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來講,漢奸比侵略者更加可恨,尤其是位高權重者,一旦叛變成為漢奸,那是對整個國家、民族帶來極大的傷害和損失。
抗日戰爭時期,要說到誰是第一大漢奸,汪精衛必定榜上有名。汪精衛夫婦的叛變,對全民族抗戰產生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夫妻二人的名字必將會遺臭萬年。
汪精衛夫婦叛變,也影響了他們二人的孩子,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這對漢姦夫婦一共生有5個兒女,其中,大兒子和三女兒也參與了父母的罪行,成了令人厭惡的漢奸。
抗日戰爭勝利後,汪精衛的墓被炸開,陳璧君被送進了監獄,他們的孩子逃的逃,入獄的入獄,一直不敢在大陸居住。
直到2005年,汪精衛的小兒子汪文悌回到了祖國,鼓起勇氣,來到了汪精衛夫婦的跪像前,磕了五個頭後含淚說了9個字。
從熱血青年到頭號漢奸
人的思想是會變的,大漢奸汪精衛起初也是一名熱血青年,為革命不惜豁出去性命不要。
汪精衛是浙江紹興人,原名汪兆銘,家境優越,讀了不少書。1903年,汪精衛前往日本留學,兩年後,他認識了孫中山,開始走向革命的道路。
加入同盟會後,汪精衛成為孫中山信任倚重的人,他文采斐然,在三民主義思想的影響下,寫了許多宣傳革命思想的文章,有力痛斥了封建派和保皇派的論調。
1910年,在國內革命處於低谷時期,汪精衛決心以身犯險,刺殺攝政王載灃,以喚醒民眾對革命的信心,重新掀起革命的浪潮。
此事最終沒有成功,汪精衛的行動被人提前發現,他被逮捕入獄了。如果當初汪精衛刺殺載灃成功,他為革命而死,必將會青史留名,不至於背上頭號大漢奸的惡名。
刺殺載灃失敗後,汪精衛被判無期徒刑,在監獄裏,他初心以死報國,寫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我們相信,那時候的汪精衛是一個漢子。
武昌起義後,汪精衛被釋放,獲得了自由後與袁世凱走得很近,主張孫中山讓權,讓袁世凱擔任臨時大總統一職。在國民黨「一大」中,汪精衛成為黨內的核心成員之一,被選舉為中央執行委員和宣傳部部長。
孫中山病逝後,汪精衛與蔣介石為爭奪國民黨的最高權力展開了激烈的內鬥,儘管汪精衛握住了「筆杆子」,在黨內有話語權,但蔣介石握住了「槍杆子」,在亂世中更為靠譜。
最終,蔣、汪的鬥爭以蔣介石勝利告終,汪精衛只能屈居國民黨的二把手,這讓失去「第一夫人」的陳璧君非常不滿。九一八事變後,汪精衛不顧民族大義,堅持「主和」,讓日本人開始關注到了他。
在日本人的拉攏下,汪精衛夫婦不顧民族大義,選擇與侵略者為伍。在侵華日軍的支持下,汪精衛打着曲線救國的名號,在南京成立了一個偽國民政府,成了鐵杆的漢奸頭子。
汪精衛夫婦當漢奸,除了骨子裡的奴性外,更多的還是在與蔣介石的鬥爭中敗下來了,他本人又不甘心久居人下,為了得到日本人的支持,達到與蔣介石平起平坐的目的,置民族存亡不顧。
汪精衛投降日本後,對抗日大業的破壞是巨大的,就拿幾十萬偽軍來說,那可真是恥辱的一幕。1944年11月,大漢奸汪精衛終於死在了日本,逃過了人民的審判,算是便宜他了。
抗戰勝利後,全國人民都容不下汪精衛的墓地在孫中山先生旁邊,蔣介石也只好順應民意,讓人將他的墓地炸毀。汪精衛生前受萬人唾罵,死後更是挫骨揚灰,這是他應得的下場。
汪精衛的後代回國
汪精衛夫婦賣國求榮,他們的子女必然也會受到影響,夫妻二人共生下5個孩子,二男三女,有的也當了漢奸被判了刑,有的沒有父母同流合污,但也選擇離開大陸,到別的地方定居生活了。
汪文悌是汪精衛的第五個孩子,1928年出生,抗日戰爭勝利後,因年齡尚小,沒有從事漢奸活動,被判1年零五個月徒刑後,緩刑五年,也就是說他沒有坐牢。
不久,汪文悌便移居到香港,在那裡學習、從事建築方面的工作,算是小有成就。改革開放後,汪文悌積極與大陸聯繫,參與了我國引進外資和學術的相關工作。
2005年,汪文悌勇敢地踏出了一步,不僅回到了祖國,而且還鼓起勇氣,來到南京拜謁中山陵和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不知當時汪文悌的內心作何感想,想到自己的父母,恐怕是相當難過吧。
汪文悌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一路走到梅花山,在一個角落裡看到了汪精衛夫婦的跪像。作為兒子,汪文悌看到父母的跪像後,心情五味雜陳,他不顧年邁,俯下身子,磕了五個頭後,立即起身,快速離開了現場。
看着汪文悌這麼難過,身邊的朋友想安慰幾句,他擺了擺手說:做錯事,就該受到懲罰。
從內心深處來講,汪文悌還是很難過的,誰都不希望自己的父母被全國人民唾罵。可從大義來講,汪精衛夫婦乾的那些事,連他們的兒子汪文悌都看不下去了,也覺得應當受懲罰。
內部矛盾可以內部解決,像汪精衛夫婦那樣就不行了,不管做什麼,都不能當漢奸,否則必將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