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林:中美關稅戰期間,身為商人的我做了一個艱難選擇……

中美經貿高層在日內瓦會談中達成重要成果——雙方互相取消了對對方的報復性關稅,可以說過去一個多月高度緊張的中美關係暫時趨緩了。

但是,無數中小企業主進退維谷的生存困境依然存在。相信不少讀者都記得,tiktok難民、俄勒岡「種田哥」木林不僅是一名小紅書網紅,還是一名從事派對租賃的企業家,此輪中美貿易戰對他的業務造成了巨大影響。

正如他在自己視頻中提到的那樣,「讓我們不要忘記今年春節前後小紅書上那種中美人民團結在一起的感覺」——畢竟我們都知道,貿易戰沒有贏家。

近日觀察者網連線了木林,讓我們跟隨「種田哥」,在關稅數字的餘震中傾聽一下來自美國真實市場主體的聲音。

【對話/觀察者網 鄭樂歡】

觀察者網:我看到在近期視頻中,你的溫室大棚終於搭建好了,感覺怎麼樣?

木林:這就說來話長了,今年的春天來得晚了些,不過問題不是很大。我從一家專門做美國市場的中國公司那邊訂購了7個花箱,正如你在視頻中看到的那樣,我計劃將它們全都製作好放在溫室里。我大概種了30株幼苗,當然還計劃在外面山上也種一些。目前來說,我的「種田計劃」一切順利。

觀察者網:有沒有和中國網友討論你的「種田」過程?這次從他們那邊有沒有收穫什麼啟發?

木林:當然,我現在在小紅書上有一個群聊,在裏面我們會討論各種事情,不只是種田,關於最近發生的一些時事我們也會討論。的確,從中國網友那裡我又接受到了很多新的意見和想法。

我認為大家看我「種田」,都能夠享受到一種身臨其境的「雲體驗」,所以我會問我的中國朋友們很多問題,讓他們也更多地參與到我的「種田」工作中。有意思的是,他們稱自己是「雲監工」。

木林在大棚里將幼苗種到買來的花箱中小紅書

觀察者網:剛才你提到你從一家中國公司進口花箱,這是否會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這次關稅戰對你的公司業務有什麼影響嗎?

木林:首先,我對比了好幾家公司的產品,因為這家中國產品的價格比美國貨更加便宜,且免運費,所以我選擇了這家中國公司的產品。

接著說說關稅戰的影響,毋庸置疑,影響非常大。舉個例子,我有一位朋友在美國開電玩街機廳,她從一家中國公司那邊買了幾款街機遊戲,大概花了10萬美元,但是剛生產出來且發貨不久後,中美貿易戰就開始了。於是,這些遊戲就擱置在港口外的海面上無法卸貨,因為她必須支付兩倍、甚至三倍於原來的價格。當時,在美國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所以那段時間我什麼都沒有採購。

我之前也講過,我的業務是負責派對租賃的,因此需要進口很多蹦蹦床、充氣水滑梯這樣的產品,而大部分都是中國製造,特別是從廣州那邊採購。但這次關稅戰期間,我幾乎沒有採購任何東西,因為高額的關稅讓這一切都失去了意義。請問有哪個理性的商人會繼續按原來的路子採購?所以我就停止了採購,這次貿易戰對美國和中國都是一次打擊,我看不出來這對美國有什麼幫助。

現在,中美暫時達成了協議,這是一件好事,不過的確很多人在此前都遭受了很大的關稅衝擊。

觀察者網: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後,部分商品價格漲幅超50%,對此,你有沒有感受到?能不能舉例說明一下有哪些商品因關稅漲價後變得難以承受?

木林:當然,衣服比以前更貴了,電子產品也變得更貴了,最令人吃驚的是食品價格大幅上漲,比如雞蛋。這只是我的直觀感受和分享,我並不了解關稅對於物價的影響究竟是怎麼樣的。

目前,美國政府有兩個主要想法:第一,讓製造業重返美國,但這要花費很長時間;第二,與各國簽訂互惠貿易協定。我們的領導層認為這對美國人民來說是個好事情。但我認為,他們並沒有充分考慮這個問題,或者說他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他們根本不在意貧困人口。對於美國的中產階級和富裕階層而言,他們完全可以承受關稅戰下的通貨膨脹,但對於那些原本就苦苦掙扎的人而言,他們就很難撐下去了,所以關稅對這個群體的影響和打擊是最大的。但我們領導層聲稱從長遠來看,這些人都會受益,這完全說不通。

我知道這次貿易戰不僅對很多美國民眾,也對很多中國民眾有影響。

其實,現在很多人都意識到,美國的關稅政策無法真正幫助大多數美國公民,因為關稅帶來的成本都被企業轉嫁給了消費者。美國對中國產品徵收145%的關稅,但誰來支付這筆費用?我敢保證,不會是企業,而是消費者。

實際上,作為一名商人,我自己也面臨過道德選擇困境。貿易戰期間我沒有進口任何東西,與此同時我的生活成本卻在不斷上漲。在這種情況下,一家企業很容易就會把成本轉嫁給客戶。所以,我不得不審視自己、捫心自問——我到底應該怎麼做?是將成本轉嫁給我的客戶?還是我們自己承擔成本?

後來,我們公司製作了一個視頻,並且分享給了社區的朋友們——我們告訴大家,我們會自己承擔通貨膨脹的成本,承諾在此期間不會漲價,並且呼籲社區的其他企業也這樣做。

當地時間2025年5月16日,美國普萊森頓沃爾瑪超市沃爾瑪公司此前表示,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其將上調部分商品在美售價。特朗普則認為,沃爾瑪去年利潤豐厚,理應自行承擔關稅成本。 IC photo

觀察者網:這是一個很艱難的選擇。

木林:說實話,我知道從商業角度來說,這麼做是沒有任何道理的。但我想說的是,我們可以整天把愛國主義掛在嘴邊,但當危機來臨的時候如果沒人願意做出自我犧牲,那這算哪門子的愛國主義?現在我的確賺得比以前少了,不過這也沒關係。

觀察者網:之前紐約時報做過一個報道,其中盤點了普通美國人家中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一些商品的依賴度甚至高達99%以上。在你的生活中,中國製造的比例有多少?

木林:非常多,比如現在我用的蘋果手機、筆記本電腦,還有很多汽車零部件和電器都是中國製造的。再比如,我之前跟你分享的蹦蹦床、充氣水滑梯也都是中國製造的,沒有它們我的生意就做不成了。能夠生產這些產品的地方,除了中國,可能就只有墨西哥菲律賓的幾家工廠。所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基礎用品上,很大一部分來自中國,對此我沒有感到任何困擾。

但是你知道,在美國有一種刻板觀念:當我們談到「中國製造」這個詞時,往往會帶有負面色彩,而這些想法很大程度上是那些希望獨佔市場份額的美國公司所主導和宣傳的,比如宣傳中國製造的產品質量有問題等等。要知道中國製造的產品成本只有美國的十分之一,然後美國公司進口這些「中國製造」,以八倍於成本價的價格出售,賺取高額利潤,同時繼續宣傳「看看,這就是所謂『中國製造』」的負面信息。

我個人從來沒有買到過有什麼質量問題的中國產品,所以並沒有受到「中國製造」的困擾。事實上,既然現在貿易戰已經趨緩,未來我也希望更進一步研究中國市場,看看怎麼從中國採購更多的產品,來解決成本問題。

圖片來源:紐約時報

觀察者網:你提到未來你想從中國採購更多的產品,目前有什麼渠道嗎?因為我看到你在最近的視頻中有談到你正在使用淘寶。

木林:是的,之前我一直在淘寶上閑逛。我注意到一些充氣玩具公司如果賣給本國人的話價格會便宜很多,但如果他們賣給美國人的話,價格會貴得多,這還是在扣除進口費之前。所以,這其中有很多可以研究的空間。

觀察者網:中美貿易戰爆發後,美國社交媒體出現了「關稅難民」這樣的標籤,部分人認為這是民眾對美國關稅政策的無奈反抗。從「TikTok難民」到「關稅難民」,你怎麼看美國人包括自己身上的這些新標籤?你如何看待美國人因為關稅而轉向中國購物APP的這種現象?

木林:也許是我在小紅書呆的時間比較久了,「TikTok難民」這個詞對我而言都有點陌生了,我覺得自己現在更像是從TikTok來的朋友。小紅書上我受到了中國網友的熱烈歡迎,並且在和中國人互動之後,我的觀念也在很多方面發生了變化。其中最大的一點是經濟層面的。我想說,我真的厭倦了企業的貪婪,尤其是我開始和中國人打交道後,我才真正意識到他們做的事情有多猖獗。

曾經有一段時間,當我得知中國某樣產品的價格,我會不自覺地驚訝然後心想「這價格不可能是真的,騙人的吧」,或者是「便宜肯定沒好貨」。但在和中國網友互動、「對賬」以後,我意識到這確實是真的。

我猜很多美國人的心態都發生了變化,於是就變成了所謂的「關稅難民」。就像我之前說的,等關稅風波過去,我想立刻研究一下怎麼從中國採購更加便宜的產品。

觀察者網:這次中美經貿會談達成聯合聲明,雙方都取消了報復性關稅,普通美國民眾如何看待這一成果?美國商界對此又有什麼看法?

木林:我不太願意代表其他人發言,但我認為沒有哪個商人會希望看到貿易戰爆發,也沒有任何一國的民眾會歡迎貿易戰。所以,貿易戰暫告一段落既讓我感到一絲擔憂,也讓我重新燃起一絲希望,現在美國社會也受到了這次中美經貿談判結果的鼓舞。自從我來到小紅書以來,我就一直堅持這個立場:與中國朋友和平相處,我們攜手發展,遠比互相對抗要好得多。

4月中旬以來,多名博主在tiktok發佈了奢侈品代工揭秘的視頻。視頻同時嵌入一行小字:去敦煌網,用更低的價格購買類似的商品,敦煌網就此在外網走紅。視頻截圖

觀察者網:沒有人希望看到貿易戰爆發,但實際上現在有很多人都擔心「戰火」會重燃,美國社會是否有類似擔憂?對此會有什麼應對措施嗎?

木林:據我了解,美國民眾並沒有很擔心這種情況會再次發生,至少目前我們正在朝着與貿易戰相反的方向前進,這點還是比較鼓舞人心的。

但不得不說,再次爆發貿易戰的風險和可能性是客觀存在的。我認為,應對這種風險的唯一合理方法可能就是去找其他國家進行貿易。我無法想像美國能自己生產廉價的玩具、鞋子或衣服,我們現在根本沒有這樣的能力,因為成本實在太高了。但一旦我們將這些製造業外包,也就失去了競爭優勢。

儘管這不是我想要的,但如果未來中美貿易戰再次爆發,並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的話,美國企業可能就不得不去墨西哥、菲律賓、印度等地尋找替代商。這很正常,也是商業發展的自然規律。但我不認為「美國製造」能變成現實,因為現實情況就是美國企業與美國民眾仍然需要廉價產品,而這些產品在美國本土根本找不到。

觀察者網:之前你在小紅書上發過一條視頻,你提到「讓我們不要忘記今年春節前後那種中美人民團結在一起的感覺」,而這條視頻發佈的時候,中美經貿會談還沒有開始。能談談你當時發這條視頻的感受嗎?

木林:是的,那條視頻實際上是在中美貿易戰期間發佈的。在那段時間中,我與很多中國網友交流過,很多人都對美國表達了憤怒,這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發佈這個視頻,一方面是做一個善意的提醒:我並不是那個向中國徵收關稅的人,而你們也沒有向我徵收關稅,所以我們之間仍然可以做朋友。另一方面,我想讓大家回憶一下,今年1月時小紅書的那種氛圍,我們彼此分享、彼此學習。雖然後來發生了這樣那樣的政治事件,導致中美兩國關係變得緊張,但我認為如果我們能保持1月份的那種精神狀態,將是克服這些障礙的最佳途徑。大部分美國人都渴望和平,雖然有些人持不同意見,但大部分人都希望與其他國家和平共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