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趙建國:在生態碳匯領域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白華兵) 3月10日,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民盟大同大學委員會主委,煤基生態碳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趙建國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生態碳匯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新引擎。生態文明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全社會保護生態環境的合力正在形成。與此同時,有效遏制氣候變暖已成為全球共識,力爭在本世紀中期實現碳中和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

全國人大代表,民盟大同大學委員會主委,煤基生態碳匯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趙建國。受訪者供圖

趙建國表示,生態碳匯是指開展綠化行動,不斷增加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增強草原、綠地、湖泊、濕地等自然生態系統固碳能力。通過植樹造林、植被恢復等措施,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而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濃度的過程、活動或機制。生態碳匯技術是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關鍵支撐,生態文明是生態碳匯的現實表現,需要科學規劃和全社會共同參與推動,需要持續技術創新和產業進步提供保障。

近年來,我國大力倡導生態文明建設,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國森林覆蓋率已達到23%。但是目前,我國綠化工程的開展極不平衡。「綠化工程易於開展的地區已基本被植被覆蓋,但絕大部分氣候惡劣、水肥條件差等困難立地條件區域未能有效開展生態恢復工作。例如,我國礦山生態修復率現在仍不足12%,遠低於發達國家65%的修復率。在山西等中西部區域更加突出。」 趙建國解釋,「生態文明建設的現狀決定了增強生態系統碳匯能力的途徑主要是改善困難立地條件下植物的生存環境,提高植物在困難立地環境中的成活率。」

因此,趙建國認為,鹽鹼地治理、沙漠化土地綠化以及礦山生態修復等應該成為生態碳匯領域的研究主攻方向。同時,趙建國表示,農林業是傳統行業,提質增效,需要培育新質生產力,需要技術創新,需要新材料的使用,需要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提高植物在困難立地條件下的生長速率及成活率,提高生態碳匯能力,既是國家重大戰略,也是區域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

趙建國期待,圍繞國家「雙碳」戰略目標,整合現有生態碳匯領域科技工作者的力量,搭建國家級研究平台,解決卡脖子的問題,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提升生態碳匯能力的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