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正在進行高G機動表演的俄羅斯卡52武裝直升機
隨着中國武直-10武裝直升機在第81集團軍的海上突擊演練上挑起大梁,中國還需要從俄羅斯引進卡-52這種先進重型武裝直升機嗎?如果中國不打算從俄羅斯引進對應的武器裝備,那麼他們還需對本國的武直-10進行什麼樣的改進才能滿足自己對武裝直升機的需求?本期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說中國並不需要從俄羅斯引進卡-52。
圖為直10ME頭部特寫
作為中國曾經想要引進的最先進重型武裝直升機,卡-52不僅擁有厚重的裝甲,而且還能通過掛載重型機炮和最多24枚高性能反坦克導彈的方式,讓它擁有單機殲滅敵軍裝甲排甚至裝甲營的能力,但卡-52直升機固然有着強大的火力和堅固的裝甲,但在目前世界多國武器裝備進攻能力遠超防禦能力這一特性下,它同樣會受到來自敵軍單兵防空導彈和中小口徑自行防空高炮的威脅,就算俄羅斯緊急升級了他們裝備的卡-52重型武裝直升機上的所有電子和紅外防禦設施,這款重型武裝直升機依舊在烏克蘭戰場上遭受了致命的威脅。
圖為中國的直19
但這些對於卡-52武裝直升機來說稱得上嚴重威脅的單兵防空導彈和中小口徑防空炮,對於中國來說卻不一定是一個問題:彩虹系列和翼龍系列的無人機藉助自身約7~10公里的飛行高度,完美地規避了中低空單兵攜帶防空導彈和中小口徑防空高炮的打擊範圍,並且藉助自己體積相對嬌小,以及攜帶的空對地反裝甲導彈遠超對方射程的這兩項優勢,反而能對不攜帶導彈的非彈炮合一防空系統造成克制。
而體型更小的巡飛彈或者子母巡飛彈,則以自身成本足夠低廉,體積更為小巧和難以被發現的特性,對防空步兵造成了更為嚴重的威脅。因此,在中國擁有針對敵軍輕步兵、無裝甲車輛和重甲作戰車輛都有着更安全、更有效且更廉價應對手段的前提下,現在的中國反而不怎麼需要裝備專門針對各類裝甲和非裝甲戰場車輛的重型武裝直升機。
作為中國的翼龍二無人機
再加上卡-52高達兩千萬美元的裝備價格已經足夠讓中國同時裝備10架甚至更多的翼龍2無人機,相比於一架價格昂貴且沉重的卡-52而言,10倍數量的翼龍2無人機不僅能夠提供更高的火力投送效能,且能控制更為廣闊的戰場空間。再說,就算敵軍的防空火力異常強大,能夠對卡-52和翼龍2同樣造成致命威脅,相同耗費下10架翼龍無人機的存在,也足以證明它們在面對極端環境時的生存能力,遠比單一的卡-52有着更強的生存能力。
因此,現在的中國並不需要主動研發重型武裝直升機,而是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能夠有效填補翼龍2無人機發現效能空缺的輕型偵查武裝直升機身上:像是直-19這樣的輕型低空飛行無人機,能夠通過使用低空探測手段,有效發現位於10公里高度的翼龍2無人機難以發現的高隱蔽高價值目標,以便於這些位於高空的殺手使用反坦克導彈或者其他相對合適的攻擊手段來對其進行打擊。而在直-19自己並無需承擔攻擊任務的前提下,就連載彈量這種在卡-52身上需要作為關鍵指標的性能,對於中國武裝直升機來說都可以算是毫無必要,那就意味着,像是卡-52這類的重型直升機並不在中國目前的陸航軍事體系範圍內,所以中國才沒必要耗費大量的資金研發和引進這樣的重型武裝直升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