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記者問|魯劇「出圈」打開文旅新賽道,山東今年這些新劇等你來看→

5月14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抓改革創新 促高質量發展」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邀請山東省廣播電視局主要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深化科技創新,加快構建廣電大視聽產業發展新格局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記者:

目前,超高清頻道建設已成為廣電行業搶佔發展先機的關鍵賽道。請問,作為區域廣電領域的重要力量,省廣電局採取了哪些具體舉措來推動超高清頻道建設?

王唯寧:發展超高清頻道不僅是顯示設備的升級,更是廣電視聽領域一場涵蓋技術研發、產業協同、消費升級、社會服務的系統性變革。它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視聽需求的「民生工程」,也是搶佔全球數字經濟制高點、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戰略工程」,為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國家高度重視超高清發展,將超高清發展列入「兩重」「兩新」政策支持範圍。

今年省廣電局有兩項超高清工作任務。一是確保山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在今年9月底開通播出。二是保障山東有線電視用戶和IPTV用戶在今年年底收看到4套央視、9套省級衛視共13套新增的超高清直播頻道。目前,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進展順利,在此簡要彙報工作情況。

一是全力加快推進山東衛視超高清頻道建設。山東納入國家廣電總局超高清建設試點後,第一時間向省委、省政府報告,爭取各方面支持。積極向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溝通協調,會同山東廣播電視台按時完成可研報告編製、立項審批等工作。目前,山東廣播電視台已順利完成第一批建設任務,預計9月底完成第二批項目建設和系統驗收,為超高清頻道開播奠定紮實的基礎。

二是進一步提升有線傳輸網絡承載能力。全面推進超高清傳輸覆蓋網業務升級改造,確保超高清節目高質量傳輸。目前,山東有線451萬「享TV」用戶全部支持收看4K超高清節目。山東IPTV 4K超高清機頂盒用戶已達1492萬戶。中國廣電山東網絡有限公司和海看公司已制定系統擴容改造方案,並完成集成播控前端部分設備的更新採購。下一步,山東將依據全國超高清頻道上星整體進度,分階段支撐節目落地需求,確保年底前滿足13套4K直播頻道落地傳輸需求,讓更多用戶能夠暢享高質量的超高清節目。

三是穩步推進4K超高清節目上星傳輸建設實施。指導山東廣播電視台加強超高清節目衛星傳輸系統技術方案研究論證,及時將建設方案上報總局,已於今年1月21日通過國家廣電總局專家論證。目前,相關設備已完成選型、測試等,預計5月份完成招標採購,9月底前完成系統驗收。台站建成後,將可實現傳輸山東衛視高清節目和4K超高清節目上星,為山東衛視4K超高清頻道全國覆蓋提供有力保障。

山東廣播電視台記者:

我注意到,2025年山東在影視精品打造方面正發力多元探索。請問,在科技賦能之外,針對政策服務保障、影視資源統籌等方面,省廣電局還推出了哪些支持舉措?

王唯寧:省廣電局在加強精品創作政策服務、影視資源統籌等方面實施了一系列有力舉措,切實做到政策給力、服務周到。

在扶持政策方面,出台《關於在全省廣電系統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實施意見》《山東省省級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創作傳播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等系列文件,對一些大項目、好項目給予較高資金扶持。比如,對榮獲「五個一工程」獎的優秀作品,按所獲獎金1:3獎勵,榮獲其他常設全國性文藝獎項的按所獲獎金1:1獎勵;對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首播的電視劇,省級每集獎勵30萬元,青島市級每部最高獎勵200萬元,煙台市級最高獎勵100萬元,青島西海岸區級每部最高獎勵300萬元;對在央視八套黃金時段、省級衛視和國內主要視頻網站首播的作品都有相應資金獎勵。還圍繞「產業所需、政府所能、企業所盼」,工作中陸續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前不久剛剛發佈了《山東省推動「微短劇+」創作計劃工作方案》。市縣級層面也都紛紛出台具有本地特色、含金量較高的政策措施。對這些政策,省市縣可以疊加享受。

在資源統籌方面,編印山東視聽內容創作素材庫、服務目錄和政策清單,採取主動出題、統籌推進的方式,積極謀劃創作選題,建立重點項目庫並動態調整。與省作協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連續舉辦兩屆視聽文學劇本大賽,建立網絡視聽評論家管理制度,定期召開創作對接會、座談會等,搭建合作溝通橋樑,讓更多好故事「熒屏見」。出台《山東省網絡視聽產業基地(園區)管理辦法》,掛牌影視與網絡視聽產業基地9家。積極招引製作機構和合作項目,目前全省影視製作機構2900餘家、年增長達30%。連續舉辦3屆山東網絡視聽大會,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已逐步成為山東視聽領域品牌活動,5月將在煙台舉辦第四屆山東網絡視聽大會。連續三年舉辦國際短視頻大賽,徵集作品超萬部,已成為一項特色賽事和品牌活動;4月11日在泰安舉行2024大賽成果發佈儀式和2025年啟動儀式,相關作品及活動收穫來自全球數以億計的點贊和評論,形成強大聲勢和影響。

在政務服務方面,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開發上線「齊魯嗨拍」微信小程序,提供選題策劃、政策諮詢、事務協調、拍攝取景、服化道美等「一站式」的服務。在北京上海舉辦山東影視政策推介交流活動,在青島舉行微短劇創作座談會,為200多家製作機構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以「標準辦」「極簡辦」「安心辦」「提級辦」為主要抓手,對重點項目實行「跟蹤式」服務並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建立審查「綠色通道」,發起成立山東省影視拍攝服務聯盟,直接取消證照證明材料25項,壓減24項,初審周期大幅縮減50%。比如,去年反映山東抗日根據地八年抗戰史的電視劇《我們的河山》在臨沂拍攝期間,省市縣及基地四級組建工作專班,積極幫助劇組協調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該片順利攝製、提前殺青,受到導演好評。《警察榮譽》從首次送審到最後播出,全程僅用1個多月,並且「只跑一趟」、全程代辦、直到辦好。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記者:

劇集產業是拉動視聽文化消費的重要力量,山東近年來製作播出了一系列視聽精品,有力推動了視聽產業發展,我想了解一下,下一步山東還將推出哪些優質劇集項目來帶動旅遊消費?

李建華:近年來,省廣電局着力塑強「魯劇」「網絡魯劇」「魯派紀錄片」等新優勢,電視劇《南來北往》《國色芳華》、紀錄片《大河之洲》《大泰山》《昆嵛》《微山湖》等等一批優秀作品熱播出圈,有力帶動了文旅消費。如,電視劇《國色芳華》、電影《唐探1900》在樂陵影視城拍攝,在春節前後,熱播後帶動當地遊客增長42%,菏澤市為《國色芳華》免費提供牡丹花帶動春節期間催花牡丹銷售增長33%,實現「一部劇帶火兩座城」。電視劇《迎風的青春》、網絡劇《法醫秦明之天譴者》在東營拍攝近1年,劇組直接消費和粉絲間接消費超5億元。

下一步,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深入實施「影視+文旅」行動,進一步加強政策支持、創作生產、服務保障、人才引育,努力打造更多優秀作品,更好地帶動文旅消費、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一是擦亮「魯劇」品牌。重點抓好電視劇《我們的河山》《生萬物》《膠濟往事》《黑夜告白》《芬芳喜事》等創作和播出推介工作,爭取推出2—3部全國有影響、「兩個效益」俱佳的電視劇。

二是推進網絡視聽工程。組織創作播出網絡劇《歸良辰》《逆轉命運的我們》《燃燒的火鳥》、網絡電影《小鎮大英雄》《戰神戚繼光》、網絡微短劇《反詐破局》等一批精品項目,策劃創作網絡紀錄片《非遺密碼》、網絡動畫片《馭靈師》、系列短視頻《從河說起(第三季)》《光芒》等,進一步提升「網絡魯劇」品牌的影響力。

三是實施微短劇提升工程。年內力爭普通類以上層次微短劇備案量突破1000部,上線量突破100部。同時,聯合有關部門啟動「跟着微短劇游齊魯」等十大「微短劇+」創作計劃。策劃創作中華傳統美德、創業創新等微短劇、短視頻等項目。

四是全面提升「魯派紀錄片」品牌。重點推進紀錄片《中國家風》《春秋》《大河之洲(第二季)》《墨子》《國寶在山東(第二季)》及系列短紀錄片《熱血山河》等創作。開展系列優秀紀錄片展播活動。

五是推進動畫片和其他節目類型創作。推動《沂蒙兒女》《科聖墨子》《蘭陵衛》《泰山小敢當》等優秀動畫作品創作。深耕文化IP,持續做強《國學小名士》《黃河文化大會》《戲宇宙》《館長來了》等文藝節目,打造山東文化節目IP。

(大眾新聞記者 程文琪 攝影 李亞平 崔晗 策劃 陳巨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