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當地時間10月15日,烏克蘭全境再次響起了防空警報,預示着俄軍發動新一輪的空襲,自俄空天軍前總司令蘇羅維金大將出任特別軍事行動總指揮以來,從10月10日開始,除了地面反攻外,俄方已經發動了多次空襲,這也是烏克蘭恐怖襲擊克里米亞大橋所付出的代價。
新任命的蘇洛維金將軍,善於採用大規模轟炸、分割包圍再定點清除的軍事戰術,曾被譽為「末日將軍」,被普京總統給予厚望,也是繼「猛獸車臣」的又一道殺手鐧。如若不儘快讓澤連斯基屈服,歐美西方國家只會加大「拱火」,不斷消耗俄羅斯,而美國繼續坐收漁翁之利,這是俄方最不希望看到的。
根據烏克蘭軍方的統計,最近幾天俄軍大空襲,已發射600多中遠程對地導彈,接近於目前俄軍已使用對地導彈總數的1/3,其中包括俄空天軍使用的空射巡航導彈KH-101、KH-555,9M723彈道導彈和9M729巡航導彈;俄海軍的3M-14"口徑"巡航導彈。
上述導彈最近集中使用,大量摧毀烏克蘭基礎設施。另外伊朗"沙希德-136"型無人機的加入,又大大加強俄軍中遠程打擊規模,該武器並未列入"600枚"的範圍。
不過烏克蘭方面並沒有坐以待斃,當地時間10月13日,俄方表示同意由赫爾松州長提出的要求,協助該地區民眾撤離,但是俄軍會繼續堅守赫爾松,很明顯這是烏克蘭報復性地炮擊赫爾松。
之所以將赫爾松地區居民撤離,主要是因為赫爾松持續遭到炮火打擊,目前,赫爾松、扎波羅熱是烏克蘭和外國僱傭軍進攻的重點。從烏軍發動反攻以來,俄軍已經後撤了19公里。並重新構築了防線,正在進行全力抵抗,有分析人士認為,這是俄烏兩軍在赫爾松即將大決戰的前兆,俄羅斯撤離當地居民後,俄軍尤其是空天軍可以放開手腳,更好發揮火力優勢。
而且赫爾松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在其境內有一條通向克里米亞的戰略通道,同樣是一條重要的補給線,之前赫爾松的安東諾夫斯基大橋遭烏軍海馬斯火箭炮、衛星制導火箭彈多輪打擊或轟炸,已經千瘡百孔。如果赫爾松被烏軍攻陷,克里米亞也就將處於危險之中,將對俄軍士氣也是不小的打擊。
這次預計有近10萬居民拖兒帶女進入俄境內避難,赫爾松親俄居民占絕大多數,一旦淪陷,大概率會因之前「入俄公投」遭報復性「屠殺」,而俄方幫助當地居民撤離,說明當前俄烏局勢愈發嚴峻,烏東四地才剛剛入俄,赫爾松居民卻要撤離赫爾松,這使得人們開始擔憂,俄方能保護赫爾松的居民安全嗎?
從局勢的發展看,烏軍在北約全方位援助下發誓啃下赫爾松這塊「硬骨頭」,但俄軍絕不會輕言放棄,赫爾松前線居民的撤離,意味着俄軍解除了後顧之憂,普京是不會放棄赫爾松的,赫爾松不僅已經入俄,而且還是通向克里米亞的戰略要地,俄羅斯一定會堅決保住赫爾松。
與此同時,歐洲國家也在輿論上攻擊俄羅斯,13日,歐洲委員議會(PACE)以99票贊成,1票反對的結果,通過了一項涉俄決議,承認俄羅斯為「恐怖主義國家」,只有一名代表土耳其的議員投了棄權票。PACE 是歐洲委員會的議會機構,獨立於歐盟 (EU)。PACE有許多成員,來自土耳其、烏克蘭和英國,以及阿塞拜疆等跨大陸國家,可以說是歐洲的「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