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共中央的部署,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在山東強渡黃河,越過隴海線,涉過黃泛區,跨過沙河、渦河、汝河、淮河,經過艱苦行軍和浴血奮戰,8月底到達大別山。至11月下旬建立了33個縣的民主政府。這舉動直接威脅着南京,武漢。蔣介石不得不將重點進攻山東、陝北的大批軍隊轉移到中原地區,國民黨軍隊被迫由戰略進攻轉為「全面防禦」。
1947年10月,在六安張家店戰役中,劉鄧大軍全殲國民軍88師及62旅,共4800餘人。這是劉鄧大軍進入大別山以來,首次取得消滅國民黨一個正規旅以上兵力的大勝利,從此打開了皖西鬥爭的新局面。
1948年春,為繼續把戰爭引向國民軍統治區域,進一步打開局面,中央軍委決定劉鄧主力撤出大別山,配合陳毅,粟裕大軍在中原進行更大規模的作戰。2月24日,鄧小平率領的前方指揮所與劉伯承率領的後方指揮所在安徽臨泉縣韋寨勝利會合。至此,挺進中原的任務勝利完成。
劉伯承元帥像
我們可以從上圖看出,劉伯承的右眼與正常的左眼有明顯不同。那是他在1916年率部進攻四川豐都時,頭部不幸中彈造成的。當時一顆子彈擦傷顱頂,另一顆子彈則從右邊太陽穴射入,從右眼眶透出而失去了右眼。手術中,劉伯承在不使用麻藥的情形下,硬是忍受72刀凌遲般的刀割,練就了意志如鋼的「獨眼軍神」。鄧小平十分欽佩和照顧這位和自己生死與共13年、又是老鄉,共同鑄就「劉鄧大軍」威名的老搭檔。他常常提醒師部工作人員,師長年紀較大,視力也弱,大家要特別注意,小事多找我和參謀長,大事才找師長決策。為了照顧劉伯承的身體,鄧小平總是把許多組織實施起草報告、簽發電報的任務擔當起來,盡量減輕劉伯承的體力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