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2021年10月12日18:48:02 軍事 1058

身在功德林的國軍戰犯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舉世矚目,不僅身在台灣的蔣介石三次向美國請求參戰,就連被關在北京功德林監獄中的國軍戰犯們也關心不已。

這些戰犯不是尋常人物,大多都是解放戰爭中被俘的國軍高級將領,比如杜聿明廖耀湘以及黃維等人。這些人雖然被俘,但基本都不服氣,覺得自己會輸只是不走遠罷了。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當聽說志願軍也要參戰時,他們都覺得新中國的好日子要到頭了,而他們東山再起的機會到來了。

然而等到長津湖戰役打響的消息傳來後,這些戰犯卻紛紛轉變了觀點,含淚請求去往前線戰場,參與作戰。

等到後來,毛主席還稱讚這些人對人民有功。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初聞抗美援朝

在聽到志願軍要出兵朝鮮半島,抗美援朝時,這些國軍戰犯會普遍認為中國必輸無疑,也是有原因的。而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一方面,這些原來是國軍高級將領的戰犯們大多都接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而且很多還是從當時著名的軍事院校黃埔軍校畢業的,比如說杜聿明和黃維,他們都是黃埔軍校的第一期畢業生。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北京功德林監獄

這些戰犯認為自己作為科班出身,不管是文化修養還是軍事素質,都要比絕大多數「泥腿子」出身的解放軍將領們高。而他們之所以會輸給解放軍,主要就是因為百姓對解放軍的支持。所以他們沒有輸在軍事能力,而是輸在民心。

另一方面,作為曾經的國軍將領,他們或多或少都是與美國軍隊的人打過交道的,就算沒有,他們也都使用過美國提供的精良先進的武器裝備,知道美軍的厲害。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他們認為就算解放軍能靠着民心,在中國的土地上勝過他們國軍,等到在朝鮮半島與各方面都更勝一籌的美軍直接較量時,必然很快就會敗下陣來。

於是,這部分身在功德林監獄中的戰犯們紛紛揣起看好戲的心思,在每日接受勞動改造的間隙,懷着幸災樂禍的心情,通過報紙和廣播努力了解着外面的戰事。

一直拒絕寫悔過書的文強每天領到報紙後,總會迫不及待地搜索朝鮮戰爭相關的信息,當他看到「美軍仁川登陸」的消息後,激動得日思夜想。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文強

等到功德林管理處的工作人員要求他們各自寫一篇以「美朝戰爭的預測」為主題的文章時,文強毫不猶豫地在紙上寫道:「美國是不可戰勝的!」

像文強這樣的戰犯不在少數,他們中的一些原本都已經打算老實接受勞動改造了,在功德林監獄中變得像綿羊一樣溫順,但很快就在抗美援朝的消息傳來後一改作風,回到了以前「刺頭」鬧事的狀態。

不過除了這些心存幻想的人,還有不少國軍戰犯卻非常冷靜,沒有莽撞地下結論。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他們中的很多人也覺得自己在軍事能力上沒有輸,或者對蔣介石依然死心塌地,真心期望有朝一日能夠東山再起。但與此同時,他們仍時刻牢記着自己身為中國人的血脈和大義,不希望志願軍輸給美軍。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杜聿明。他作為黃埔軍校一期畢業生,是蔣介石的心腹,能為了蔣介石豁出性命,帶着病到處打仗,被關進功德林後仍死不悔改。但當杜聿明得知了抗美援朝的消息時,沒有像文強那樣幸災樂禍,反而憂心忡忡。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杜聿明

杜聿明真心希望志願軍能獲勝,便將以往自己與美軍將領打交道的經驗總結下來,還憑着記憶把研究過的美械裝備和美軍作戰特點也寫下來,鄭重交給功德林的管理人員,希望能對志願軍起到一定的幫助。

像杜聿明這樣深明大義的人還有原國軍18軍軍長楊伯濤等人。楊伯濤在看到每天的報紙後,最關心不是美軍打得怎樣了,而是志願軍的處境如何。他作為一個合格的軍人,對志願軍戰士們視死如歸的精神非常佩服,心中迫切地想要做些什麼。

楊伯濤過去的部隊全部裝備美械,接受過美國人的指導,對他們了解頗深。考慮到這一點後,楊伯濤找到一群與他想法一致的原國軍高級將領,包括吳紹周侯吉暉宋瑞珂等六人,共同組建了一個「臨時參謀部」,撰寫了一篇多達6萬字的學術性文章《關於美軍戰術之研究》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楊伯濤

這份研究對志願軍的幫助很大,具有重大的參考價值。毛主席親自閱讀了這份研究,讚不絕口,還欣慰地稱讚這些曾經的國軍將領對人民有功。

等到抗美援朝勝利後,楊伯濤作為這個「臨時參謀部」的發起人,還榮獲了一件紀念抗美援朝勝利的紀念衫。

無論是毛主席的稱讚,還是那件意義重大的紀念衫,都對楊伯濤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的愛國心被大大地激勵起來,也為後面完成思想轉變和進步做好了鋪墊。

等到1959年毛主席第一次批准對功德林的戰犯們進行特赦時,楊伯濤便成為了最早離開的原國軍戰犯,後來還成為政協委員,為國家和人民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舉世皆驚

不過在當時,束手旁觀,純粹看熱鬧的國軍戰犯也不在少數。

但等到中國人民志願軍趕到朝鮮戰場,正式參戰後,這些人再也坐不住了。

志願軍與美軍的第一次交鋒,發生在1950年的10月底,第一批趕赴朝鮮戰場的志願軍39軍在雲山遭遇了美軍第1騎兵師。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在正式開戰前,美軍從總司令麥克阿瑟到下面的普通美國大兵,幾乎完全沒有把志願軍放在眼裡。麥克阿瑟比國軍將領還要傲慢,甚至公開放出言論:「在聖誕節到來之前,我就可以帶着我們的士兵回國與家人團聚。」

但在雲山打響的第一仗,卻完全出乎了所有堅信美軍必勝之人的預料。

在志願軍39軍勢如破竹的進攻之下,美軍第1騎兵師第8騎兵團潰不成軍,其他騎兵團見第8騎兵團這樣狼狽,原本還是想過來支援,卻束手無策,每次發動進攻,總會被志願軍打退。

最後,他們只能眼睜睜看着第8騎兵團第3營被志願軍全殲。在此戰中,美軍共損失了多達1800人,直接被志願軍的作戰能力震撼到了,但這還只是開始。

志願軍從10月25日到11月5日期間發起了第一次戰役,一口氣將美軍從鴨綠江邊打退到清川江以南,還讓美軍付出1.5萬人的傷亡代價。

這還沒完,志願軍抓住時機,再接再厲,利用美軍的掉以輕心,緊急從國內調來了第9兵團。由於志願軍沒有制空武器,拿美軍的戰機沒什麼辦法,為了減少損失,第9兵團入朝後只能晝伏夜出,在夜幕的掩蓋下悄悄行軍。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當時的朝鮮已經落滿了大雪,志願軍第9兵團的戰士們就淌着過膝的積雪,徒步趕路18天,搶在美軍的陸戰第1師之前,抵達長津湖一帶,率先完成了埋伏。

美軍的陸戰第1師號稱是「王牌中的王牌」,是美軍實力最強的部隊,裝備的武器也是最精良的,更別提還有轟炸機和坦克的支援了。

但就是這樣一支強大的部隊,在志願軍的埋伏突襲下被分割包圍後打殘,在付出了巨大傷亡代價後,不得不開始向著南邊撤退,這次撤退後來就被稱為美軍歷史上「路程最長的退卻」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圖:長津湖戰鬥中,志願軍冒着敵人猛烈炮火發起衝鋒

等到1950年12月24日,志願軍發起的第二次戰役結束時,美軍和「聯合國軍」損失了3.6萬人,他們已經被打得回到了「三八線」以南,韓國首都漢城也被志願軍成功拿下,被迫轉入了防禦階段。

這下被震撼到的不僅僅是美軍和「聯合國軍」了,關注這場戰爭的世界人民都轟動了,而遠在功德林監獄的國軍戰犯們聽到消息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被他們百般瞧不起的志願軍竟然能拿着落後的槍炮,將擁有數不盡的飛機和坦克的美軍打敗了!

這些國軍戰犯們原本還算堅定的信念動搖起來,開始真正地反思他們失敗的原因。


炒炒麵的運動

為了了解志願軍真正的作戰能力,這些國軍戰犯們自發成立起興趣小組,來到資料瀏覽室借閱抗美援朝相關的報紙信息,雲山戰役長津湖戰役,不管是多大的戰役,他們都不會放過。

通過這些大量的閱讀,戰犯們不僅被志願軍將領的指揮作戰能力折服,也終於對志願軍的作戰環境有了深刻的了解。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令他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長津湖戰役。在此戰中,被緊急調入朝鮮的第9兵團還穿着南方過冬的棉衣,便直面了長津湖一帶的密林零下三十多度的極寒天氣。光是想像那個場景,這群曾經養尊處優的原國軍將領就有些難以承受。

當他們看到志願軍戰士們因為物資後勤運輸總是被美軍轟炸機炸毀,很多前線部隊一天只能吃一頓飯,而且只有一個馬鈴薯,必須就這雪水勉強果腹時,戰犯們陷入了沉默。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圖:正在吃馬鈴薯的志願軍戰士

等到他們看到長津湖戰役後,全連隊戰士被無聲無息凍成冰雕時,這些戰犯再也忍不住了,含着眼淚找到功德林的管理人員,紛紛報名請求去往抗美援朝的前線,也為保家衛國出一份力。

不過他們還在勞動改造中,當然不能隨便離開功德林。既然前線陣地去不了,這些戰犯們便開始為志願軍的後勤儲備出一份力。

當時為了滿足幾十萬志願軍每個月至少1400多萬斤炒麵的需求,全國各地都掀起了為支援志願軍炒炒麵的運動。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圖:炒炒麵運動

等到這場運動席捲到功德林監獄時,這裡的管理人員發現,絕大多數戰俘都對此保持着極高的熱情。就連重病纏身的杜聿明都坐不住了,也爬起來每天揮汗如雨地給志願軍炒炒麵。


抗美援朝勝利後

之後,抗美援朝前線傳回來的勝仗越來越多,參與炒炒麵的國軍戰犯們再收到消息時,除了喜悅,更是多了幾分參與其中的自豪感。

到了1953年,美國不得不簽訂停戰協議,志願軍凱旋而歸,國軍戰犯們中的很多人已經徹底轉變了自己的思想,積極投入到了勞動改造中。

等到他們改造成功,分批次獲得了特赦,這些國軍戰犯很多都成為了全國政協中的一員,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國家為人民盡一份力。

1950年,國軍戰犯們聽說長津湖戰役後,為什麼各個淚目紛紛請戰? - 天天要聞

圖:最後一批獲得特赦的國軍戰犯們

抗美援朝作為立國之戰,不僅在外震撼了世界,也在內鼓舞了廣大中國人。

同時此戰也再次證明,在面對外敵時,中華同胞總能擰成一股繩,同仇敵愾。

致敬所有參與此戰的偉大先烈!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 天天要聞

金日成催促中國立即出兵,毛主席說他想多了,得讓蘇聯和他說說

就在早前,朝鮮已經接到了毛主席親自簽發的電報,明確表示中國將出兵援朝,並已做好準備。然而,朴一禹來到瀋陽後,並沒有就志願軍入朝具體事宜進行溝通,只是傳達了金日成首相的要求,希望中國軍隊立即過江,並說金日成現在德川,志願軍指揮部也應該設在那裡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 天天要聞

來自鐵軍第43軍的兩大王牌師,六大軍長,皆是軍中翹楚

在1948年十一月,由東北野戰軍第六縱隊改編而成的第43軍,是解放戰場上,四野大軍的頭號主力部隊之一,為加快促進東北地區的解放立下赫赫戰功。在戰略追殲階段,第43軍與兄弟部隊共同南下作戰,參與衡寶戰役,和兄弟部隊共同重創白崇禧軍事集團。此舉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 天天要聞

戰火中的科技革命:重塑未來戰爭新紀元

戰爭衝擊波,科技世界的重塑與變革。近期戰火在世界的某個角落再次點燃,但這場戰爭不僅僅是對地理和政治版圖的重新劃分,更是一場科技領域的無聲革命。戰爭的硝煙背後隱藏着科技創新的澎湃動力,正在悄然改變我們的世界。首先,我們看到了無人機技術的突飛猛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