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選舉後,馬科斯再次公開向杜特爾特家族釋放和解信號。
近日,馬科斯接受知名記者安東尼·塔韋拉專訪的視頻在YouTube頻道發佈,視頻中兩人談到一個敏感問題,即馬科斯是否願意改善與杜爾爾特家族的關係。
面對這一敏感且棘手的問題,馬科斯並沒有避而不談,而是回應「是的。我不想要麻煩。我想和每個人和平相處,這樣更好」。緊接着又補充說「我已經有很多敵人了,不需要敵人。我需要朋友。」
此外,馬科斯還透露,在中期選舉期間菲律賓民眾對政府服務「感到失望」 ,其中一個原因是激進、頻繁的政治鬥爭讓民眾十分厭倦。
這是兩大陣營決裂後馬科斯首次公開表示希望與杜特爾特家族緩和關係,再聯想到中期選舉後,馬科斯第一時間通過媒體放風:他不希望彈劾薩拉,內閣成員應與薩拉保持距離,避免產生矛盾,所以人應把精力放在公共服務上。
顯然,為菲律賓民眾提供公共服務成為馬科斯釋放和解信號的「擋箭牌」。
尷尬的是,根據最新民調顯示,馬科斯上台以來,菲律賓飢餓人數增加了23%,大米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了45%,民眾生活壓力顯著增大。在這種情況下,政治和解能否真正改善民生,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不過,兩次釋放和解信號恰恰說明,馬科斯對於緩和兩大陣營緊張關係是迫切的,這與前幾天形成鮮明對比。
要知道中期選舉前,馬科斯陣營恨不得將杜特爾特陣營按在地上摩擦,先是指使司法部門翻出薩拉去年「危險言論」這一舊案,並重新啟動調查;緊接着又令菲眾議院再次推動彈劾案,試圖讓菲參議院在最短時間審判薩拉。
然而,中期選舉僅僅過去幾天,馬科斯的態度就發生巨大轉變,所以有專家表示,杜特爾特陣營應該趁機抓住這個機會,與馬科斯達成和解,避免遭到進一步打壓。
確實如此,若達成和解,杜特爾特陣營將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首先馬科斯陣營或撤回彈劾案,減輕薩拉壓力。其次馬科斯陣營也可通過菲律賓政府向ICC施壓,要其在杜特爾特禁毒案中讓步。
問題是,面對馬科斯的主動求和,杜特爾特陣營一定會接受嗎?答案是「不一定」。
杜特爾特、薩拉等人常年混跡在菲律賓政壇,對政治鬥爭的殘酷性深有體會,十分清楚兩大陣營的矛盾不是馬科斯簡單的一句和解的話就能擺平的。
更何況,在杜特爾特陣營眼裡馬科斯並不值得信賴。此前,馬科斯家族巨額貪污而名譽掃地,以馬科斯的資歷和政治聲譽根本不可能競選上總統。
後來,在杜特爾特的極力扶持下,馬科斯才上台的。結果呢?馬科斯不僅違背承諾,還把杜特爾特送進大牢、彈劾薩拉。
所以杜特爾特陣營早就將馬科斯視為一個背信棄義的傢伙,怎麼還會接受他的和解請求呢?難道還讓他再背刺一次嗎?
再者,馬科斯陣營處境不妙,杜特爾特對此心知肚明,很清楚和解可能是馬科斯的權宜之計。
雖然馬科斯陣營在中期選舉中拿下6個席位,杜特爾特陣營只獲得5個。但剩餘參議員中有很多中間派和未公開表態的,外界普遍認為24個參議員中有9-11個最後將站隊杜特爾特。
這一結果直接打破了馬科斯 「一手遮天」 的設想,使其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跛腳總統」,在推動稅改、基建等重大政策時將面臨巨大阻力。
對杜特爾特陣營來說,不僅能很容易否決薩拉彈劾案,還能在其他問題上與馬科斯抗衡。近期曝光的選舉資金醜聞引發廣泛關注,杜特爾特陣營完全可以通過參議院調查此事,打馬科斯陣營一個措手不及。
面對如此不利局面,釋放和解信號很可能是馬科斯的一個策略,通過塑造"尋求團結"的形象,緩解輿論壓力,同時為可能到來的彈劾危機預留緩衝空間。
也就是說,一旦馬科斯掌控局勢,有可能捲土重來。屆時,馬科斯陣營對杜特爾特陣營的打擊將更瘋狂和徹底。
最後一點是,兩大陣營的鬥爭也讓馬科斯陣營陷入了內鬥,最初只是伊梅倒向杜特爾特陣營,但馬科斯陣營因為在中期選舉失利導致資源變少,很多人開始對有限的資源展開爭奪。
據悉,比·蒂昂科、桑德羅·馬科斯、以及羅慕亞德斯都有意競選眾議長,蒂昂科甚至因此將在達沃市選舉失利甩鍋給羅慕亞德斯,稱是他推動薩拉彈劾案、得罪當地民眾所致。
馬科斯很清楚,若繼續與杜特爾特斗下去,因為資源減少,自己陣營或許也會爆發紛爭。
原創:馬鈴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