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代機越來越普遍後,各軍事強國開始將目光轉向了六代機,尤其是中美俄等大國,六代機的研製已進入不同階段。近日,美國空軍空戰司令部司令馬克·凱利聲稱,中國正在加緊研發與美國六代機相應的項目,並保持緊跟進度的步伐,如果美國在該項目上出現大幅延誤,那麼中國六代機很有可能成為全球首款六代機,還稱,美國承擔不起失去空中優勢的代價。
美國六代機研發進程緩慢
10年前,美國空軍提出第六代戰鬥機的概念,用「穿透性制空」一詞指代下一代制空作戰平台,4年前,美國軍事媒體公布美軍第六代戰鬥機的模擬動畫,可以一窺未來空戰的細節,其中我們也看到了美國六代機科幻的造型;2年前,美國空軍透露出美國「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計劃,還稱其原型機已經首次試飛,並打破了多項技術,可以說,美國六代機是研製最久的,那為什麼美國空軍會對六代機的研發感到如此焦慮?
(可能的第六代戰機設想圖)
事實上,美國空軍的焦慮有據可依。美國空軍揚言在2020年代結束之前「交付部分NGAD能力」,2030年左右美國六代機正式服役。但近日他們又承認,NGAD項目進度仍處於設計階段,尚未通過「B階段」的審查流程,這意味美國六代機的研製還處於初級設計階段,並非向外界所傳言的那樣,已經正式進入工程、製造和開發階段。如今到預定的2030年已經只剩下八年,美國六代機想要按時服役服役還是有頗有難度的。
當然,翻一下公開報道就能發現,美國近年來有很多武器推遲服役,不止是六代機,還有B21隱身轟炸機、高超音速武器計劃等,理由無非是難度太大、錢太少,以及硬拉來湊數的理由「中國太強」。
(美國B21設想圖)
六代機很好,但目前沒人擁有
難度太大,錢太少能理解,但每次都要扯到中國身上,過於牽強附會。根據美國空軍的說法,六代機是壓制中俄空軍力量快速發展的法寶。目前,世界最先進的戰機是五代機,中美俄均掌握這一核心技術。五代機的標準是:隱身、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機動能力、超級信息優勢。而更強的六代機,雖沒有統一的標準,但起碼要超過五代機的隱形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或者配備激光防禦系統等高科技技術。這一點,不止美國知道。
當下,由於國際局勢的複雜化,各國面對的安全壓力直線上升,全球多國對此心知肚明,一旦不儘早加入到新一代戰機的研發行列,勢必會落伍。因此,除了美國之外,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日本和印度等國均宣布開始研發第六代戰機。但因每個國家間的軍事實力、技術水平和研發理念各不同,對六代機的構想和設計也大不相同。
(美國空軍F35\F16大象漫步)
舉個例子,英國跳過五代機,直接研製六代機「暴風雨」,其採用了「搭積木」的方式,把六代機的關鍵技術拆分給4家巨頭公司來做,為此,英國已投入26億美元。而擁有五代機技術的俄羅斯,採用了兩手抓的策略,一方面加大力度研製五代機蘇-57,同時也把更多精力放在六代機上,還曾向外界展示了俄第六代戰鬥機——「電鰩」噴氣式隱身無人戰機。從這一點上看,不止中美研製六代機,大家都在研製,技術不同,速度不一,美空軍一定要糾結被中國空軍超越速度,很顯然只是幌子。
(英國暴風雨計劃設計圖)
找中國當借口,或又是老調重彈
拿中國六代機來說,總師楊偉院士之前透露過,咱們的六代機項目推進順利,外形異常科幻,想像不到,還稱它可以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等。而不久前官方公布的中國亞軌道往返運輸系統,稱可以「1小時全球抵達」,如果該技術成功,是否可能應用到六代機身上呢?對此,美國也不用多心,於中國而言,研製六代機同英俄等大國一樣,只是國際局勢所趨,大家都能幹的事,中國為什麼不能?
近年來,中國解放軍不斷列裝殲20隱形戰鬥機、055萬噸級驅逐艦等性能不亞於美軍的裝備,之後,美軍每次設立新項目,往國會要預算時,理由必須提到「中國威脅」,甚至五角大樓流傳着一個笑話,「如果自己的項目想從國會那裡獲得資金,就必須扯上中國」,因此,不難看出,美軍這次或又是故技重施,想要錢。再者說,自己進度慢也怪中國,根本毫無道理。
有專家指出,研發六代機至少需要15年以上的時間,目前還沒有任何國家搞出來,就此而言,中美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誰先造出來就是誰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