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2025年06月07日23:52:04 國際 1866

前言

6月5日那天,赤澤亮正登上飛往華盛頓的班機時,公文包里裝着一份讓人意外的"大禮"

誰能想到,這份禮物竟然是拿中國的稀土、天然氣當籌碼,跟美國人討價還價,換取關稅上的甜頭。

日本這是要幹啥?稀土天然氣咋就成了新的博弈工具?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作者-木小小

震撼開場,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說實話,日本這招確實讓人意外。當赤澤亮正把那份厚厚的合作方案擺在美國談判桌上時,在場的美方代表眼珠子都快黏在文件上了。這次日本帶去的方案,核心就是稀土和天然氣這兩張王牌。

按照《日經亞洲評論》的報道,日本準備把自己最擅長的稀土加工技術統統拿出來,幫美國人處理從全球各地開採來的稀土礦。要知道,中國在稀土精鍊這塊可是佔了全球90%以上的份額。這就像是全世界的稀土都得經過中國這道"工序"才能變成有用的材料。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日本現在跳出來說要幫美國繞過這道工序,明擺着就是想在這個關鍵領域跟中國掰手腕。天然氣這邊更有意思。日本不光準備大量購買美國的液化天然氣,還要支持那個著名的阿拉斯加項目。表面上看是能源合作,實際上呢?就是想在能源供應鏈上給中國添堵。

你想想,中美貿易戰一打,中國大幅削減了美國天然氣的進口。美國那些天然氣生產商眼看着幾百億美元的訂單飛了,心裏能不着急嗎?日本這時候主動接盤,既能討好美國,又能在能源安全上多一個選擇。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更狡猾的是半導體領域的合作。日本計劃從英偉達這些美國公司採購數十億美元芯片產品,還要協助生產晶圓等關鍵材料。這套組合拳下來,就是要在芯片產業鏈上對中國形成圍堵。不過,日本為啥突然這麼急切?答案還得從那個讓人頭疼的數字說起。

日本的小算盤

說到底,還是被600億美元貿易逆差給逼急了。美日之間的貿易就像一個蹺蹺板,日本這頭總是沉下去。每年日本都要多賣600億美元的東西給美國,這個數字就像一根刺,扎在特朗普心裏。特朗普看着這個數字就來氣,三天兩頭威脅要加關稅,搞得日本人如坐針氈。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日本政府內部開了無數次會,琢磨怎麼解決這個燙手山芋。光靠自己削減出口?那不是自砍手腳嗎。增加從美國的進口?能買的早就買了,總不能強迫日本人都改喝可口可樂吧。這時候中國就成了"救命稻草"中美關係緊張,美國正愁稀土供應斷鏈、天然氣沒人買呢。

日本人的嗅覺向來敏銳,立馬嗅到了機會——既然美國人最恨中國,那我就拿中國當籌碼,說不定能讓特朗普轉怒為喜。有個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得很直白:"我們認為,通過加強經濟合作對抗中國,能推進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這話說得夠露骨,簡直就是把"踩着中國上位"寫在臉上。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戰略焦慮背後,其實是日本在大國博弈中找不到位置的無奈。就像一個夾在兩個巨人中間的小個子,左右為難,乾脆選邊站隊算了。但問題是,美國人真的買賬嗎?

美方的內部分歧

有意思的是,美國內部其實也挺亂的。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在華盛頓某個會議室里,三個美國政府高官圍着桌子,為了日本的提議爭得面紅耳赤。財政部長貝森特、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還有貿易代表格里爾,這三個人在關稅問題上各有各的想法。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據接近談判的消息人士透露,三人經常當著日本代表的面就吵起來,搞得日本人都不知道該聽誰的。貝森特這個人比較溫和,像個會計師,總是算着經濟賬。他覺得關稅不能搞得太狠,會傷害美國經濟,畢竟通脹上去了,選民會用選票說話。

盧特尼克就不一樣了,這傢伙是個十足的鷹派,寧可經濟衰退也要搞貿易戰。他在採訪中說過,即使關稅導致經濟衰退也是"值得的"。格里爾呢,跟着特朗普干過第一任,算是"老司機"了。但正因為經驗豐富,他知道關稅這個東西就像雙刃劍,用好了是武器,用不好傷的是自己。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這種內部分裂,讓日本的如意算盤變得複雜起來。你說該討好誰?跟貝森特套近乎,盧特尼克不高興。拍盧特尼克馬屁,貝森特翻白眼。更要命的是,真正有決定權的特朗普到底聽誰的,誰也說不準。更要命的是,萬一其他國家看日本這招管用,也跟着學樣怎麼辦?

韓國會不會也拿中國當籌碼?歐盟會不會也來這套?到時候大家都拿中國利益做交易,國際貿易秩序不就亂套了?這種"有樣學樣"的連鎖反應,可能比單純的日美關稅談判影響更深遠。中國當然不會坐視不管。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中國的反制與未來

說到反制,中國這邊可不是嚇大的。商務部發言人的話說得很清楚:"中方堅決反對任何一方以犧牲中方利益為代價達成交易。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中方絕不接受,將堅決對等地採取反制措施。"這可不是外交辭令,而是實實在在的警告。

中國在稀土出口管制、半導體自主化這些領域,已經積累了相當的反制能力。4月份中國宣布對稀土出口進行管控後,美國企業接連發出短缺哀嚎,特朗普政府面臨著"巨大壓力"。這就像是一記警告——你們想繞過中國?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稀土這塊,中國說限制出口就限制出口,美國企業已經開始叫苦連天了。日本想幫美國繞過中國?問題是技術有了,原料從哪來?中國控制着全球稀土精鍊產能的90%以上,這可不是說繞過就能繞過的。未來的博弈,恐怕會更加激烈。

日本這種"選邊站隊"的做法,短期內可能嘗到點甜頭,但長遠來看,得罪了中國這個重要貿易夥伴,真的划算嗎?中國不光有反制的決心,更有反制的能力。無論是在關鍵礦產、高端製造,還是在市場准入方面,中國都有足夠的牌可以打。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日本如果真的要在這條路上走到黑,那就準備好承擔相應的後果吧。說白了,在大國博弈中耍小聰明,最後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歷史會記住誰站在了正確的一邊。

結語

日本這招"借刀殺人",表面上看挺精明,實際上暴露了它在中美之間找不到平衡點的焦慮。當盟友關係建立在損害第三方利益的基礎上,這樣的合作能走多遠?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歷史告訴我們,靠出賣別人獲得的利益,往往不會長久。真正的大國智慧,不是在巨人的夾縫中投機取巧,而是在變局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價值。

面對日本的這套組合拳,你覺得中國該如何見招拆招?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參考材料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警惕!「日本計劃犧牲中國利益,換美關稅讓步」稀土天然氣成籌碼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哈馬斯研究停火方案 內塔尼亞胡誓言「連根剷除」 - 天天要聞

哈馬斯研究停火方案 內塔尼亞胡誓言「連根剷除」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2日說,正在研究斡旋方所提交的加沙地帶停火方案,但哈馬斯要求以色列軍隊必須完全撤出加沙。同一天,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強硬表態,誓言要「連根剷除」哈馬斯。眼下,....
韓國國會通過戒嚴法修正案 - 天天要聞

韓國國會通過戒嚴法修正案

△韓國國會(資料圖)總台記者獲悉,當地時間7月3日下午,韓國國會全體會議通過戒嚴法修正案,新法案規定在宣布戒嚴後,任何人包括軍方以及警方等將不得妨礙國會議員和國會工作人員出入以及會議進行。
管人管兩層,梯隊建三層 - 天天要聞

管人管兩層,梯隊建三層

作者:劉欣作為一名企業顧問,我這些年服務了不少客戶,客戶規模小則十幾億、大則上千億,我們還專項做了不少組織管理方面的諮詢項目。但我發現在組織管理中,很多企業陷入了一個慣性誤區:幹部只管直接下屬,老闆只管一級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