、梁希軍烈士永垂不朽!英勇無畏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
#時事熱點頭條說##從今天起記錄我的2023##頭條創作挑戰賽##暑期創作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