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又踏上了訪美之行,與之前不同的是,此次內塔尼亞胡讓特朗普格外的「感動」。
(內塔尼亞胡再度訪美,雙重大禮讓特朗普樂開花)
1、第一份禮物:信
報道稱,內塔尼亞胡帶着精心準備的兩份"大禮"飛越大西洋,在白宮上演了一出諷刺至極的政治秀。首先第一份禮物,是一封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信函。
說來諷刺,一個被國際刑事法院指控犯有戰爭罪的政治人物,居然堂而皇之地為另一個爭議人物提名和平獎。內塔尼亞胡聲稱特朗普"正在一個又一個國家締造和平",這番說辭恐怕連特朗普本人都聽得臉紅。要知道,就在他們推杯換盞之際,加沙地帶的平民還在承受着戰爭的煎熬。
(在白宮晚宴上,內塔尼亞胡為特朗普送上諾貝爾和平提名信函)
內塔尼亞胡深知特朗普對諾貝爾和平獎的執念,所以,這份禮物直接送到了特朗普的心趴上,用一紙虛無縹緲的提名換來了特朗普眉開眼笑的"非常感謝",還故作驚訝地說"我之前都不知道"。
這兩位政治強人就這樣在鎂光燈下完成了一場心照不宣的政治表演,卻讓全世界看清了當代國際政治中最荒誕的一幕:和平成了交易籌碼,而和平獎則淪為政治工具。
2、第二份禮物:飛機
如果說諾貝爾和平獎提名信函是內塔尼亞胡的"糖衣炮彈",那麼他送出的第二份禮物——b-2轟炸機造型的"門柱聖卷"裝飾盒,則徹底撕下了外交禮儀的偽裝,露出了赤裸裸的政治算計。
(內塔尼亞胡送給特朗普,b-2轟炸機造型的「門柱聖卷」裝飾盒)
這份禮物堪稱"戰爭美學"的荒誕呈現,用被擊落的伊朗導彈殘骸打造,還特意刻上"感謝'午夜之錘行動'投下巨大而美麗的炸彈"的字樣,這種詭異的組合,完美詮釋了什麼叫"神聖與暴力的畸形聯姻"。
社交媒體上炸開了鍋。有人嘲諷這是"死亡美學"的巔峰之作,有人怒斥這是"對和平的褻瀆"。更諷刺的是,這份禮物表面上是在感謝特朗普對以色列的支持,實則是在提醒美國:"別忘了繼續用炸彈替我們解決問題。"
內塔尼亞胡這一手玩得高明:既拍了特朗普的馬屁,又暗示了以色列在伊朗問題上的立場,可謂一箭雙鵰。
(內塔尼亞胡展示特朗普送的棒球帽,上面寫着「特朗普在所有事情上都是對的」)
特朗普顯然很吃這套。他樂呵呵地收下這份"暴力紀念品",還回贈了一頂印有"特朗普在所有事情上都是對的"的棒球帽。
當然,內塔尼亞胡此次訪美,除了送禮,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辦。
3、送禮只是幌子,要錢要槍才是真
內塔尼亞胡深諳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想要持續獲得白宮支持,光靠送禮物拍馬屁遠遠不夠,必須把雙方利益牢牢綁定。
眼下伊朗核問題就像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以色列需要美國提供更多"硬貨":可能是更先進的f-35戰機,可能是更精準的導彈防禦系統,甚至可能是對伊朗實施新制裁的政治背書。
(美國對以色列源源不斷的武器支持,是中東亂局的一大禍源)
但這場交易透着股血腥味。想想看,當內塔尼亞胡在白宮宴會廳舉杯時,加沙地帶仍有廢墟下的平民在等待救援;當他展示b-2轟炸機模型時,伊朗民眾正生活在戰爭陰雲中。這種割裂感讓人不得不質疑:所謂"國家安全",到底是誰的安全?
美國納稅人每年38億美元(2023年軍事援助數據)真金白銀砸給以色列,換來的究竟是地區穩定,還是永無止境的軍備競賽?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的態度。他一邊收着諾貝爾獎提名信,一邊盤算着中期選舉的猶太裔選票;一邊炫耀轟炸機模型,一邊盤算軍工複合體的政治獻金。
兩個精於算計的政客各取所需,卻讓和平進程淪為談判桌上的籌碼。正如前cia分析師保羅·皮勒所言:"當軍事援助變成政治投名狀,中東就永遠等不來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