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中國成立後最長壽的中將,活到了101歲,一生培養出了3個少將兒子,一個上將兒子,就連他唯一的女兒,也在將軍父親的影響下,嫁給了一位將軍,成為了將軍夫人,從而有了一門出了6位將軍的盛況,蔚為奇觀,他就是張震將軍。
張震,12歲的時候就當上了童子團的團長,16歲的時候就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了革命隊伍中的一員,從此以後跟隨部隊南征北戰。由於張震作戰勇猛,遇戰不怯,總是拼殺在戰場的最前面,因此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裏,就被破格提升為通信主任、指導員等職務。
1934年,張震隨軍長征,並且擔任參謀營長等職務,在戰鬥中,張震料敵入神,衝鋒在前,成功掩護了我軍高層機關和大部隊的轉移,戰功顯赫,貢獻突出,所以在我軍勝利到達延安後,就被高層領導推薦進入軍政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張震奉命調入山西,配合軍閥閻錫山領導組織抗日作戰。在1938年時,張震率部前往河南地區建立游擊隊,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成績顯著,從而闖出了莫大的名聲。1940年,張震率部在板橋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戰鬥,一戰全殲敵軍100餘人,並擊落一架飛機,這也是抗戰以來,我軍首次打落敵人的飛機,並多次粉碎了敵人的大掃蕩。
1945年,張震奉命兵發安徽,在宿縣痛殲敵軍1900餘人,這一戰不僅成功解放了20餘萬人民群眾,而且還將淮北地區的8個縣城連成了一片,為我軍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從而獲得了上級領導在全軍的通電嘉獎。
解放戰爭時期,張震因功被升任為副司令,兵團參謀長等職務,在解放安徽、山東、河南等地的戰鬥中,屢建功勛,不僅與韋國清在孟良崮切斷了敵軍與援軍的聯繫,而且還協助粟裕大軍在豫東戰場和濟南戰場上,全殲敵軍19萬餘人。這一戰不但改變了華中的戰局,而且還給敵人帶來了最嚴重的打擊,為我軍在1949年渡過長江,和敵人展開最終決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55年大授銜時,張震因功被授予了中將軍銜,成為了共和國的開國功臣,任職於總參謀部,擔任作戰部部長。2015年初,張震將軍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成為了建國後最長壽的開國中將。
張震將軍一生育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在老將軍的言傳身教之下,子女們全都進入了部隊中歷練成長,他的大兒子、二兒子和最小的兒子都被國家授予了少將軍銜,而他的三兒子張海陽則是趕超父輩,被授予了上將軍銜,他的獨生女兒張燕陽也嫁給了我軍的一名少將壽曉松,從而成為了一門6將軍的將軍世家,蔚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