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新一輪衝突打響,莫迪收到前線敗報後,中美也接着表態了,話里話外都是對印度先對巴基斯坦採取軍事行動,導致事態升級表示「遺憾」。
對於這件事,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措辭尤其耐人尋味,原話是「it's a shame」。這裡有多重含義,可以理解為對局勢感到遺憾,但要翻譯成「可恥」,似乎也不是不行,全看帶着什麼樣的立場傾向去解讀。
【印度對巴基斯坦發起遠程打擊】
不過特朗普大概是無意指責莫迪,就跟他沒打算介入這輪印巴衝突一樣。畢竟印度也算是給足了自己面子,印軍行動開始後不久,莫迪的國家安全顧問就向美方通報了相關情況。
而美國之前就表示,支持印度反恐。
結果現在莫迪政府打着打擊恐怖主義的旗號,對巴基斯坦發起遠程打擊,美國現在就比較為難,不可能公然肯定印度的行為,但也沒辦法採取太過強硬的措辭。
再加上特朗普沒有打算在印巴之間扮演一個和事佬,所以美國只會對事態發展保持觀望,象徵性地走流程,呼籲印巴保持克制,但不會大張旗鼓地公開介入。
中國的回應來得稍晚一些,印巴第一輪交鋒結束後,外交部在中午回應說,對印度凌晨的軍事行動表示遺憾,印巴互為鄰國,又都是中國鄰國,雙方還是要以大局為重,保持冷靜克制,避免局勢更加複雜。
把話說到這份上,說明我們一定程度上認可了巴基斯坦反擊印度的正當性,並提醒衝突當事方,中國作為印巴的共同鄰國,不會坐視地區安全遭受劇烈動蕩,一旦局面持續發酵下去,中國不會坐視不管。
印度試圖向國際社會證明,自己對巴基斯坦發起所謂的「辛格爾」行動,是「師出有名」。
【特朗普對印度升級局勢感到「遺憾」,也可以理解為「可恥」】
印國防部就對外聲稱,他們的行動是集中、有節制的,本質上不會升級,無論是目標選擇,還是執行方式上,都「極大克制」,本質上不會有升級。
隨後印方繼續指責巴基斯坦該為印控克什米爾發生的襲擊事件負責。
不過看中美的意思,都對這一說辭不太買賬。
巴基斯坦這裡,也不會隨便背下這口黑鍋。
本來這件事情尚無定論,印度沒有開展任何深入調查,直接一口咬死巴基斯坦是「幕後黑手」,一邊聲稱自己掌握決定性證據,又遲遲不肯對外公示,這一點本來就很可疑。
所以在巴基斯坦看來,印度的言行屬於不折不扣的虛假敘事,核心意圖是將內部矛盾對外轉移,撇清責任。
【中國對印度行動表示遺憾,變相認可了巴基斯坦反擊的正當性】
再說了,巴基斯坦已經多次提議,成立國際中立調查組,徹查襲擊事件,印度那邊都是已讀不回,擺明了要把事情鬧大。
中美雖然都對印度升級局勢表示了遺憾,可出發點不盡相同。
美國大可以隔岸觀火,看印巴打個頭破血流,中國卻做不到。
正如外交部強調的那樣,印巴既是搬不走的鄰居,又是中國的鄰國,雙邊緊張局勢持續升級,長期來看,中國不可能做到置身事外。
巴基斯坦也清楚中國的擔憂。凌晨爆發衝突後,巴基斯坦外交部很快在中國社交媒體上,用中文發佈動態,對印度公然侵略、襲擊平民表示強烈譴責,認為印度的魯莽行動嚴重危及地區和平與安全。
很顯然,巴基斯坦是在以這種形式向中方表明,自己只會「自衛」,但不會成為升級局勢的那一方。
【巴基斯坦在中國社交媒體上闡述立場】
至於衝突的具體情況,印巴都已經統計出了各自的戰果。
巴基斯坦軍方宣布,擊落印度多架戰機。印度對此保持沉默,發佈會召開得拖拖拉拉,重點宣傳「打擊恐怖主義」的戰果,對己方損失閃爍其詞。
印媒那邊也只是含糊地表示,印軍有幾架戰機「墜毀」,對具體原因諱莫如深。
巴基斯坦防長隨後適時表示,如果印度停止軍事行動,那麼巴軍方願意避免局勢升級。
看得出來,巴方對這次戰果很滿意,半天時間擊落印軍五架戰機,掙足了面子和里子,自然很樂意給出這個台階,至於莫迪政府願不願意接過,那又另當別論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6年前印巴空戰,印度這邊吃虧不小,本來指望着能在今年找回場子,沒想到損失更加慘重,完全呈現一邊倒的架勢。
【巴基斯坦對這次反擊的戰果十分滿意】
這樣一來,莫迪政府內部的狂熱情緒,多少也能冷卻下來,如此印巴衝突才會迎來轉機。
不過以莫迪政府一貫的言行作風,不大可能在國際輿論公開露怯,大概還是要說一些象徵意義大過實際意義的場面話,挽回一些顏面,才有可能決定與巴基斯坦相向而行。
可以確定的是,莫迪現在面臨一個兩難抉擇,如果要把「辛格爾」行動貫徹到底,保不準還要吃更大的虧。
可一旦不了了之,又要面臨國內民粹情緒的反撲,這勢必影響到莫迪第三任期的一系列綜合規劃。
即便如此,那也是印度咎由自取,貿然升級局勢,不可能一點代價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