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曝鎮安的醫養工作有些虛

隨着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中、省先後出台了《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試行)》、《醫養結合機構管理指南(試行)》、《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關於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但鎮安縣醫養結合工作卻不夠規範,甚至欠真實。

為了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有效提升社區居家醫養結合服務能力,根據 《陝西省衛生健康委辦公室關於開展第一批醫養結合服務中心評估認定工作的通知》,經各創建單位自評申報、市級推薦、省級複核、網上公示等程序,2023年4月認定鎮安縣雲蓋寺鎮中心衛生院為陝西省第一批醫養結合服務中心單位。

經各市考核驗收,省專家組評估審定,擬確定鎮安縣高峰鎮衛生院和鎮安縣回龍鎮衛生院為第二批醫養結合服務中心,並於2023年11月予以公示。

然而在鎮安縣高峰鎮中心衛生院僅有4間老年病房,而且和其他病房同處一層,裡邊還曾住過小孩和青壯年患者。

投訴人問到「醫養結合」?主要負責人只是說:「有的醫院在試點,我們沒有搞,但國家在提倡,我們也沒有相應的『醫養結合』人員。『老年病房』的標誌先後貼了兩次,最早是去年4月份貼上去的!」

投訴人再來到鎮安縣回龍鎮中心衛生院,「老年病房」在病房區一樓,同時還貼有「安寧療護床位」,辦公室負責人的解釋是:「『老年病房』是『醫養結合』項目的需求,是為65歲以上老人治療慢性病服務的,床位不緊時可以作為末病患者的人道主義關懷,其他病人也可以入住。」

問到「出現疫情時如何處置老年患者?」回答是:「我們這裡不留置,直接送到縣中醫醫院去了。」


再依據《醫養結合機構服務指南(試行)》、《醫養結合機構管理指南(試行)》,鎮安縣的醫養結合工作還不夠規範。

早在2021年8月,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十二部門聯合出台了《關於深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服務監管」方面指出:醫養結合機構要嚴格執行醫療衛生及養老服務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規範,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和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嚴格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和各項安全安全制度。

2024年1月,陝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等十一部門又聯合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關於「強化醫養結合監管」方面指出:醫療衛生機構提供提供養老服務的場所要與醫療服務區域實行分區管理,做到物理分離,獨立設置。各地要督促提供醫養結合的相關機構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維護老年人生面安全和合法權益。

同時要求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醫養結合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將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國民健康、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等相關規劃。建立完善部門協同推進機制,加強原有醫養結合政策與本意見的有效銜接,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為何鎮安縣的「醫養結合」工作不夠規範,甚至欠真實呢?

投訴人鎮安縣衛生健康局的各級領導卻玩起了太極推手,項局長一再要求與張副局長對接,張副局長卻說:「我剛上任,也沒有分管。『醫養結合』工作應該由『老齡辦』負責。再說回龍鎮鎮安縣城僅十幾公里,有車的病人都進縣城了,沒有多少病人!」

說著便來到鎮安縣「老齡辦」,「老齡辦」的領導不在,又來到鎮安縣計生協會趙秘書長的辦公室,趙秘書長說:「國家沒有明確的『醫養結合』政策,鎮安縣的『醫養結合』分部分,一部分由『老齡辦』負責,『老齡辦』即將劃歸民政口,方案已經出來了,一部分由信息統計股負責。你們和劉股長聯繫,我還有事。」

在鎮安縣衛生健康局信息統計股,劉股長首先說:「我也記不清楚,應該有7家吧,市級有4家,省級有3家,運行比較好的是雲蓋寺鎮中心衛生院。」

一周後又變了說法,既似乎道出了政策與現實的差距,又似乎道出了不規範、欠真實的內因,她說:「上級一直在探索『醫養結合』的模式,現在基本上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居家醫養(模式),一種是集中醫養(模式)。鎮安縣現在沒有一家集中醫養機構,回龍鎮和高峰鎮屬於居家醫養。集中醫養要求太高,每家的項目資金只有3萬元,不論人力和財力都很難實現。」

文章來源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