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2022年06月28日19:05:05 軍事 1205

前言:

李達將軍在開國57位上將中排行第二,僅在蕭克將軍之後。

李達將軍的地位之所以如此突出,並不是因為他的統帥能力,而是他的參謀能力。他一生累計擔任參謀長長達40年之久,曾輔佐過6位開國元帥,並獲得了他們的認可。劉伯承曾說他是「稱職的好參謀長」,陳毅誇讚他是「抱着電話機睡覺的參謀長」,鄧小平說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李達則謙虛地說,自己只是一個「站在首長身影里的參謀。」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李達上將:從西北軍到紅軍

李達原名李德三,1905年他出生於陝西眉縣,他曾先後就讀於西安私立東道中學和陝西省立師範學校,19歲時他畢業返鄉,成為了一位小學教員。

但李達的志向畢竟不在於此,很快他又投身軍戎,考入了馮玉祥創辦的西北軍第二軍官學校。畢業後他在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任職,參加過中原大戰。戰後,他被編入26路軍,隨後他隨軍前往江西,參加對中央蘇區的圍剿。

26路軍的士兵多為北方人,他們到達南方後水土不服,瘧疾和赤痢等流行病一度流行,他們面對機動靈活的紅軍,也是屢吃敗仗,最後軍心大亂。

隨着孫連仲、高樹勛等人相繼離隊,26路軍參謀長,地下黨員趙博生和73旅旅長董振堂、74旅旅長季振同等人商議後,一致認為蔣介石消極抗日,還借消滅紅軍的機會削弱非嫡系部隊,搞一石二鳥,坐山觀虎鬥,遂決定發起寧都起義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當時的紅一方面軍只有4萬人,寧都起義中,1.7萬餘名官兵集體調轉槍頭,加入紅軍,這簡直可以稱為奇蹟。

這也顯示了紅軍宣傳政策的得當和共產黨的理想對戰士們的感召力。

隨後,26路軍被改編為紅五軍團,和紅一軍團、紅三軍團一起,被稱為紅一方面軍的「三大主力」。季振同為紅五軍團總指揮,董振堂為副總指揮,肖勁光為政委,趙博生為參謀長。

雖然李達這時候還只是紅五軍團中一個小小的連長,但他的才能很快在殘酷的戰爭中體現了出來,由於他作戰得力,多謀善斷,僅僅用3年時間,他就成為了紅六軍團的參謀長。當時紅六軍團的軍團長是蕭克,政委是王震。

1934年8月,紅六軍團奉中央命令,向湘鄂西蘇區方向發起西征,實際上承擔為中央紅軍長征探路的重要任務。經過三個月的艱苦輾轉,紅六軍團於10月24日在貴州黃木鎮與紅三軍(即賀龍的紅二軍團)勝利會師。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之後,李達就被調到了紅二軍團擔任參謀長,負責協助賀龍開闢湘西根據地。

1936年7月,紅二、六軍團和紅32軍(由紅九軍團改編而來,羅炳輝為軍長)奉命合編為紅二方面軍,李達為紅二方面軍參謀長。不久後,紅二方面和紅四方面軍一起踏上了北上陝甘寧的路。

紅四方面軍北上後,主力部隊渡過黃河西征,執行佔領寧夏、甘肅,打通國際通道的重要任務,但由於裝備落後,作戰目標不一,缺乏群眾基礎,在河西走廊遭到了馬家軍的猛烈進攻。

為了增援西路軍,中央迅速組建了援西軍,劉伯承為援西軍司令員,張浩林育英)為政委,左權(後李達)為參謀長。

援西軍一路向西,當他們到達鎮原平涼固原一帶時,卻得知西路軍已經失敗。

據耿飈將軍回憶,當時是劉伯承親自召集援西軍團以上的幹部前來開來,向他們念了西路軍失敗的通報,念到一半時,劉伯承聲音哽咽,無法繼續,台下近百名軍官哭聲一片,甚至有人放聲大哭。門外的警衛不知發生了什麼,能讓這群身經百戰的首長哭得如此傷心。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西路軍中的紅五軍,正是寧都起義後的紅五軍團,是李達的老部隊,它的兩任軍長董振堂和孫玉清都犧牲在了河西。

援西軍只好就地駐防,尋找、收容西路軍的失散人員。

抗戰爆發後,援西軍的主力被改編為八路軍129師,領導班底也基本繼承了援西軍的配置,劉伯承為師長,張浩為政訓處主任(即政委),倪志亮為參謀長(未到職),李達為參謀處長(實際承擔參謀長工作)。1938年12月,李達升任129師參謀長。


「活地圖」李達和劉伯承元帥的情緣

李達一生雖然和6位開國元帥都有過合作,但他合作最久的還是劉伯承元帥。

李達認為劉伯承在軍事指揮和軍事理論上的造詣在全軍中是獨樹一幟的,所以他對劉伯承一直非常尊敬。儘管他在建國後離開了劉伯承,但在很多講話中,他總會用劉伯承對自己的教導來教導官兵。

他訓練射擊時最喜歡引用劉帥的「與其要百發一中的兵一百名,不如要一發一中的兵一名。彈無虛發就是以一當百。」

講起帶兵之道,李達說:「劉帥說過,帶兵要夏不揮扇,雨不張傘。士兵沒有進帳篷,將帥不要進;士兵沒吃飯,將帥不要吃。沒有體驗過士兵生活的將軍當不好將軍。」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1972年他擔任副總參謀長時,曾組織一眾高級將領下連隊當兵,大軍區幹部當連長,軍級幹部當排長,師級幹部只能當戰士,他們和士兵們同吃同住,一起訓練。當時一些幹部因為受不了這樣的辛苦發出了抱怨,李達就用劉伯承的這些話告誡他們。

而劉伯承也很欣賞李達的參謀能力,曾說他是一個「稱職的好參謀長」。

據陶漢章將軍回憶,李達很早就展現出了自己過人的參謀能力。1935年,紅二、六軍團進入貴州後,打算在畢節建立根據地。當時任弼時詢問李達的建議,李達極力勸阻,說畢節絕非建立根據地的地方,首先畢節戰略地位顯著,直接威脅雲南,蔣介石和雲南地方武裝不會坐視不管;其次,畢節交通便利,蔣介石調兵遣將進行圍剿非常方便,紅軍很難站住腳。

幾天之後,果然如李達所說,雲南、湖南、貴州的部隊相繼出發,直逼畢節,二、六軍團火速西撤,任弼時在路上感慨:「李達真是有先見之明。」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李達將軍人稱「軍中活地圖」,他對地形地勢、地理方位有着敏銳、驚人的洞察力,這是他被軍神劉伯承欣賞的重要原因。

1947年,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李達一馬當先率部為大軍探路,劉鄧在後跟進。有一天,前鋒部隊已經安營紮寨完畢,卻遲遲沒有收到劉鄧的消息,派人尋找也不見蹤影。

李達沉思片刻,叫來一位參謀,囑咐他先翻過這座山,再渡過那條河,去一個叫某某庄的地方去接劉鄧二位首長。參謀遵計行事,果然找到了劉鄧。

事後,劉伯承問李達,他怎麼能知道自己在那個莊子迷路了,李達說,地圖上這個莊子和另一個莊子重名了,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所以我估計肯定在這個地方。劉伯承聽後大讚:「李達是活地圖。」鄧小平也忍不住誇讚:「你這一手真了不起。」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李達對於方位有一種天然的敏銳,最神奇的故事是,有一次他乘坐飛機從湛江飛往昆明,途中要到了雷雨,飛機需要繞行,但機長為了不影響李達休息,囑咐工作人員不要通知他。李達當時還在閉目養神,他忽然詢問:「飛機為何向北飛?」工作人員驚嘆之餘如實彙報了情況。

每到一處,李達必先搜尋地圖、繪製地圖。抗戰時期,他曾親自組織繪圖人員和偵查部隊,在華北的廣泛區域內實地測量,最後繪製成了權威的《最新華北明細圖》,獲得了官兵的一致讚揚和認可。

李達對地圖繪製看得非常重要,要求也非常嚴格,因為他深知,一個地點,一處標記的錯誤,就可能讓戰士們付出慘重的代價。

有一次,129師司令部一參謀在做戰鬥報告時,錯誤地將太行地區的「來遠」寫成了晉察冀地區「淶源」,劉伯承發現了他的疏忽,在報告上畫了一條粗粗的紅杠,並把報告退給了李達。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李達立刻召集中參謀開會,嚴厲地批評了這種疏忽大意的情況,他說:「這個錯誤是一隻眼睛的人(指劉伯承)看出來,我們這些人都長了兩隻眼睛,為什麼看不出來?」

據李達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李達將軍每次出行,一定要坐在前排的副駕駛位,這是他在戰爭年代當參謀長時養成的觀察地形的習慣。

即使在和平年代,李達每次出門,也一定要帶地圖、指北針和放大鏡,每次看到地圖,他一定仔細端詳,研究一會兒。他每到一處,一定會詢問當地的地理情況,比如到了雲南,他會問史迪威公路在哪裡?到了廣東,他會問毛主席說的「五嶺逶迤騰細浪」中的「五嶺」是哪五嶺?到了黑龍江,他會問地圖上為什麼會有兩條松花江

一直到80多歲時,李達將軍依舊能把全國兩千多個縣的名字一字不差地說出來。可以說,戰爭年代養成的素養和習慣,已經深深刻進了李達將軍的血液中。


李達將軍的戰爭歲月及其與6位元帥的情緣

在抗戰期間,李達曾協助劉伯承和徐向前指揮了神頭嶺戰役、響堂鋪戰役、晉東南反九路圍攻、香城固戰役、磁武涉林戰役、百團大戰等著名戰役。

1943年10月,李達兼任太行軍區司令員。1945年晉冀魯豫軍區成立後,李達擔任該軍區參謀長兼太行縱隊司令員。

晉冀魯豫軍區隨即發起了上黨戰役邯鄲戰役,在邯鄲戰役期間,李達曾冒險穿過層層火線,前去與國軍新編第八軍軍長商討起義事宜。高樹勛是當年26軍27師師長,也算是李達的熟人了。高樹勛的起義在解放戰爭中有不小的意義,而李達為促成高樹勛起義貢獻了不小的力量。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46年6月,晉冀魯豫野戰軍正式成立,李達為參謀長,此後他又協助劉鄧指揮了隴海路、定陶巨野豫北、魯西南、挺進大別山等一系列戰役。

48年5月,晉冀魯豫野戰軍改名中原野戰軍,李達繼續擔任參謀長,協助劉鄧、陳毅指揮了淮海、渡江等戰役。之後他又隨軍挺進大西南,擔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政委。當時西南軍區的司令員正是他在二方面軍的老首長賀龍元帥,這次算是他們的第二次合作。

建國後不久,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李達在1953年接替解方出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和彭德懷、陳賡、洪學智等人共同指揮戰鬥。

回國後,他先後擔任國防部副部長,解放軍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計劃部、監察部部長,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等職,這期間他又一度在葉劍英元帥的直接領導下工作。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實行軍銜制,在授銜前,李達的夫人張乃一曾問李達:「你這次能評個什麼銜?」李達說:「可能是中將,也可能是少將。我為黨為人民做得還是太少了。」

但事實上,李達卻被評為了開國上將,而且位列第二,這充分證明了中央對他多年工作的肯定。

李達將軍態度謙虛,從不居功自傲,有一次他的女兒見學校里的同學都在互相比較,說這同學的父親是中將,那同學的父親是少將。女兒好奇便問父親他是什麼將。李達回答:「你小孩子打聽這些有什麼用?我是芝麻醬,黃醬。」


艱苦奮鬥,不忘初心

李達將軍一生個人名利地位,始終保持着艱苦奮鬥的老紅軍本色,一生最反對大吃大喝,鋪張浪費。

1950年,劉伯承離開二野,創辦了南京軍事學院,該學院在西南地區招收了一片幹部學員,離開前,李達特地用太行山「沁州黃」小米乾飯招待了他們,他對這些部下說:「我今天請大家吃太行山的沁州黃,就是希望大家不論走到哪裡,南京也好,北京也罷,都不要忘了我們在太行山裡的那段艱苦歲月,別忘了我們在太行山的父老鄉親。」

到場的眾人無不感動,時任15軍軍長的秦基偉(開國中將,88年上將)代表眾人發言說:「請『五號』放心,我們一定保持艱苦奮鬥的傳統。」

李達調到北京工作後,由於常常開會,而且開會時間總是很長,所以經常需要加餐,但他每次加餐,只吃烤饅頭片。管理部門曾多次要給他豐富一下伙食,但他每次都拒絕。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每次外出視察工作,李達都嚴格要求接待單位把規格降到最低,多一個炒雞蛋都會挨批評。

李達對自己的子女要求也很嚴格,他的大女兒李暉在新疆軍區工作多年,軍區的同志一直不知道她的身份。當時的烏魯木齊軍區政委譚友林是李達多年的好朋友,李達囑咐他,一定不能搞特殊。譚友林多年之後回憶起此事,感慨地說:「李達同志這樣『關照』自己的子女,令我感動。」

後來,李暉和丈夫一起被調到了烏魯木齊軍區總醫院工作,李達聽說這件事後立刻把他們找來,問為什麼不幹邊防工作,調到烏魯木齊去。李暉解釋說這是組織因為工作需要才安排的,沒有找任何關係,完全符合組織流程,李達這才放心。

1978年國慶,李達寫了一首《勉致兒女們》的七言長詩,分給兒女們一人一份,讓他們不要忘記過去的艱苦,不要忘了奮鬥自強。

開國第二上將病逝,鄧小平托夫人卓琳帶話:他是最好的參謀長 - 天天要聞


晚年的李達還是常常提起劉伯承,他說:「劉帥常常告誡大家,不管你當了多大的官,你的一個口令能讓多少萬人立正,你都要記住,你的這一點權力是黨給的,是人民賦予的,你自己沒有什麼了不起。決不能自我膨脹,忘乎所以。」

1993年7月12日,一代名將李達因醫治無效在北京病逝,享年88歲。

李達病逝後,鄧小平委託他的夫人卓琳前來弔唁,卓琳帶來了鄧小平的話:「李達同志是最好的參謀長!」相信老首長的這個評價足以讓李達含笑九泉。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江蘇三大造船基地第一季度拿下全球近1/4訂單 - 天天要聞

江蘇三大造船基地第一季度拿下全球近1/4訂單

南通、泰州、揚州是江蘇的三大造船基地,聚集江蘇全省80%船舶海工製造企業,也是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記者從江蘇省工信部門了解到,今年第一季度三大造船指標,也就是造船完工量、手持訂單量、新接訂單量都呈現積極向好態勢,值得一提的是,高技術船舶佔比越來越高。前不久,又一艘全球最大級別集裝箱船順利離開長江江蘇南...
聚士氣、展風采!連州吹響民兵點驗集結號 - 天天要聞

聚士氣、展風采!連州吹響民兵點驗集結號

「我是中國民兵,我宣誓……」5月17日,連州市軍地聯合召開基幹民兵點驗大會,參加點驗的基幹民兵精神飽滿、士氣高昂,整齊劃一地在場地列隊。5月17日,連州市軍地聯合召開基幹民兵點驗大會。
蘇丹西部衝突持續 快速支援部隊稱將協助居民轉移 - 天天要聞

蘇丹西部衝突持續 快速支援部隊稱將協助居民轉移

近期,蘇丹西部北達爾富爾州首府法希爾市的局勢不斷惡化。自5月10日起,蘇丹武裝部隊聯合當地結盟的地方武裝,與快速支援部隊再度在此交火。近些天,該市北部、東部和南部交火不斷,至少100萬當地百姓被困於此,面臨著嚴峻的人道主義局面。快速支援部隊當地時間18日發表聲明,強調「市民不是攻擊的目標」。聲明呼籲法希爾市...
哈爾科夫迎來滅頂之災!烏軍5萬人被俄軍圍剿,三次突圍失敗全殲 - 天天要聞

哈爾科夫迎來滅頂之災!烏軍5萬人被俄軍圍剿,三次突圍失敗全殲

俄軍巧妙地利用了戰術優勢,這一點也曾被烏克蘭總參謀部所報道。俄軍的戰鬥機不斷深入烏軍防線,事實證明,哈爾科夫方向的烏軍防線非常脆弱。更準確地說,烏軍的防禦只存在於紙面上。最高拉達的代表指出,俄軍正在實施新戰術,而烏軍正在不斷損失慘重的預備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