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14屆中國航展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空軍發言人申進科表示,殲-20已經遍布東南西北中,列裝越來越多、飛得越來越遠。從申進科大校口中的「東西南北中」,我們很自然的可以聯想到解放軍的東部、西部、南部、北部以及中部戰區,殲-20已經遍布我國的五大戰區,列裝規模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不過我國五大戰區全部列裝殲-20戰機,並非意味着殲-20隻列裝了五個航空旅,從公開的報道來看,目前已經有多個戰區列裝了多個殲-20航空旅。此前根據美國《軍事觀察》網站的報道,解放軍空軍已經至少有8個航空旅列裝了殲-20戰機,殲-20戰機的數量已經突破了150架。
根據公開的報道,我國首個殲-20航空旅是位於甘肅省戈壁沙漠的鼎新飛行試驗訓練基地的第176航空旅,該基地在2016年12月接收了第一架殲-20戰機,承擔了我國空軍多項重要對抗演練,是最負盛名的金頭盔和金鏢比賽的舉辦地。第二個裝備殲-20戰機的航空旅是位於中部戰區滄州飛訓基地的第172航空旅,該旅於2018年2月接收了第一架殲-20戰機。第三個裝備殲-20戰機的航空旅是位於蕪湖的東部戰區第 9 航空旅,該旅從 2019 年 1 月開始接收隱形戰機,在列裝殲-20戰機之前,該旅主要作戰機種是從俄羅斯引進的蘇-30MKK戰鬥轟炸機。第四個接收殲-20戰機的航空旅是位於鞍山的第1航空旅,該旅於2021年1月接收了殲-20A隱身戰機,是全軍第一支接收殲-20A的航空旅。
殲-20戰機
配備WS-10C發動機的 J-20A隱身戰機
第五個列裝殲-20戰機的航空旅是位於桂林的第5航空旅,該旅於2022年1月開始接收殲-20戰機,以取代老舊的殲-10B以及雙座的殲-10S輕型戰機。第六個列裝殲-20戰機的航空旅是位於鄭州的第56航空旅,該旅在2022年3月開始接收新型的隱身戰機,用以取代老舊的殲-10B以及殲-10A戰機。第七個列裝殲-20戰機的航空旅是西部戰區一個未知航空旅,在中印邊境衝突後,殲-20戰機就開始進駐中印邊境一線機場,壓制印度的「陣風」以及蘇30MKI戰機。第八個列裝殲-20戰機航空旅是東部戰區所屬的某航空旅,該旅此前列裝的是老舊的殲-10A戰機,在列裝殲-20之後,該旅可以輕鬆應對東海以及駐日本、韓國的美國空中力量,阻止美國空中力量介入台海局勢。
既然解放軍已經有8個航空旅已經列裝了殲-20戰機,那麼目前殲-20戰機的規模是多少呢?在軍改之前,解放軍空軍航空師由3個航空團組成,每個航空團擁有3個飛行大隊,每個飛行大隊擁有8架戰機。軍改之後,航空師被拆分成了3個航空旅,每個航空旅在之前航空團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飛行大隊,這樣一來每個航空旅擁有4個飛行大隊,共計32架戰機。如果8個航空旅都是滿編列裝殲-20戰機的話,那麼目前殲-20戰機的服役數量達到了256架,這個數量大幅超越了美國F-22戰機數量。
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解放軍航空旅是以大隊為單位整體換裝殲-20戰機,除了殲-20之外,8個航空旅還列裝有其他戰機。從這個角度去看,美國《軍事觀察》網站分析給出了150架規模相對比較靠譜,這個數字已經十分接近美國F-22戰機180架的規模了。
目前殲-20戰機的生產工作全部由成都132廠完成,而132廠近年來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升級了戰機生產線,並且把殲-10C戰機的生產任務交給了其他兄弟單位,可以將大部分的生產產能用於殲-20之上。根據美國媒體的預測,目前殲-20戰機的年產能能夠滿足兩個航空旅的換裝需求,這意味着殲-20的規模會在明年年底之前超越美國的F-22「猛禽」戰機,成為世界山規模最大的雙發隱身戰機。
未來殲-20戰機的最終列裝數量不會少於500架,這是因為我國有相當數量的殲-11戰機需要替換,另外我國周邊的F-35隱身戰機的數量也在快速攀升,這決定了殲-20戰機的最終規模將超越我國任何一型重型戰機。
目前最新出廠的殲-20戰機全部採用了國產渦扇-10C發動機,擺脫了對俄制AL-31FM2發動機的依賴。相較於俄制發動機,渦扇10C在中間推力、加力推力以及大修周期等指標上擁有明顯的優勢,最大推力達到了14.5噸,在不開加力的情況下就可以讓殲-20戰機獲得超音速巡航的能力,補齊了殲-20戰機最後的一段短板。未來殲-20戰機還會繼續換裝更為先進的渦扇-15發動機,據悉這款發動機的最大推力超過了18噸,並且配備有矢量噴口,能為殲-20戰機提供更加澎湃的動力,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機動性能會進一步提升,綜合性能將全面超越美國的F-22以及F-35戰機,牢牢坐穩世界第一隱身戰機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