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駐京全媒體記者 王莉
9月27日上午,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航展」)新聞發佈會在北京舉行。記者在會上獲悉,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將於今年11月8日至13日在廣東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行。
本屆航展將着力推動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促進世界航空航天科技發展、持續推動國際交流合作、維護人類和平、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在航展各主辦、支持等相關單位的鼎力支持和積極配合下,本屆航展「陸、海、空、天、電、網」展品更全面;飛行表演、地面裝備演示陣容更震撼,集中展現從航空航天大國邁向航空航天強國過程中不斷刷新的中國高度,持續向全球傳遞開放自信的「中國聲音」。

規模更大,航展「朋友圈」八方雲集
本屆航展通過「雲推介、雲招商、雲發佈、雲簽約」等手段,積極擴大航展國際「朋友圈」,同時積極引導商業航天、無人裝備以及國防科技裝備領域的央企下屬企業和民營企業參展,進一步做大做強國內市場,展商數量、展覽規模均超上屆航展,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努力、中國高度以及世界認可。
本屆航展將有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瑞典、瑞士、意大利、奧地利、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亞等43個國家和地區的740多家國內外企業通過線上線下參展,室內展覽面積10萬平方米,室外參展飛機將超100架,空軍靜態展示區參展規模進一步擴大,比上屆航展增加近10%。
其中,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家以展團形式展示航空航天技術的最新成果;波音、空客等航空航天國際知名企業紛紛亮相;國內行業組織如中國國防工業企業協會、中國和平利用軍工技術協會、全聯科技裝備業商會、廣東省軍工集團等也將組織企業參展,廣東、遼寧、江蘇等省也將組織省內企業以展團形式參展。
六位一體,高精尖「大國重器」集中亮相
本屆航展着力在參展含金量上提質,充分展示我國航空航天和國防科技領域的尖端技術和創新突破,一批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高、精、尖」展品有望集體亮相。
中國空軍將展示代表當今先進水平的現役武器裝備,民航系統、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航空工業、中國商飛、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航發、中國兵器、中國兵裝、中國電科、中國電子以及中國船舶等將攜更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新成果參展,展品實現「陸海空天電網」六位一體系統化、全維度覆蓋。
航天方面,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將集中打造「中國軍工」「中國航天」整體形象,系統展示國防科技工業在武器裝備設計、試驗、仿真、生產等方面形成的核心能力,並全面展示探月、探火、探日等航天重大工程所取得的最新科學成果,以及航天技術在服務「雙碳」目標、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造福民生等方面的應用案例。
航空方面,航空工業將以「航空強國志,翼起向未來」為主題,突出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產航空裝備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與上屆航展相比,參展規模更大、首秀展品更多、展示產品更全、特色活動更炫、商貿活動更實;系列化航空裝備將再次亮相航展,向世界展示中國力量、中國價值、中國精神。
兵器方面,中國兵工將攜175項展品亮相,其中52項系首次參展;VT4主戰坦克、SH15車載火炮、AR3火箭炮、天龍防空導彈系統、紅箭系列智能彈藥等國際知名外貿品牌將悉數亮相,同時在中國兵器館將展示軍貿陸軍合成旅整體作戰方案等,並將設軍工軍技合作展區。
電子方面,中國電科將打造網信體系、電子裝備、產業基礎、網絡安全、前沿專題五大板塊展區,共展出37項大型實裝,485項展品,其中60餘項產品首次亮相,並首次設置網信體系指揮大廳,加強網信體系在典型作戰場景中的應用展示。
精兵利器,陸空一體演示規格更高端
作為航展重要的展覽內容,飛行表演、地面演示一直備受關注,本屆航展提早謀劃、提前邀請,參演裝備數量將超上屆航展,陸空一體演示陣容更強大。
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將以更高規格的編隊進行飛行表演,空軍航空大學「紅鷹」飛行表演隊也將同台炫技藍天;航空工業大型水陸兩用飛機AG600、中國商飛的國產明星機型等也將進行精彩的飛行展示;中國空軍派出以「20」為代表的現役裝備,中國陸軍首次派出現役直升機參展並在中國航展進行飛行展示。
為更貼近實戰化演示要求,進一步提升地面裝備演示效果,本屆航展精心籌劃地面裝備演示方案,創新編排科目,升級實戰化場景,力求戰場環境更複雜、參展陣容更強大、沉浸體驗更逼真。
屆時,中國兵工和中國兵裝將派出VT4型主戰坦克、VT5型輕型主戰坦克、VN1型8×8輪式裝甲車、地面無人平台等二十多種新型陸地裝備進行爬縱坡、過壕溝、涉水池、蛇形機動等項目,並將首次進行系統化、智能化的戰場演示,在充分展示坦克、裝甲車等裝備性能的同時,為現場觀眾帶來更震撼、更精彩的地面裝備動態表演。
軟硬兼顧,品牌形象更清晰
航展既是一國科技軍事硬實力的展示,也是航空文化軟實力的體現。作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航空航天類專業展會之一,本次航展在品牌形象、航空文化等方面多有突破,實現品牌升級的同時,力求給觀眾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本屆航展與北京冬奧會吉祥物設計團隊——廣州美術學院聯合打造航展全新品牌IP形象,推出一系列具有航展文化內涵、深受消費者喜愛和有收藏價值的文創產品,並首次設立「中國航展文創展區」、開闢徽章展示銷售區,進一步提升中國航展的軟實力和品牌文化影響力。
同時,本屆航展還與中國攝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中國航展攝影大展系列活動,為中國航展營造濃郁、多元、立體的影響氛圍。
此外,珠海市也將整合優化特色品牌活動,打造航展「嘉年華」系列活動,包括藝術節、美食節等,集中展現粵港澳大灣區特色、嶺南風情與珠海文化,為展商和觀眾在航展期間提供更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
科技賦能,打造「永不落幕的航展」
本屆航展依託科技賦能,立足「雲航展」更精彩、「雲對接」更順暢、「雲數據」更安全,全面優化升級航展應用平台信息化建設,打造世界一流的線上航展平台和「永不落幕的航展」。
本屆航展繼續採用「線上+線下」展覽模式,在原有「雲觀展」「雲會議」「雲表演」等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雲上航展」內容,擴展「雲洽談」「雲科普」功能,豐富航空航天及國防科普知識。
同時,航展現場將設立「互動體驗區」,其中有「觸摸月球」虛擬體驗項目等。該區域將運用大量AR、VR等沉浸式互動技術,為觀眾帶來身臨其境的全新體驗。
創新機制,現場保障服務更優質
本屆航展在認真總結上屆航展經驗基礎上,按照「更安全、更順暢、更好體驗感」目標要求,着力為展商和觀眾提供更優質的參展、觀展體驗。
在門票方面,本屆航展公眾日期間每天售票4萬張,所有門票均由珠海航展有限公司獨家銷售,不授權任何代理進行銷售,航展現場及入口、周邊停車場等均不設門票銷售點和兌換點。
在疫情防控方面,本屆航展堅持「提級指揮、科學研判、精準施策、快速處置、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強化疫情預警監測,實行人員和場所分類管控,全力保障航展防疫安全。此外,根據相關防疫要求,所有人員須在入場前24小時內,通過「珠海航展」微信小程序進行防疫申報,入場時須出示申報回執。
在交通方面,本屆航展圍繞「總量控制、公交優先、停車換乘、分級管控、加強防疫」的思路全方位保障。通過開設跨市航展專線和珠海市內航展專線、加大廣珠城際和珠海市內公交運力投放等多種方式,大力推動公共交通出行。着力優化航展館周邊道路條件和停車資源,並設置外圍小汽車換乘點,最大限度保障航展展區及周邊道路順暢。
在服務保障方面,引入競爭機制,並通過加強網格化管理,結合各館「館長」配置,綜合提升清潔保潔服務水平。同時,本屆航展繼續沿用上屆好的經驗做法,在展區內搭建遮陽篷和連廊,為參展商和觀眾提供更舒服的參展參觀體驗。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吳安琦
校對 | 彭繼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