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人心!亂港毒瘤黎智英噩耗降臨,又回到了監獄吃牢飯

2021年01月05日10:30:16 國際 1662

據新華社報道,香港特區終審法院2020年12月31日下午裁定,批准特區政府律政司就「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獲批保釋提出的上訴許可申請,黎智英須即時還押候審,並排期至2021年2月1日處理有關上訴。

終審法院當日開庭處理律政司提出的有關上訴許可申請。案件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常任法官張舉能、常任法官李義審理,3人均為香港國安法指定法官。

大快人心!亂港毒瘤黎智英噩耗降臨,又回到了監獄吃牢飯 - 天天要聞

英國反華組織「香港監察」創辦人、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批評終審法院拒絕黎智英保釋,稱律政司是「不公義部門」,還聲稱「司法獨立被踐踏,法治被破壞」云云。對此,律政司1月2日回應稱,反對一些海外人士針對香港健全的司法和法律制度所提出的無理指控。

大快人心!亂港毒瘤黎智英噩耗降臨,又回到了監獄吃牢飯 - 天天要聞

報道稱,律政司重申,社會人士有權在法律容許的範圍內就法庭的裁決或相關事項發表意見,但同時必須尊重司法獨立,更不應該肆意批評司法機構,毫無根據地指控法庭的決定是屈服於壓力下。

律政司稱,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在去年7月2日發表的聲明,已明確指出「法庭在處理或裁斷任何法律糾紛時,只會考慮法律和法律原則」。

大快人心!亂港毒瘤黎智英噩耗降臨,又回到了監獄吃牢飯 - 天天要聞

據報道,黎智英分別被控欺詐罪和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分別於2020年12月3日和12日在香港西九龍裁判法院出庭受審,兩案均押後再審,黎智英申請保釋均遭拒絕。12月23日,黎智英再向特區高等法院提出保釋申請,獲得批准。律政司不服決定,其後向終審法院申請上訴許可,並要求法庭在頒佈上訴裁決前將黎智英再度還押。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非法收受財物2.29億餘元 竇萬貴一審被判死緩 - 天天要聞

非法收受財物2.29億餘元 竇萬貴一審被判死緩

2025年7月9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竇萬貴受賄案,對被告人竇萬貴以受賄罪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其受賄所得財物及孳息依法上繳國庫,不
F1賽車被偷了!英國站鬧出大笑話,醉漢偷走賽車方向盤後成功逃走 - 天天要聞

F1賽車被偷了!英國站鬧出大笑話,醉漢偷走賽車方向盤後成功逃走

銀石賽道所在的北安普頓郡警方日前發表聲明,指有一部參加英國大獎賽展覽的Leyton House賽車方向盤被偷走,同場還有一部退役賽點Racing Point賽車遭到破壞。警方公布一張監控截圖,畫面中顯示一名身穿邁凱倫衣服、疑似手持啤酒罐的中等身材男子踩在一部1990 – 1991年的Brabham BT59賽車座位上,並將手伸進旁邊的1990年Ley...
標籤一撕,發現竟是套路?1塊7的飲料賠出1000塊 - 天天要聞

標籤一撕,發現竟是套路?1塊7的飲料賠出1000塊

2024年12月16日,秦某在某超市以1.73元的價格購買了一瓶貼着「折扣商品」標籤的瓶裝飲料。準備飲用時,秦某想看看飲料是否過期,卻沒有在瓶身上找到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直到撕開「折扣商品」標籤,才發現被標籤掩蓋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該瓶飲料的生產日期為2024年
為什麼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車? - 天天要聞

為什麼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車?

為什麼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動汽車?美國人認為超越特斯拉,世界最好電動車是哪家? 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發出這樣振聾發聵的反問,看來美國媒體先覺醒了。 文章作者是一個資....
美國最高法院放行,精兵簡政計劃繼續,政府機構震蕩升級 - 天天要聞

美國最高法院放行,精兵簡政計劃繼續,政府機構震蕩升級

文︱陸棄近日,美國最高法院撤銷下級法院的限制令,允許特朗普政府推進削減聯邦勞動力、重組乃至解散多個聯邦機構的計劃。這一裁決標誌着特朗普政府在繞過國會授權、行使行政權力上的一次重大勝利,也同時拉開了聯邦政府機構改革和人力資源調整的新篇章。
金灣區人大代表履職月啟動,四級代表實地走訪調研解民憂 - 天天要聞

金灣區人大代表履職月啟動,四級代表實地走訪調研解民憂

南都訊 記者李潔瓊 7月8日,金灣區「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萬·人大代表在行動」集中履職月活動全面啟動。省、市、區、鎮四級人大代表深入全區各村(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聚焦群眾關切和「百千萬工程」重點任務,實地走訪調研,推動問題解決。人大代表在藤山學校(暫用名)。受訪者供圖紅旗鎮:緊盯民生項目進度在紅旗鎮廣...
美歐角力升溫,德國財長表態,達不成協議就反擊 - 天天要聞

美歐角力升溫,德國財長表態,達不成協議就反擊

文︱陸棄7月初,隨着美國宣布對包括中國、印度在內的14國加征關稅,而對歐盟暫時「網開一面」,歐洲輿論隨即緊繃神經。德國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拜爾的強硬表態則將這一懸而未決的貿易博弈推向風口浪尖。他明確警告:如果無法與美國達成公平貿易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