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5年04月18日00:50:11 國際 4572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今天的主人公名叫方勇,貴州省桐梓縣人,從小他就在農村長大,成年之後他就在外地跑起了運輸,一年能掙10萬元,然而在2015年他卻無意間發現了養牛的商機,於是他決定回到村裡養牛。

他先是花費了18萬元修建了一個牛場,牛場建好後,他並不打算養殖本地黃牛,而是打算養殖西門塔爾雜交牛。

原來,方勇經過多方打聽後,得知西門塔爾牛體型龐大、出肉率高,養殖效益會更好,於是在2015年5月,他通過各種渠道籌集了38萬元,從山東拉回了48頭小牛。

本想指望着這些牛能夠大賺一筆,可沒想到牛剛拉回來沒幾天,這些牛就陸續出現了死亡的情況,一個月的時間就死掉了20頭牛,這讓方勇難受到了極點,一下子就讓他損失了16萬元。

第一次養牛就讓他栽了這麼大的跟頭,方勇的心理壓力很大,但他不得不冷靜下來,因為自己的牛場還有28頭小牛,後來方勇通過請教專家才知道了牛死亡的原因。

原來,牛從山東拉到貴州來,牛不適應環境的變化會產生應激反應,強烈的應激反應才導致了牛的死亡。

吸取了這次的教訓之後,方勇在進牛的時候改變了方法,直接和當地的養牛合作社聯繫,花錢買服務。

合作社派上技術人員跟蹤、管理,之後再到牛場維護一個月的時間,讓牛徹底安頓下來,通過使用這種方法,完美的解決了牛在運輸過程中產生的問題。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此外,通過一段時間的養牛,方勇發現隨着牛的生長,它們的飯量也越來越大,成年牛一天需要吃50斤左右的草料,28頭牛一天就得吃掉1400斤左右的草料,如果買草料養牛,一天光草料就要花費450元。

要想賺錢,就必須得想辦法把草料的成本降下來,那麼他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方勇的老家桐梓縣離茅台鎮很近,他經過詢問養牛的行家,打聽到茅台鎮酒廠生產的酒糟可以喂牛,酒糟裏面富含多種對牛有益的微量元素,有了這些酒糟,方勇就可以少喂些草料,還可以頂替一部分精料。

而且,酒糟只要300元就可以買到一噸,核算下來只要一毛多一斤,而茅台鎮的酒廠有上千家,他覺得這是個不錯的辦法,於是他立即前往酒廠購買酒糟。

從2015年10月份開始,方勇就開始用酒糟來代替草料,可是一個月下來,牛卻出現了厭食的情況,他經過詢問專家後才得知,原來酒糟喂得太多會引起胃酸,於是他在酒糟里加入鹼性的小蘇打來降低酸度。

他經過對飼料配比進行反覆試驗,他發現成年牛一天喂40斤的酒糟,配上10斤的草料,比較適合牛的生長,這樣喂牛一天能增重三斤左右,一年下來牛就能長到1500多斤,可以賣到26000元,除去買牛的成本,一頭牛可以凈賺一萬多元。

之後,方勇又擴大了養殖規模,養殖了幾百頭牛,養牛事業做的是順風順水,農戶們看方勇靠養牛賺到了錢,都紛紛過來取經,都想要跟着方勇一起賺錢。

2018年,方勇在村裡成立了一個養牛合作社,全村的肉牛存欄量很快突破1000頭,而接下來方勇又想到了一個妙招,可以帶動同村的農戶通過養牛賺到更多的錢,可他的做法卻很奇怪,那就是種植一種紅纓子高粱。

方勇不僅自己種,還號召大家一起跟着種,並且他還放出話來,他一定會讓大家的高粱賣上高價,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原來,方勇帶着大家種的紅纓子高粱,是一種專門用來釀酒的高粱,他和酒廠的負責人簽訂收購協議,以4元一斤的價格將高粱賣了出去。

從此,方勇就變成了酒廠的大客戶,而酒廠釀酒產生的酒糟,酒廠便以非常便宜的價格優先供給方勇,而且高粱收割後的秸稈也可以和酒糟一起用來喂牛,然後牛產生的牛糞還能再給高粱施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

方勇帶領大家一起養牛,一起種植高粱,發展特色農業,搞得是風生水起,他也成功地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實現了財富自由,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

那麼,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里留言討論。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受賄9342萬餘元,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一審被判無期徒刑 - 天天要聞

受賄9342萬餘元,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一審被判無期徒刑

7月3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台盟中央原常務副主席李鉞鋒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李鉞鋒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將追繳在案的李鉞鋒受賄所得財
剛剛,外交部回應!信息量大 - 天天要聞

剛剛,外交部回應!信息量大

來源:央視新聞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7月3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外交部:台灣沒有任何根據、理由或權利參加聯合國及其他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7月3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道,美國眾議院近日全票通過「台灣非歧視法案」,要求美政府支持中國台灣地區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獲得參與經濟...
美媒:中國AI在全球愈發受歡迎,全球多地機構正轉向中國模型 - 天天要聞

美媒:中國AI在全球愈發受歡迎,全球多地機構正轉向中國模型

【環球網報道】美國《華爾街日報》1日報道稱,中國人工智能(AI)模型在全球愈發受歡迎,這一趨勢正挑戰美國在全球AI產業中的主導地位。在歐洲、中東、非洲和亞洲,從跨國銀行到公立大學,用戶正轉向DeepSeek等中國公司推出的大語言模型,作為ChatGPT等美國產品的替代方案。 DeepSeek標誌圖 圖源:視覺中國《華爾街日報》援...
美媒爆:美方暫停對烏部分軍援,未提前通知澤連斯基與歐盟 - 天天要聞

美媒爆:美方暫停對烏部分軍援,未提前通知澤連斯基與歐盟

【環球網報道】據美國「政治新聞網」7月2日報道,知情人士透露,五角大樓作出暫停對烏克蘭部分軍援的決定,令一些美國議員、國務院官員以及美國位於歐洲的主要盟友「措手不及」。美國五角大樓 資料圖 圖源:美國國防部網站「政治新聞網」7月1日稱,五角大樓已暫停向烏克蘭運送部分防空導彈及其他精確制導武器,原因是擔心美...
桃源縣:政銀企深化合作 共促「知產」變「資產」 - 天天要聞

桃源縣:政銀企深化合作 共促「知產」變「資產」

簽約會現場。紅網時刻新聞7月3日常德訊(通訊員 呂冠丞)「資金鏈關係著企業的生死存亡。這次交流會像一場『及時雨』,把銀行請到我們『家門口』,用我們手中的專利技術成功對接到了急需的發展資金,解決了我們研發投入的燃眉之急!
常德市稅務局舉辦道德講堂活動 倡導勤儉節約美德 - 天天要聞

常德市稅務局舉辦道德講堂活動 倡導勤儉節約美德

活動現場。紅網時刻新聞7月3日常德訊(通訊員 劉菲雨)為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勤儉節約美德在稅務系統落地生根,7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常德市稅務局以「弘揚傳統美德 厲行勤儉節約」為主題,舉辦2025年第一期道德講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