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最近有個話題很熱門,人快要餓死的時候,要是面前有大熊貓、穿山甲、朱䴉等國家保護動物,吃了充饑,這犯法嗎?不犯法的,這在法律條文中,定義為緊急避險——人的生命權利高於國家的財產權利。
那麼,人快要餓死了,搶奪軍糧違法嗎?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下面我們就來講講,建國初期,遇到饑民搶奪軍糧,開國將帥們都是怎麼處理的。
1959年到1969年,三年自然災害,又稱三年困難時期,全國上下都很困難。一天,開國少將、國防科委第20基地的副司令員李福澤,找到解放軍副總參謀長楊成武,屁股還沒坐穩,就開始倒起了苦水:「我的楊副總長啊,我是來討吃的的,我們那的糧食吃不了幾天了。」
楊成武聽完後,心情很是沉重:「火箭部隊,一直以來都是國家的寶貝。無論如何,別的保障不了,吃飯一定要保障啊。可是,可是我手裡沒有一粒米啊。這樣,你跟我一起去,我們一起向總理彙報,請他幫忙。」於是,在中央軍委的會議上,周恩來對各方「大員」,「化起齋來」:「同志們,今天我來不是做指示的,是來『化齋』的,為我們的火箭軍『化齋』。」
周總理講起全軍的寶貝疙瘩,火箭部隊要斷糧了的事情。周總理表示很愧疚,自己讓士兵挨了餓,自己對不起大家,對不起火箭部隊,希望大家都能伸出援助之手,幫幫火箭部隊。當時國民經濟面臨著嚴重的困難,毛主席以身作則,都很久沒有吃上一塊肉了。
周總理的「化齋」演講,讓李福澤很是感動。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北京方面發來通知,要火箭部隊派人到北京來押運糧食。押糧的人派出去後,李福澤幾乎是掰着手指頭,算糧食什麼時候到。押糧的報告不停轉來:專列出發了;專列過西安了;專列從蘭州出發了。
正當李福澤興奮不已,戰士們終於有飯吃的時候。他突然接到一則電話,一盆冷水澆到頭上:「副司令員,我們的糧車被搶了!」李福澤都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新中國成立十多年了,還有人敢搶軍糧?李福澤怒吼:「你說什麼?」
打電話來的同志,在電話里抽咽着,說起詳細情況:糧食和乾菜都被搶了。當時運糧專列停在一個荒涼的小車站上加水,數百名饑民衝上列車搶東西,負責押運的士兵朝天開槍都不能制止,又不是對群眾真的開槍。
李福澤放下電話,在屋裡轉來轉去,他想罵娘,但是他知道這沒用,這是人民群眾餓極了沒辦法的事情。過了會,李福澤又抓起電話,冷靜地說:「把剩下的糧食、乾菜全部卸下車,分給當地的老百姓!」電話另一頭的同志不敢相信,大聲問道:「首長,這可是咱們部隊的救命糧啊!」
李福澤沒有解釋,說完一句「執行命令」,直接掛斷了電話。專列車廂打開,剩餘的糧菜,全分給了當地的群眾。這件事,驚動了地方機關,也深深感動了當地的老百姓。當知道這是火箭部隊的救命糧後,搶糧的人們陸陸續續地把糧食送了回來。
一個老農,流着淚跟押運的戰士說:「公社幹部把事情告訴我們了。我們自家人搶了自家人,我們有罪啊。」運糧專列進入火箭軍基地後,李福澤親自上了專列,查看情況,發現一個菜捆上,夾着一張紙條:「西北部隊的叔叔阿姨們。我是武漢部隊某團隨軍的一名三年級女生。聽說你們沒吃的了,現把我上學早餐節省下來的二兩糧票,獻給你們,請收下!」
原來,支援火箭部隊的糧食不是「憑空變出來」的,而是兄弟部隊和人民群眾捐給他們的啊。李福澤拿着這張紙條,在全軍大會上,熱淚盈眶地念了起來:「看看吧,這些糧食都是怎麼來的。我們怎樣做才能對得起他們啊!」
多年後,李福澤長嘆一聲,難過地說:「那是很痛苦的一個決定,軍隊總不可能跟老百姓,因為糧食打起來吧。他們也是沒辦法的。」這就是新中國的將帥和幹部啊,處處為人民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