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海局勢緊張之際,島內近期發生了許多關於兩岸未來格局預期的事件,民進黨主席賴清德為獲取更多選票,再次調整了政治口號,在「抗中保台」變為「和平保台」的基礎上,開始宣揚所謂的「反陸不反中」。而被譽為國民黨最強候選人的侯友宜,則在被民進黨人士質詢的時候,發表了一系列偏「獨」派立場的言論,包括反對「一國兩制」、不認同「九二共識」等。
不過,綠營頻頻對侯友宜發難,也暴露出了他們色厲內荏的面貌,譬如民進黨籍新北市「議員」林銘仁在質詢時,居然拜託侯友宜與大陸進行溝通,修改《反分裂國家法》。對此,侯友宜沒有給出正面回應,只對其關於「台灣棋子論」的問題進行了回復,稱美國是許久的「同盟國」,台海要穩定,深化自由民主,兩岸要對話、減少衝突,要強化自我防衛能力。
與此同時,侯友宜也就是否訪問大陸一事,給出了明確的答案,表示他目前沒有訪問大陸的計劃,兩岸溝通的方式有很多,未來如果大陸來台灣參訪,他也樂於接待。但對於這次綠營圍攻侯友宜,島內輿論不再只關注侯友宜的表態,而是將聚光燈轉向林銘仁,及其要大陸修法的言論。
台媒引述島內學者的觀點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民進黨想要大陸修法,不妨先廢掉「台獨」黨綱。提出這一觀點的是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劉性仁,他認為民進黨要求大陸修改《反分裂國家法》,避免大陸對台軍事行動,造成台灣民意的「恐慌」,只是民進黨反映台灣民意的現狀。但「台獨」也是台灣民眾觀感中,影響兩岸和平的關鍵因素之一,民進黨的「台獨」論述主張,也是影響兩岸和平發展的不穩定因子。
劉性仁還指出,民進黨應當審慎思考其「台獨」主張,主動展現善意回應台灣民眾的「疑慮與恐懼」,必須從調整與廢除「台獨」黨綱開始做起。劉性仁也強調,「台獨」主張無法「和平保台」,一味要求大陸修改反分裂法,不斷質疑侯友宜的主張,卻忘記檢討自身,並非解決兩岸危機的態度與方式。
事實上,林銘仁趁着質詢侯友宜之機,說出讓大陸修法這種令人啼笑皆非的話,基於台灣民眾而考慮的成分,恐怕並不是很多,可能更像是在為自身找出路。畢竟大陸對台政策從來都不是針對普通民眾,而是針對島內「台獨」分裂勢力,和少數「台獨」分子。
大陸目前對台政策,依然是盡最大努力追求和平統一,同時保留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在十四屆全國人民大會期間,秦剛外長也曾拿中國憲法指出這一點。在這種情況下,林銘仁突兀地拜託侯友宜與大陸溝通修法,展現出來的其實是島內「獨派」的恐懼,害怕某一天真的惹怒大陸,屆時雷霆打擊下來,他們落得灰飛煙滅的結果。
而島內「台獨」分子的恐懼心理,反而印證了大陸當前對台政策的效果,他們也不要妄想大陸放鬆韁繩,讓其在台海紅線的邊緣遊走,甚至坐視與外部勢力勾連挑釁。從過去一段時間內,大陸逐漸加強管制台海的措施來看,目前大陸雖然依舊保持克制,但纏繞在「台獨」勢力身上的韁繩,無時無刻不在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