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最近;在哈爾科夫地區接連敗退,短短三天的時間,就丟掉了8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網絡上的聲音,現在是兩極分化;有說,是俄羅斯軍隊徹底潰敗的。(作者我認為;俄羅斯在烏東是大規模的潰退!潰敗的原因,在另一篇文章裏面有分析,這裡就不進行具體闡述了。)也有說是俄羅斯在下一步大棋。準備在烏東;對烏克蘭軍隊進行一場大合圍。我個人分析一下,這個合圍的可行性。
免費圖片,僅供參考。
自從二戰開始;裝甲力量,就成為了陸軍的主導力量。二戰結束以後,蘇聯的裝甲力量冠絕全球。一直傲視全球40多年。當時無論是歐洲,還是我們的祖國,都沒有能力擋住蘇聯的鋼鐵洪流。尤其,在蘇聯進行西方81軍事演習之後;甚至有西方的軍事,專家悲哀地認為:如果蘇聯發動進攻,歐洲最多撐一個星期,美國人的援軍還沒到達歐洲,戰爭就已經結束了。
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繼承蘇聯大部分的裝甲力量。像蘇聯人提出的大縱深理論;講求的,就是用裝甲力量穿插包圍。俄羅斯的戰術,也基本上是遵循的蘇聯的裝甲戰術。(俄烏衝突剛爆發;俄羅斯利用裝甲力量進攻,部隊空降基輔周邊的機場。就是蘇聯布拉格事件翻版,只是俄羅斯抄作業,沒抄好。裝甲力量從頭到尾,都沒有打到基輔。進攻基輔的兩路部隊,分別被卡在了,切爾尼科夫,跟伊萬基夫。)
這兩處地方,還是交通要道。
裝甲力量最在乎的,就是其機動性。如果要形成包圍圈,那麼首先這一塊地區,要能夠聚集絕對夠多的,敵方的武裝力量。其次聚集敵方武裝力量的這塊區域,周邊必須要有密集的公路網。起碼不能像伊久姆旁邊一樣,是一片大沼澤。那麼裝甲力量在合圍的過程,速度必定遲緩。現代戰爭,雙方的偵查力量都是相當厲害的。(圖上面的基輔城;就適合打圍殲戰。因為其周邊的公路網,足夠密集!裝甲力量可以極為快速地形成包圍圈。而且依託公路防守,包圍圈內的人,很難逃出來。)
如果速度一旦跟不上,就會被敵方的衛星發現。那麼所謂的,合圍計劃也會失敗。烏東有幾個城市,具備這種條件呢?首先合圍的話,俄羅斯軍隊需要掌握交通樞紐型城市,如果這些城市丟掉了!那麼合圍這個說法,也不會成立。部隊不可能在田野裏面,大規模的行軍。(俄羅斯裝甲部隊的越野能力不行!可以參考,最近發生的伊久姆戰役;俄羅斯軍隊被烏克蘭圍在伊久姆以後,俄軍三面被圍,只留下一個東南方的口子。而這個被留下來的地方,是一大片沼澤。俄羅斯近衛第1集團軍,還有近衛第20集團軍,丟下來了500多輛坦克裝甲車。如果俄羅斯的坦克裝甲車,越野能力很強的話?那麼開着坦克跑,不比兩條腿快?為什麼俄軍要捨棄自己的坦克和裝甲車呢?最大的可能;就是開着它們反而就是累贅。)
紅色的是包圍圈,綠色的箭頭,就是俄羅斯軍隊跑路的方向。
(烏克蘭軍隊形成的包圍圈,就留下了綠色箭頭那一塊地方。那一整片地方,都是沼澤地和森林。為什麼烏克蘭軍隊,會留出那麼大一塊地方?讓俄羅斯軍隊逃走呢?說到底,不光是俄羅斯軍隊不行。此處就如同;我上一段說的一樣,周邊是個大沼澤,心有餘,而力不足。這種情況,就根本圍不住。烏克蘭部隊向前突進的時候,也是裝甲力量。裝甲力量極易受制於這種地理條件,所以此處,誰也不可能形成合圍!因為沒有公路。就算合圍了,也會讓敵人的有生力量,從那個口子逃掉。如此看來大規模的合圍;如果在城市周邊辦不到,野戰更不要想!)
形成一個幾千平方公里的巨大包圍圈,需要的部隊,至少得十幾萬人。這十幾萬人的調動,行軍,都需要極其好的交通條件。俄羅斯軍隊,像我前面介紹的,基本上都是裝甲力量。大規模的裝甲力量,需要鐵路以及公路,來承載軍隊的前行。俄羅斯軍隊在撤退的時候,將大部分的交通樞紐城市,都丟給了烏軍。那麼他們的裝甲力量將如何前行?如何形成鉗形攻勢,來包圍烏東的烏軍?(目前,被烏克蘭軍隊解放的哈爾科夫地區,有8000多平方公里。按照網絡上的說法:這些區域,是俄羅斯使得「拖刀計」。這是俄羅斯軍隊的一步「大棋」,所以包圍圈,也應該是在這8000平方公里的範圍包圍。俄羅斯軍隊,不具備形成更大包圍圈的實力。)
免費圖片,僅供參考。
(哈爾科夫地區的;所有的公路鐵路網,都掌握在烏克蘭軍隊的手裡。就算俄羅斯發動大規模的反攻,想要包圍此區域內的烏克蘭軍隊。他們的裝甲部隊,也無法迅速地佔領這些公路鐵路網。大規模裝甲部隊的穿插,根本就是不可能實現的問題。現代戰爭,打的就是後勤保障。公路網和鐵路網,就是後勤最重要的保障。這些交通網絡控制在烏軍的手裡,就算俄軍,能順利地穿插到烏軍的大後方。沒有彈藥,沒有汽油,那坦克就是鐵皮罐頭。繞道大後方的俄軍,就會變成孤軍深入,很快會被烏軍全殲。)
這十幾萬人的裝備,從哪裡來?俄羅斯軍隊在撤離哈爾科夫地區時候;將所有的裝備,武器彈藥,全部移交給了烏軍。據烏克蘭方面報道:烏軍在哈爾科夫地區,僅完整的坦克,就接收了543輛。這些坦克,新組建一個裝甲師,都沒有任何問題了!俄羅斯近衛20集團軍、近衛第1集團軍,在伊久姆地區跑的時候,因為穿越沼澤,所以什麼東西都沒帶,直接就跑。所以這兩隻號稱:精銳之中的精銳,目前,已經不具備作戰能力了。更不要說哈爾科夫的其他部隊了。
估計只有曹操,能趕得上這兩支部隊的速度。免費圖片,僅供參考。
(逃走的這些部隊;就算不嚇破膽,在幾個月之內,他們已經沒有進行戰鬥的能力了。但是他們,還具備讓前線崩潰的能力。在其他戰線,各種宣傳誇大烏軍的力量,這樣才能掩蓋他們的失敗。這就是人性!)
俄羅斯軍隊還有後備人員嗎?雖說8月25日的時候,普京簽署了法令:擴充了13萬部隊。但是這些人招過來,就能上戰場嗎?肯定是不可能的!現在俄烏戰場上面剩下來的烏軍,都是百戰老兵。俄羅斯把這些新兵放到前線,就是去給那些烏克蘭的老兵,刷經驗!
公路網,鐵路網丟掉了,裝甲部隊合圍的可能性,已經沒有了!那麼用步兵穿插這個計劃,是否能行得通呢?像我們當年偉大的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一樣。步兵穿插到烏克蘭軍的後方,守住那些路口,交通樞紐。然後大部隊在前面發動總攻,全殲敵人。外國人稱我們這種戰術為:小刀切黃油。
免費圖片,僅供參考。
這種戰術;當年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用着是可以的。但是轉換到了烏克蘭戰場,是肯定不行的。朝鮮半島的地形95%以上的,都是山地。而那些公路線,鐵路線。都處在山溝之中,依山而建,地勢極為險要。我們的人民志願軍,只需要炸掉公路兩旁的懸崖,據險而守。聯合國軍,就只能和我們用步兵來對對碰了。
但是烏克蘭可不一樣,俄羅斯軍隊如果利用步兵,穿插到了敵軍的後方,想堵死烏軍撤退的道路,那根本是行不通的。要知道,烏克蘭是一馬平川的大平原。公路線、鐵路線周邊,就根本沒有據險而守,這麼一說。就算有步兵不怕死,膽子大!從公路周邊,去挖一個戰壕,打算堵住後撤的烏克蘭軍隊。大規模的裝甲部隊撤下來了,就算你堵了半截公路,又有什麼效果?烏克蘭全是平原,可以繞過這小半截公路。坦克裝甲車輛,都是有越野能力的!雖然長距離越野,能力有限。但是短距離的越野,是一點問題沒有。到時候俄羅斯軍人,拿什麼堵住烏克蘭的裝甲力量?去扛炸藥包炸嗎?(平原地形;步兵去攔坦克,基本上就是白給。就算有單兵反坦克武器,也根本擋不住。因為身處敵後,這些單兵反坦克武器,俄羅斯軍人又能帶多少呢?雖然烏克蘭軍隊利用游擊戰,成功的拖住了,俄羅斯軍隊的鋼鐵洪流。但是烏克蘭軍隊有主場優勢,且後勤,沒有被俄軍切斷,也算是一種正面對抗。俄羅斯軍隊則不一樣,步兵如果直插烏軍後方,補給就根本不用想!現在不是戰爭剛爆發的時候,俄羅斯空天軍,根本不敢飛過火線。俄空天軍連局部的制空權,都沒有。)
免費圖片,僅供參考。
俄羅斯軍隊,還可以利用大規模的傘兵,空降來形成了,大規模的包圍圈。倒是可以利用傘兵去空降,去堵住有些缺口。所以形成包圍圈的可能性,還是存在。不過處理不好,傘兵的下場,不會比步兵好到哪去!如二戰時期的;市場花園行動,大規模的盟軍空降到了,德軍的大後方。結果,正面的大部隊無法快速挺進到,傘兵所在的地點,這些傘兵的下場,就只有被殲滅的份。(傘兵和步兵一樣,無險可守,基本上就是過去送人頭。)
俄羅斯從開戰之初,佔領基輔郊區的飛機場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這個大問題;本來空降的特種兵,佔領了瓦西里基夫機場。俄羅斯利用十幾架伊爾76運輸機,準備向機場進行增兵。結果頭兩架運輸機,拉着滿滿的兩飛機人。剛到機場,就被烏克蘭軍隊的單兵防空導彈給打下來了。直接導致了,這個行動的失敗!
就算這個行動,有可行性!哈爾科夫地區又有幾個機場呢?這些機場又在什麼地方呢?都是軍隊在作戰的時候,需要考慮的問題:機場太過於靠近前線,那麼合圍的包圍圈,必然不會大。合圍也就凸顯不出來,它的效果。(總不可能一場大張旗鼓的行動,去包圍幾乾號人吧?)如果機場的距離太遠,那麼俄羅斯的野戰部隊,能夠在傘兵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打到這個地方嗎?搞不好,就是21世紀的市場花園行動。
如果按照網友們說的;俄羅斯既然打算下一盤大棋了,那麼這個包圍圈,必然不會小!包圍圈太小,根本殲滅不了多少烏軍。如果形成一個,幾萬平方公里大小的包圍圈。周邊有多少交通樞紐型城市?往這些交通樞紐型城鎮空降部隊,得空降多少?俄羅斯有那麼多空降兵嗎?俄羅斯,如果真的有那麼多的空降兵,那麼戰爭一開始的時候,基輔早已經被拿下來了,還用得着打那麼吃力嗎?這一招,如果有效的話?俄羅斯就真正做到:一個小時零二十二分鐘拿下基輔,紹伊古一戰封神了。
免費圖片,僅供參考。
戰爭講究的,就是速戰速決。從一開始,俄羅斯都沒有解決這些問題,那麼這個計劃,肯定就行不通。如果能行得通,當年的布拉格事件,就是俄羅斯最好的教材。
所以我個人認為;俄羅斯根本就不像網上吹噓的那樣,準備將烏克蘭軍隊誘敵深入,來一場大合圍。這次逃跑,就是單純的潰敗。如果不是潰敗,而是準備誘敵深入。那麼伊久姆、庫皮楊斯克,這些交通樞紐型城鎮不應該丟。這關係到大部隊的轉運問題,一旦丟了,根本就沒有合圍烏克蘭軍隊的可能!
其實,從俄羅斯軍隊逃跑的時候,炸掉了哈爾科夫的發電廠。就能看出來;他們是不打算再回去了。如果他們真打算回去,沒必要去炸這個發電廠,因為後續這些土地,還得他們來治理。炸掉了發電廠,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就算他們形成包圍圈,把烏克蘭軍隊給圍殲在此處,哈爾科夫地區的停電問題,是不是終究還得俄羅斯來解決?
(那麼多裝備的丟棄,本身也顯現出來,一個巨大的問題。如果俄羅斯軍隊要回去,那麼這些裝備和武器彈藥,應該隱藏起來。就那麼明目張胆的擺着,是怕自己反包圍的時候,烏克蘭軍人沒有武器彈藥射向他們嗎?)
亞速營的軍隊,在馬里烏波爾的時候;就那麼幾條步槍,他們都想盡一切辦法,在投降的時候全部藏進了蓄水池裏面。就是為了,讓自己的部隊在未來反攻的時候;到了這個地方,能更快速的擁有武器和彈藥。俄羅斯軍隊卻沒有這麼做,證明他們,從內心想法上面,就沒打算回到這個地方。(日本人當年賊心不死,投降的時候,還在我們中國,隱藏了那麼多的彈藥庫。到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都還有新發現。)
這一切的表現都證明:俄羅斯軍隊就是大潰敗,沒有任何演技的潰敗。
免費圖片,僅供參考。
至於俄羅斯方面放出來的消息;他們準備誘敵深入,然後再來個大合圍,全殲這一地區的烏克蘭軍隊。那隻不過是給自己找一點面子,好讓自己不丟人。如果真有這種計劃,俄羅斯的那些專家們,會講出來嗎?俄羅斯軍方會讓他們講出來嗎?還能讓我們中國的這些自媒體知道?(這些人是把俄羅斯的參謀部,當成小編我這樣的話嘮嗎?什麼東西,都敢往出來寫!什麼話,都敢往出來說。他們是軍隊,他們是有紀律的。有些計劃,還沒開始執行,他們是不會講出來的。現在他們能夠講出來,那就證明:這個計劃,他們壓根沒有打算實施。)
說出這些計劃,只是俄羅斯軍隊為他們的避戰,找一個合理的借口。
無論何種說法;都是俄羅斯為了掩蓋,自己在哈爾科夫地區潰敗的理由。他們就是典型的潰敗,不會有任何其他可能性。北約和美國,是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的。美國的情報網絡,可以精準的預測到戰爭爆發的時間,甚至把它當著國際媒體給說出來。
同樣的;如果俄羅斯在烏東有什麼大動作,那麼美國和北約的情報系統,一早都發現了。就像我前面寫的,十幾萬人打算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這十幾萬人的調動,美國的偵查手段,隨時隨地都能發現他們。
現在是21世紀,不是韓信和劉邦的那個時期。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現代戰爭:是情報網絡之間的硬碰硬。小規模的衝突,不會出現在北約的參謀部,但是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北約和美國的參謀部,一定會得到情報。俄羅斯的一切行動,在北約和美國面前,整體呈現出透明狀態。所以俄羅斯有什麼大動作,美國和北約一定會提前告知烏克蘭。
免費圖片,僅供參考。
就像很多網友形容;此處將會成為烏克蘭的「馬陵道」,就算俄羅斯人之中,有一位頂尖的「孫臏」在坐陣,難道烏克蘭前線的那群指揮官,個個都是「龐涓」?哈爾科夫決不會是「馬陵道」!(澤連斯基就不是「大胃王」!戰爭剛爆發;俄羅斯的空降兵,就已經到了基輔城外。這和圍魏救趙沒有什麼區別,但是澤連斯基既沒有跑路,也沒有把烏東的烏克蘭軍隊,調回來救援基輔。事實證明:這個人絕對不是網友說的,所謂的「演員」!沒有什麼真才實幹。這個人是相當有實力的,直接就破了這一招,沒有讓烏克蘭的軍隊走了「馬陵道」。如果烏東的主力回援,俄羅斯軍隊肯定會在半道上,把他們圍殲。美國人讓他跑,他都沒跑!如此聰明的一個人物,就算有「龐涓」在他手下。他也絕不會讓「龐涓」走」馬陵道」!)
俄羅斯現在交通網絡丟掉的情況下,絕對不可能在哈爾科夫地區,形成包圍圈。因為俄羅斯在各方面,都是不佔優。所以這次「撤退」絕對是潰敗!(完)
部分消息來源於網絡、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參考書籍《蘇德戰爭東進》
其餘大部分,皆為我個人看法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