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大量外國船隻掛五星紅旗通航中東,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2025年07月09日19:50:23 國際 5679

環球網消息稱,近日,有記者在國防部記者會上提問:有外媒稱,近期有大量外國船隻在霍爾木茲海峽掛着五星紅旗,避免遭襲。外界普遍認為,是因為中國一直堅持合作共贏、客觀中立的原則,才能在中東有如此高的安全保障。對於這一觀點有何評價?

對於這個問題,我國防部發言人回了6個字:「公道自在人心」,並表示中方將繼續站在和平正義的一邊,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注入正能量。

外媒稱,大量外國船隻掛五星紅旗通航中東,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聞

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全球能源運輸的咽喉要道,其戰略地位不言而喻。類似的場景早在巴以衝突爆發時就已上演。

當時,胡塞武裝宣布對與以色列有關的船隻實施打擊,並要求以色列停止對加沙的軍事行動。然而,以色列並未讓步,反而拉攏美英對胡塞武裝發動空襲。結果,胡塞武裝的打擊範圍不僅沒有縮小,反而擴大至印度洋,甚至開始襲擊與美英有關的船隻。

而中俄兩國的商船卻在這場危機中安然無恙。胡塞武裝明確表示,不會對懸掛中俄國旗的船隻採取行動。

這一態度並非偶然,而是基於中俄在巴以問題上的中立立場。尤其是中國,始終呼籲停火止戰,推動人道主義援助,因此在地區衝突中贏得了各方的尊重。

如今,由於美以與伊朗關係持續惡化,胡塞也再度加大對紅海地區的美以商船及有關聯船隻的襲擊,這種情況也讓外國船東再次想起了懸掛中國國旗這一"避險策略"。

外媒稱,大量外國船隻掛五星紅旗通航中東,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聞

在6月底就曾有報道稱,許多商船在通過紅海海域時主動聲明"與中國有關"或"與以色列無關",而近期更是直接掛起五星紅旗,試圖藉助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確保安全通行。

深入分析這種"國旗效應"的生成機制,會發現其本質是中國「特色影響力」的三重認證。中國國旗能成為各國船隻的「平安符」,絕非偶然。

首先,中國長期堅持的中立立場贏得了各方尊重。無論是俄烏衝突還是伊以矛盾,中方始終拒絕選邊站隊,而是呼籲通過對話解決問題。

不管是 以色列、胡塞,還是烏克蘭,雖曾受西方施壓對華抱怨,但始終避免徹底倒向反華陣營。他們很清楚,中國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的一票否決權足以左右關鍵決議;作為全球南方國家的代表,中國的表態往往能帶動廣泛響應。

與其得罪一個不干涉內政卻手握籌碼的大國,不如保持謹慎合作。

外媒稱,大量外國船隻掛五星紅旗通航中東,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聞

其次,中國的和平形象背後是實打實的戰略底氣。中國雖不主動捲入衝突,但無人懷疑其改變地區局勢的能力。

尤其在中東,經濟上,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中東的頭號貿易夥伴,也是該地區最大的投資者之一,這種深度利益綁定使得地區衝突方不得不權衡襲擊"中國關聯目標"的經濟後果。

軍事上,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製造的武器裝備性能卓越,軍工產能更是全球領先,再加上這次在印巴衝突中又打了一波「免費廣告」,自然是加大了全球影響力。

正如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所言:「若中國軍援俄羅斯,俄烏戰局早已不同。」這句話同樣適用於中東。

不管是軍事還是經濟,中東國家和武裝都不會自斷生路。正因如此,胡塞才會對懸掛中國國旗的船隻網開一面。

可以說,種種因素使然,中國成為了各方都能接受的"安全符號"。

外媒稱,大量外國船隻掛五星紅旗通航中東,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聞

相比之下,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正逐漸減弱,過去依靠航母威懾就能橫行中東的時代已一去不返。無論是紅海危機還是霍爾木茲海峽的緊張局勢,美軍的軍事干預不僅未能解決問題,反而激化了矛盾。

此前,胡塞武裝用無人機和導彈讓美軍雙航母編隊疲於應對,伊朗的反艦導彈技術更令美艦忌憚,騰不出手且無可奈何的特朗普不得不與胡塞達成「停戰」協議。

從伊朗的石油貿易到沙特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以發展為導向的外交策略讓地區國家看到實實在在的利益。相比之下,美國在巴以問題上的雙重標準和軍事冒險,只會加劇地區對立。

當商船選擇五星紅旗時,他們選擇的不僅是一面旗幟,更是一個拒絕煽風點火、專註和平發展的大國背書。

外媒稱,大量外國船隻掛五星紅旗通航中東,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聞

中東的硝煙仍在瀰漫,但中國的角色愈發清晰——不充當救世主,也不做攪局者,而是以穩定器和調解人的身份,為動蕩的世界提供另一種可能。

公道自在人心。當越來越多的國家在危機中主動靠近中國,這或許正是對「得道多助」最生動的詮釋。

站在歷史維度回望,從鄭和下西洋時"耀兵異域"的青銅炮,到今日商船上無聲飄揚的五星紅旗,中國始終在探索不同於殖民霸權的安全供給模式。

如今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反而可能成為襲擊目標,與五星紅旗帶來的安全感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反差恰恰印證了國際政治的現實:霸權主義終將招致反噬,而公平正義才能贏得人心!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 天天要聞

文化強市再添新平台!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

近日,東莞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正式試運行。作為東莞文化強市建設十大文體設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強市建設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平台,對傳承紅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義,將進一步增強市民對城市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成為全市學習傳承東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 天天要聞

魯比奧很尷尬,專機飛繞亞洲國家轉了一大圈,就是進不來中國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亞洲行程成了個大新聞。這哥們兒坐着專機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還參加了東盟外長會議,可就是沒來中國。咋回事兒呢?這背後有啥故事?先說說這人吧。魯比奧,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家裡是古巴移民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 天天要聞

俄烏打了三年,打窮了三個國家,富了三個國家,中國也在其中

俄烏戰爭打到今天,已經整整三年了。從2022年開打到現在,這場仗不僅把烏克蘭和俄羅斯自己搞得焦頭爛額,還把全球經濟和政治格局攪得天翻地覆。有的國家被打得喘不過氣,有的卻趁亂賺得盆滿缽滿。中國呢,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沒閑着,在這場亂局裡找
澳大利亞外交超出預期,將考慮中美間平衡戰略 - 天天要聞

澳大利亞外交超出預期,將考慮中美間平衡戰略

最近在北京開了會,是學術共同體第18次會議,我2008年參加過他們第一場會議,沒想到一晃17年過去了。第一次會議的時候還記憶猶新,當時幾百上千名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匯聚一堂,感覺交流起來非常暢快。 ....
馬克龍拉攏英國,要擺脫對中美的依賴 - 天天要聞

馬克龍拉攏英國,要擺脫對中美的依賴

法國總統馬克龍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強調一遍歐洲的戰略自主,聲稱要擺脫對中美兩國的依賴,成為獨立的一極,奈何法國號令不了歐盟,在內部還要跟德國競爭影響力,在此情況下,馬克龍想到了拉攏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