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的一檔節目播放了一段對特朗普的專訪,在這次採訪中,特朗普就中美關稅問題吐露了肺腑之言——「我們與中國相處得很好。」 這樣的話在如今這個充滿火藥味的國際舞台上聽來,實屬難得。

(特朗普接受專訪)
此外,在這個專訪中,特朗普試圖用一種很聰明的方式,淡化了一些針對中國的嚴厲指控。節目主持人一直試圖激起更多對抗情緒,拋出一些爭議性話題,比如所謂的「中國知識產權盜竊」、「美國電信系統遭黑客攻擊」等種種猜測。
但特朗普沒有直接點燃戰火,反而表示,美國的做法其實也有相似之處。美方也對中國做了很多事情。他說這話的時候,讓拱火的主持人一時間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特朗普這種「淡化」態度在另一起事件中也表現得很明顯。就在不久前,支持對華強硬的fbi局長帕特爾發表聲明,聲稱中國正在通過間諜和研究人員滲透美國,特別是針對糧食供應鏈。
然而,中國外交部此事上表現得很淡定,表示中方一貫要求海外公民遵守當地法規。而面對這麼大的指控,特朗普依舊輕描淡寫。

(fbi局長帕特爾)
那麼,特朗普為何突然對中國變得如此友好呢?有人認為,這與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取得進展有關。白宮方面釋放了一些積極信號,雙方就加快稀土出口等問題達成了諒解。
不過深入來看,這背後或許還有更深層次的動機,或許和特朗普可能的訪華行程有關。
近日,有媒體傳出消息稱,特朗普可能在計劃一次對中國的訪問,甚至有可能參加中國9·3閱兵活動。如果這是真的,那麼他對中國態度的轉變就更容易理解了。他在為自己的訪華計劃鋪路,希望通過這次訪問進一步鞏固中美關係。
但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特朗普的算盤可能不只這麼簡單。特朗普之所以多次讓步中國,最重要的原因可能並不是訪華,而是希望中方領導人能訪問美國。

(特朗普)
今年9月,兩場重量級活動將在中美兩地舉行:中國的9·3閱兵以及紐約的聯合國大會。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按慣例,五個常任理事國的領導人都會出席這個重要的節點會議。聯合國總部設在美國,自然聯合國大會便成為了各國領導人群聚的場合。然而,如果特朗普能讓中方領導人到場,那將大大提升美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
如果中俄兩國選擇不去美國,而在中國單獨舉辦聯合國成立80周年紀念活動,那就不只是打臉那麼簡單了。這可能被解讀為世界秩序正在面臨挑戰和重整。
所以,特朗普現在自然希望中方能出席九月份的聯合國大會。這不僅關乎美方的「面子問題」,更是關係到全球格局的潛在變化。
現如今,美國的國際地位,屢屢受到挑戰,雖然其在經濟、軍事和文化上仍具有強大影響力,但中俄等國家的發展,無疑讓美方感覺受到挑戰。

(聯合國大會)
從表面上看,特朗普似乎採取了一種柔性外交策略,通過拉攏中方為美國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然而,這種合作是否能夠超越短期利益,還需從更長遠的視角來評估。
即便特朗普希望通過這種低調的外交攻勢來改善中美關係,但當前的國際形勢複雜多變,任何一方的戰略調整都會引發對方的警覺與反應。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大國博弈中保持頭腦冷靜尤為重要。或許特朗普的經濟賬算得很精,但在地緣政治的棋盤上,不僅是需要智慧,還需要耐心。
當然,這一切最終能不能按特朗普所想順利進行,仍是一場未解的懸念。中美兩國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將遭遇怎樣的波折,也同樣令人擔憂與期待。
總而言之,特朗普的對華友好姿態可能是其對眼前國際形勢的深思熟慮,也可能是對更大利益的權衡。但是,這些努力最終能否如願以償,還需時間檢驗。