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美國暫時認慫,前路如何?

(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點贊」以及「轉發」,以支持繼續創作,謝謝大家!)

之前的文章有說過,美國給中國加關稅是想「殺雞儆猴」,給和其他國家的談判上壓力。

而美國對中國的關稅戰,最終只會以美國的放棄投降結束!

現在事情的發展也差不多,美國取消2025年4月之後的大部分關稅,只保留剩餘10%的關稅,另外24%的關稅暫停加征90天。

中國呢,就默默地看着你瞎折騰,你減多少,我也減多少。

美國在今年2月1日和3月3日,兩次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 20%關稅。

中國也採取了兩次反制措施:

對原產於美國的煤炭、液化天然氣加征15%關稅,對原油、農業機械、大排量汽車、皮卡加征 10% 關稅等措施。

對美國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等農產品加征 10% 關稅等措施。

也就是說,加上會談保留的10%的關稅,中國出口美國的商品仍有30%的關稅。

而中國對美國徵收的關稅,是10%加上其他的關稅。

那為什麼可以提前做出,關稅戰美國會投降的預測呢?

因為對中國的經濟實力和人民力量來說,中國在關稅戰里可以碾壓美國!

美國想靠着國內的游兵散將,一邊對其他國家「關稅訛詐」,一邊向國內大量企業身上捅刀子,基本就是瞎搞。

特朗普嘴裏喊的「製造業迴流,讓美國再次偉大」也是做夢,因為成本太高,美國根本沒有這個實力搞出來。

特朗普當初想得很美,把關稅當「訛詐工具」,利用關稅和優勢談判地位,和各個國家一對一的談判,逐個擊破。

結果一個多月了,美國發現這招不好使了。

折騰了這麼長時間,別說墨西哥加拿大了,連「好哥們」日本也都搞不定。

日本在關稅談判中,也沒怎麼給特朗普面子,只說可以買點能源和武器裝備,5月5日,石破茂表示:「以汽車為代表的關稅,我們絕對不能接受。」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僅沒有取得效果,反而讓其他國家抱的更緊了。

5月7日,歐盟貿易委員表示:「歐盟正加速推進和亞洲國家的自貿談判,我們要確保歐盟不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

再說中美的貿易,2024年中美貿易額近7000億美元,中國連續多年穩居美國第三大出口市場,美國高度依賴中國提供的工業製成品和關鍵中間品。

並且美國對華的出口,直接支撐了超過86萬個就業崗位。

如果美國想和中國徹底脫鉤,國內大規模失業和產業癱瘓是跑不了的。

對中國來說,從2018年到2024年,中國對美國出口比例從19.2%降到14.7%,對美國市場的依賴已經明顯下降。

對美國的這點出口份額,中國既可以轉向其他國家,也可以「出口轉內銷」。

我們央行也已經採取了5月8日起降息,15日起降准,這個貨幣政策大殺器,來穩定經濟。

而且,中國還使出了一系列非關稅反制手段:包括大幅減少從美國進口農產品……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措施,將多家美國軍工企業列入制裁清單。

咱們現在在軍工領域也是能限制美國的,不限制你的時候,是因為中國不懼。限制你的時候,你還是得頭疼!

所以,以中國內部經濟的穩定性和韌性,關稅戰一定是美國先投降。

如果雙方同時失去對方的市場,一定是美國先頂不住。

面對美股下跌和震蕩、美企遍地求助、民怨四起、多州反對、支持率跌到歷屆總統最低等問題,特朗普徹底慌了,開始和中國緩和關係,給自己找台階下。

一會說準備大幅降低對中國的關稅,會對中國很好,會和中國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中國肯定會很高興。

一會又說中國現在完全不和美國做生意了,美國損失了幾千億美元,這都怪他。

現在美國撐不住了,只能給中國打電話請求會談了。

怎麼談呢?很簡單——給中國加多少關稅,就取消多少。

接下來的90天,是剩下24%關稅的暫緩期,中國仍然不會妥協。

中國有實力有底氣,應對後續的關稅對抗,而且,我們也更加摸清了美國的承壓能力。

最後用中方發言人的話,來表明中國的態度。

中國絕不會坐視中國人民的正當權益被剝奪,絕不會坐視國際經貿規則和多邊貿易體制被破壞!

中國不僅現在能贏,後續一樣能贏!

(感謝大家的喜歡和讚賞!創作不易,期待大家的點贊、轉發!感謝大家的支持,聽風的蠶自營烈隱產品已上線,需要的可以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