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學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儘早干預,40年後印度人口將是中國3倍

2025年06月11日20:32:09 國際 1284

你知道嗎?我們國家的人口在2022年可是第一次出現了負增長,新生兒數量連1000萬都不到。而隔壁的印度,人口還在蹭蹭往上漲,每年新生兒超2000萬。人口學梁建章放了句狠話,說如果我們不趕緊想辦法,40年後,印度人口可能會是我國的三倍。人口問題從來不是小事,它關係到我們國家的未來。

人口學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儘早干預,40年後印度人口將是中國3倍 - 天天要聞

從企業家到人口學家的洞見

梁建章是攜程集團的聯合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把一個旅遊網站做到家喻戶曉,商業頭腦沒得說。但他不光會賺錢,還特別關心人口問題。梁建章早年是復旦大學少年班的天才,後來跑去美國斯坦福大學拿了個經濟學博士學位,專攻人口經濟學和勞動力市場。學成歸國後,他沒閑着,把學術研究和現實問題結合起來,成了我國人口學領域的重量級人物。

他早就看出我國人口問題的苗頭。2007年,他就呼籲放寬生育政策,2012年還跟黃文政一起寫了本書,叫《中國人太多了嗎?》,直接把計劃生育政策的長期影響擺上檯面。這本書里,他用數據說話,分析了人口下降可能帶來的經濟和社會麻煩。

到了2022年,他又牽頭成立了「育媧人口研究智庫」,帶着專家研究人口趨勢,成果還給國家政策提供了不少參考。

梁建章的警告不是空穴來風。他算過一筆賬:如果我國的總和生育率(TFR,就是平均每個婦女生育的孩子數)長期低於1.0,人口下降會跟雪崩似的停不下來。根據他的推算,到2064年,我國人口可能只剩5.67億人。

他還對比了印度的情況,說印度人口可能會在2064年達到17億左右,到時候就是我們的三倍。

人口學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儘早干預,40年後印度人口將是中國3倍 - 天天要聞

人口不能太多,但太少肯定不行。過去十幾年,他一直在為我國的人口政策鼓與呼,算得上是個有遠見又有行動力的人物。

我國人口危機,印度的崛起

梁建章的警告背後,是我國和印度人口現狀的天壤之別。我國人口在2022年達到14.26億的頂峰後,開始掉頭向下。2022年新生兒956萬,2023年跌到902萬,2024年稍微回暖到954萬,總算止住了下滑的勢頭。但這點回暖遠遠不夠,總和生育率還在1.1左右徘徊,離維持人口穩定的2.1還差得老遠。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人口減少85萬,這是幾十年來頭一回。

如今老齡化加速,65歲以上人口佔比已經到15%左右,預計2035年會超20%。勞動力少了,養老負擔重了,經濟壓力就更大了。

反過來看印度,2022年,印度人口正式超過我國,成了全球第一人口大國。根據聯合國人口司的預測,印度人口會在2064年達到17億的頂峰。他們的生育率雖然也在下降,但2022年還在2.0左右,每年新生兒超2000萬,人口結構還很年輕,35歲以下的佔了一半以上。就給印度帶來了巨大的「人口紅利」,勞動力充足,經濟發展有後勁。

人口學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儘早干預,40年後印度人口將是中國3倍 - 天天要聞

兩邊一對比,差距就出來了。我國人口下降,印度人口還在漲,40年後差距拉到三倍不是沒可能。梁建章拿這個敲警鐘,就是想讓我們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人口不是簡單的數字遊戲,它直接影響國家的經濟、社會甚至國際地位。

人口下降對我國的衝擊有多大?我們是製造業大國,工廠里缺了人,生產成本肯定漲,競爭力就得打折。服務業也一樣,尤其是養老和醫療,老齡化加劇,人手不夠,服務質量咋保證?再看養老金,現在年輕人少,老年人多,交錢的人少,花錢的地方多,財政窟窿只會越來越大。

消費市場也得縮水。人口少了,買東西的人自然少,內需拉不動,經濟增速就得放緩。還有創新這塊兒,年輕人是主力軍,人口下降,腦子不夠用,科技發展怕是要吃虧。最關鍵的是,人口規模跟國力掛鈎,國際話語權可能也會受影響。印度那邊呢?人口多、年輕人多,勞動力成本低,吸引外資的能力強,未來幾十年可能是他們的黃金期。

人口學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儘早干預,40年後印度人口將是中國3倍 - 天天要聞

當然,印度也有自己的麻煩,比如貧富差距大、基礎設施差、就業壓力大。但就人口紅利來說,他們確實佔了上風。我國要是不趕緊調整,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政策調整,未來應對之道

面對人口危機,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2021年「三孩政策」跟進,把生育限制徹底放開。2024年又推出一堆支持措施,比如托兒補貼、免費學前教育、購房優惠,想幫年輕人減輕養孩子的壓力。政策體現了黨中央對人口問題的高度重視,也是在為國家未來鋪路。

但2023年新生兒數量還是跌了,2024年雖然因為前一年結婚人數多了12.4%,新生兒稍微回暖,但總和生育率還是低。梁建章就直言,政策得再加碼,光放開生育不行,得真把養孩子的成本降下來。他特別提到住房和教育,兩座大山不搬走,生育率很難上去。

人口學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儘早干預,40年後印度人口將是中國3倍 - 天天要聞

政策得兩手抓。一手是實打實的支持。補貼得再多點,托兒服務得更靠譜,住房和教育成本得再壓一壓。比如,瑞典靠長產假和托兒服務,把生育率抬起來了,我們也可以學學。

另一手是文化宣傳。得讓大家覺得生孩子不是負擔,而是件有意義的事。現在年輕人壓力大,生育意願低,觀念得變,別老盯着「重男輕女」,男女平等才行,女性能安心工作,家庭負擔也能輕點。

梁建章還提過一些具體建議,比如延長義務教育年限、給企業減稅鼓勵靈活就業,這些都能間接支持生育。他覺得,光靠政府不行,企業和社會也得動起來,形成合力。比如,日本也搞過「少子化對策」,補貼加改善工作生活平衡,雖然沒徹底翻盤,但也緩了口氣。我們得結合國情,弄出自己的路子。

人口學家梁建章警告:若不儘早干預,40年後印度人口將是中國3倍 - 天天要聞

人口問題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但再不行動,40年後我們可能真得眼睜睜看着印度人口甩我們三條街。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廣州一模特被騙至緬甸,家人求助衝上熱搜!我駐泰國大使館最新確認:已獲救 - 天天要聞

廣州一模特被騙至緬甸,家人求助衝上熱搜!我駐泰國大使館最新確認:已獲救

7月4日,據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消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國公民衷某已獲救。中國駐泰使領館再次提醒我同胞警惕海外「高薪工作」陷阱,外國公民在泰工作須取得相應許可。此前報道——此前有媒體報道中國內地一位衷姓女士稱6月8日,弟弟接到雜誌封面拍攝邀請從廣州飛往泰國13日曾告知被騙至緬甸但未透露具體位置,隨後失聯衷女...
最新!莫斯科州設施遭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烏方稱俄襲擊致基輔鐵路受損 !俄軍稱已控制哈爾科夫地區兩鎮 - 天天要聞

最新!莫斯科州設施遭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烏方稱俄襲擊致基輔鐵路受損 !俄軍稱已控制哈爾科夫地區兩鎮

每經編輯:杜宇據央視新聞,俄羅斯莫斯科州當局當地時間7月4日早上通報,烏克蘭利用無人機襲擊該州設施,一處居民小區傳出四次爆炸聲,有1名男子受傷,1座變電站受損。烏方對此暫無回應。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據央視新聞,烏克蘭國家鐵路公司當地時間7月4日早上通報,俄羅斯武裝力量對基輔的襲擊導致鐵路基礎設施受損,引發部...
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電影市場開幕 - 天天要聞

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電影市場開幕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7月4日,2025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電影節電影市場開幕式及電影科技成果展覽啟動活動在重慶市永川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慎海雄,中共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鬍衡華出席開幕式。重慶市副市長但彥錚在
被批「劫貧濟富」 美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備受爭議 - 天天要聞

被批「劫貧濟富」 美眾議院通過「大而美」法案備受爭議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地時間7月3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8票贊成、214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了總統特朗普推動的大規模稅收與支出法案,也就是所謂「大而美」法案。該法案因造成聯邦援助削減、長期債務增加和為富人及大企業減稅等而備受爭議。
特朗普替中國說好話,可能在為訪華做準備 - 天天要聞

特朗普替中國說好話,可能在為訪華做準備

最近,美國的一檔節目播放了一段對特朗普的專訪,在這次採訪中,特朗普就中美關稅問題吐露了肺腑之言——「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這樣的話在如今這個充滿火藥味的國際舞台上聽來,實屬難得。 (特朗....
關稅談判結束在即,印加澳歐想跟美國討價還價 - 天天要聞

關稅談判結束在即,印加澳歐想跟美國討價還價

加拿大這次讓所有國民都失望了,為了和美國推進貿易協議,加拿大最後一刻向特朗普低頭。 而馬上要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四大經濟體,也只能眼睜睜看着,畢竟下一個低頭的,說不定就是自己了。 ....
美關稅談判「大限」將至 多方展示強硬立場 - 天天要聞

美關稅談判「大限」將至 多方展示強硬立場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2日宣布開徵所謂「對等關稅」,引發美國金融市場暴跌。在多方壓力下,特朗普又在4月9日宣布暫緩對部分貿易夥伴徵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同時威脅美貿易夥伴需在7月8日前完成與美談判。7月1日,特朗普表示,他沒有考慮延長各國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