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反艦導彈

2022年10月09日20:53:03 軍事 1299

二戰結束時蘇聯繳獲了德國的V-1導彈實物和技術資料,通過仿製和改進,在1946年研製了蘇聯第一種、也是世界第一種反艦導彈SS-N-1「掃把」。

前蘇聯反艦導彈 - 天天要聞

到20世紀60年代初,裝備服役了多種型號的反艦導彈,包括艦載SS-N-2「冥河」、空射AS-1至5等。在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使用蘇制「冥河」導彈擊沉了以色列的「埃拉特」號驅逐艦,使美國海軍陷入了「導彈恐慌」,因為蘇聯導彈能夠擊沉的「埃拉特」號,也就能擊沉美國的巡洋艦航空母艦等水面戰艦。由此帶來的結果是,美國為首的西方也開始大規模研製反艦導彈,海戰模式由此進入了導彈時代。

前蘇聯反艦導彈 - 天天要聞

進入70年代,蘇聯重點發展遠程、超音速重型反艦導彈。如肯達級、克列斯塔級巡洋艦裝備了射程300千米的世界上第一種超音速反艦導彈SS-N-3「沙道克」;

前蘇聯反艦導彈 - 天天要聞

基輔級航母和光榮級巡洋艦裝備了射程550千米的SS-N-12「沙箱」;

前蘇聯反艦導彈 - 天天要聞

中小型導彈艇、護衛艦裝備了射程110千米的SS-N-9「海妖」;老驅逐艦、護衛艦和快艇則裝備了改進的SS-N-2B/C/D/E等反艦導彈。

在空中蘇聯裝備了著名的AS-6「王魚」空艦導彈,射程460千米(低空彈道時為250千米),最大速度3馬赫,還具備末段大角度爬高俯衝和掠海突防的雙重攻擊能力,可由圖-16圖-22M等多種遠程轟炸機攜帶發射。而且AS-6戰鬥部重量達1噸,一般萬噸級的艦艇根本禁不住AS-6的一擊。還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核潛艇部隊,利用衛星數據鏈,可以在不依賴其他平台的情況下,發射遠程反艦導彈攻擊敵人水面艦艇編隊。

前蘇聯反艦導彈 - 天天要聞

蘇聯利用這些各種類型的反艦導彈,提出了飽和攻擊的思路。採用成熟的彈-艦-星數據鏈系統進行中繼制導,並通過數據鏈進行協調,形成多方式、多批次的飽和攻擊。

到了80年代後期,美國為了應付飽和攻擊,裝備了「宙斯盾」系統。而蘇聯為了保持反艦作戰上的優勢,仔細研究了「宙斯盾」系統的技術信息,如雷達探測距離、處理速度等,分析出「宙斯盾」的短處,針對性地研製出SS-N-22「日炙」反艦導彈,其空艦型為X-41「白蛉」。

前蘇聯反艦導彈 - 天天要聞

這種導彈最大速度2.5馬赫,末段掠海高度只有7米,當它出現在「桅頂距離」(指雷達通常能夠發現掠海目標的35至40千米)上時,留給「宙斯盾」的反應時間只有不足30秒。

前蘇聯反艦導彈 - 天天要聞

還有一種空艦導彈AS-16「反衝」,其最大速度達到5馬赫,可由圖-22M、圖-95、蘇-27SK、米格-29S等絕大多數海軍飛機掛載。發射後先爬高到4萬米高空,主動雷達發現並鎖定目標,然後以近似垂直角度俯衝加速到5馬赫。這種過天頂的攻擊彈道,當時的美國航母編隊是難以防禦的。

前蘇聯反艦導彈 - 天天要聞

到21世紀初,前蘇聯的另一種反艦導彈SS-N-19「海難」(花崗岩)才被世人知曉,裝備在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和奧斯卡級飛航導彈潛艇上。主要依靠衛星提供目標數據、修正指令,對於550千米以外的目標進行打擊。

前蘇聯反艦導彈 - 天天要聞

今天的俄制反艦武器在繼承了前蘇聯設計的基礎上,向著更實用、更靈活的方向發展,更加註重通用性。既能夠從潛艇水下發射,又能夠從水面艦艇上垂直發射。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殲10C大放異彩,印軍無還手之力,台退將:台幻影2000還靠得住? - 天天要聞

殲10C大放異彩,印軍無還手之力,台退將:台幻影2000還靠得住?

導語:印巴空戰中,殲-10CE大放異彩,為什麼台軍會如此慌張?在台海方向上,兩岸空中力量差距有多懸殊?印巴空軍這場對決,其實就是中式戰機和法國尖端戰機之間的對決。結果有目共睹,印軍在主動進攻,且數量佔據明顯優勢的情況下,被巴基斯坦空軍完全壓
俄羅斯將舉行紅場大閱兵,今年有何「大不同」? - 天天要聞

俄羅斯將舉行紅場大閱兵,今年有何「大不同」?

5月9日,全球目光將聚焦莫斯科紅場,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將在這裡隆重登場。在外界眼中,今年勝利日閱兵與以往不同,無論是人員規模、裝備數量,還是外賓陣容,都更加壯觀。大閱兵前夕,俄羅斯總統普京還宣布「勝利日停火」生效,為80周年慶典鋪上「和平」底色。人們是否可以期待,在紅場禮炮鳴響之時,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