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俄烏戰場上,隨着烏軍切斷紅利曼所有通往外界的道路,並在路口打卡拍照,歷時近1個月的紅利曼之戰算是落下了帷幕,救援紅利曼的俄軍第58集團軍1個團終究是沒能創造奇蹟。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稱,有5000名俄軍被圍其中,一些已經衝出包圍圈的部隊在前往克雷明納的路上也被烏軍火炮覆蓋,損失慘重,撤退之路成了死亡之路,剩下的只是清繳殘軍的垃圾時間。而此戰之後,俄「新領土」盧甘斯克州門戶洞開,能不能守得住都要打個問號,俄烏戰場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正在急劇增高。
▲烏軍打卡紅利曼,戰局已無懸念
紅利曼之戰的影響極大
9月以來,哈爾科夫的失敗和紅利曼之戰的失敗先後發生給了俄軍重創,但相比之下紅利曼之戰的影響更為深遠,這是因為:
其一,俄軍在哈爾科夫的失敗主要是因為主動撤退,而在紅利曼的失敗則是戰場上「真的打不過」。平心而論,烏克蘭能在哈爾科夫勝利多多少少是有「偷雞」的嫌疑,即瞅准了俄軍最薄弱的地方插進去,快速突破後連續突擊,擴大戰果,所以短時間內奪回了6000多平方公里,但真正值得誇讚的戰鬥卻沒有發生幾次。這不能說是烏軍太強,而是俄軍指揮的失誤,之前烏軍從來都沒有在打硬仗中正面擊敗過俄軍,無論在士氣還是建制部隊的戰鬥力上都無非與之相比。
而紅利曼之戰則完全不同,烏軍集中主力部隊5個旅2萬多人,俄軍也有西部戰區第2特戰旅、第13、16BRAS志願者營和民兵部隊共計1萬多人,在進攻和防守兵力2:1、俄軍有空天軍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雙方展開了拚死較量。烏軍第一次能在正面較量中完全徹底擊敗俄軍,這意味着現在烏軍的兵員素質、戰鬥技巧都已經提升了一個檔次,到能與俄軍匹敵的程度了。這對雙方部隊的士氣和指揮層的信息來說是極為關鍵的影響。
▲紅利曼之戰證明烏軍已經能夠正面對抗俄軍
其二,紅利曼是俄軍必守不退的戰略要地,而哈爾科夫則是可以被放棄的戰略雞肋。9月30日,普京宣布合併的烏克蘭四個州中,盧甘斯克是唯一一個俄羅斯全部控制的州,防止烏軍進入該州自然是大政治,是絕對需要保證的,而哈爾科夫本就不在俄羅斯要合併的名單之列,丟失的政治影響並不大。此外,紅利曼還是俄軍自哈爾科夫失敗後重建的奧斯基爾河防線的重點要塞,一旦該地失守,烏軍哈爾科夫集團向東可以收回被俄軍血戰才拿下的北頓涅茨克和利西昌斯克,向南可以席捲正在進攻巴赫穆特的瓦格納集團,可謂是牢牢地佔據了戰略主動,因此,紅利曼不能丟。而現在俄軍丟了,自然對日後的作戰行動影響極大,俄「新領土」盧甘斯克州很可能不能保全。
核戰風險空前上升
▲俄軍想靠常規武力挽回敗局不可能
俄羅斯想靠常規挽回敗局是不可能的,因為西方支援烏克蘭的力度在不斷升高,而俄軍的武器裝備和兵員力量隨着損失都在下降,連開戰之初最強的俄軍都拿不下烏克蘭,更別說現在被削弱的俄軍面臨更為強大的烏軍和後面排隊的波蘭了。俄羅斯只有最後一張牌,那就是核武器。俄羅斯在戰場上越不利,使用核武器的風險就越高,現在烏軍正在狂攻作為「俄羅斯領土」的四個原烏克蘭州,俄羅斯主動使用核武器已經完全合乎國內法了,而一旦俄羅斯使用核武器,那人類將會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紀元,說不定我們的文明也要就此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